《货币银行学》隶属学科专业课程模块,性质为专业核心课。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核心课,为以后金融学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对象是货币和货币制度、信用、利率和利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其工具、货币政策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内容如下:

1. 熟练掌握货币银行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 了解和掌握货币银行的前沿知识和理论;

3. 能够运用货币银行知识及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微观经济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微观经济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分析能力。《货币银行学》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货币和金融知识,为后续金融学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得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等理论知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财经现象,提升学生金融决策能力,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热爱金融行业,培养学生金融知识素养、刻苦耐劳 精神、敏捷分析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脚踏实地的职业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

1 )货币的产生

2 )货币的本质

3 )货币形式的发展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1 )价值尺度

2 )流通手段

3 )贮藏手段

4 )支付手段

5 )世界货币

第三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 )货币制度的形成

2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3 )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四节 货币的层次和衡量

1 )货币层次的划分

2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第五节 人民币的与管理

1 )人民币的设计与印刷

2 )人民币的发行与回收

3 )人民币的流通与保护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货币职能、货币本质、货币层次

重点:货币本质、货币层次

3.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与商品的关系,并从货币的概念着手,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阐述货币的职能、作用,分析货币的定义,初步掌握有关货币的基本理论。

4. 教学方法

本章采用讲授和讨论方法,通过讲授,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货币职能、货币本质、货币制度演变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讨论人民币国际化、货币层次及其经济涵义。

第二章 信用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 )信用的产生

2 )信用的发展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和信用工具

1 )信用的基本形式

2 )信用工具

第三节 利息与利率

1 )利率的本质

2 )利率的分类

3 )利率的结构和作用

4 )利率决定的理论分析

5 )利率市场化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用及其本质

难点:利率决定理论

3.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用的含义、各种信用形式与各种信用工具、利息和利率的定义、利率的表示与计算方法以及利率的种类;掌握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以及利率变动后会通过哪些途径作用于一国经济;结合我国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利率体制的改革有一个较为系统与全面的了解。

4. 教学方法

本章采用讲授和讨论方法,通过讲授,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信用、利率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讨论利率市场化及其经济涵义。

第三章 金融市场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1 )金融市场基本概念

2 )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第二节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1 )货币市场概述

2 )资本市场及其工具

第三节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1 )一级市场

2 )二级市场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

1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2 )金融衍生工具类别

第五节 金融资产组合

1 )金融资产概述

2 )金融市场风险分析

3 )投资者类型

4 )马可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金融市场构成

难点:金融衍生工具

3.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基本架构和基本运行机制,重点理解并掌握金融市场的定义、分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定义、特征及各自的优缺点,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金融工具的概念及分类、对金融市场管理的主要手段等。掌握金融衍生工具概念及其基本运用。

4. 教学方法

本章采用讲授和讨论方法,通过讲授,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讨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运作程序。

第四章 商业银行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 )现代银行业的产生

2 )金融机构体系结构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地位和组织形式

1 )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

2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1 )负债业务

2 )资产业务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

1 )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

2 )资产管理

3 )负债管理

4 )资产负债联合管理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发展方向

1 )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

2 )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

3 )技术创新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督

1 )信息不对称

2 )巴塞尔资本协议

第七节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收缩

1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前提

2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

3 )货币乘数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业银行业务

难点:信用创造和收缩

3.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的组织体制、商业银行功能的双重性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理解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掌握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和信用创造功能。

4. 教学方法

本章采用讲授和讨论方法,通过讲授,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讨论商业银行发展和开放民营银行的意义及其前景。

第五章 中央银行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 )中央银行的发展

3 )中央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比较

1 )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

2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3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4 )中央银行的管理体制

5 )特殊的中央银行制度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1 )中央银行的性质

2 )中央银行的职能

3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1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 )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3 )财政赤字和基础货币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1 )货币政策的目标

2 )货币政策工具

3 )货币政策的传导

4 )货币政策的效果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央银行业务

难点:货币政策

3.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央银行的产生和概念、职能、类型。理解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4. 教学方法

本章采用讲授和讨论方法,通过讲授,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央银行业务、中央银行运行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演变及其经济影响。

第六章 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抑制

1 )金融抑制的根源

2 )金融抑制的手段和表现

3 )金融抑制的后果

第二节 金融深化

1 )金融深化的出发点

2 )金融深化的内容

3 )金融深化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 金融创新

1 )金融创新的动因

2 )金融创新理论

3 )金融创新的内容

4 )金融创新的影响

第四节 经济货币化、金融化及金融自由化

1 )经济货币化的概念

2 )经济货币的作用和影响

3 )影响货币化程度的因素

4 )经济金融化

5 )金融自由化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

难点:金融创新

3.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概念及背景,理解金融深化对经济的影响,掌握金融创新内容及经济货币化及自由化。

4. 教学方法

本章采用讲授和讨论方法,通过讲授,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金融创新及其经济影响。

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和分类

1 )通货膨胀的定义

2 )通货膨胀的度量

3 )通货膨胀的分类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1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2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 )结构性通货膨胀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

1 )通货膨胀的“促进论”与“促退论”的争论

2 )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理论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1 )需求政策

2 )收入政策

3 )供给政策

4 )结构调整

第五节 通货紧缩理论

1 )通货紧缩的定义

2 )凯恩斯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

3 )奥地利学派理论

4 )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5 )货币主义的理论分析

6 )萨缪尔森、布坎南、瓦格纳等人的“滞—缩”理论

7 )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

8 )伯纳克的信贷中介成本理论

2.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货膨胀成因

难点:通货膨胀治理

3.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定义,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掌握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措施以及通货紧缩理论。

4. 教学方法

本章采用讲授和讨论方法,通过讲授,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知识,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历次通货膨胀原因及其经济影响。

四、课程内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内实践教学内容共计 0 学时,应开设实践(实验)项目 0 个。

1. 推荐教材:《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第五版;

2. 教学参考书:

1 )《货币银行学》,易刚、吴有昌编著,格致出版社, 2014 年第一版;

2 )《货币银行学》,姚长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第四版;

3 )《货币金融学》,(美)米什金著、马君潞,张庆元,刘洪海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年第四版。

3. 教学信息化资源

1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 )中国证监会网站

3 )中国银监会网站

4 )上海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网站

七、考核方式

1 .课程的成绩评定一般由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组成,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 50 %,平时成绩占 50 %。设置平时成绩及格线、期末考核成绩及格线,两个及格线均达到的学生通过课程考核。平时成绩及格、期末考核成绩不及格者,总成绩按期末成绩记载为不及格。

2 .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

3 .考试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记分。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以及分析题。命题既考知识,又考能力,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试题分值占 60% 左右,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试题分值占 40% 左右。 上一条: 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下一条: 工商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