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行业有哪些典型的职业路径 (Career Path)?
23 个回答
曾经写一个文章非常详细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今天更凝练的提炼下三条,我认为纯粹的,相对来说明确的,不痛苦的,有发展的明路。
三条明路
- 1,咨询路线为主:管理咨询-经理-总监-咨询公司合伙人(累计要到8年以上了)-甲方战略老板/业务老板。
- 2,咨询投资为主:管理咨询(2年)-甲方战略部(可选)-投资公司(PE/VC)-投资合伙人(长期投入和有机缘)。
- 3,业务路线为主:管理咨询(2年)-甲方战略部(2年)-业务线负责人(运营或者产品)-总经理/VP
这三条是我看到的周围朋友里,最纯粹的三条路,纯粹的意思就是相对明确,不纠结。
其中每条的详细解读
- 第一条,咨询为主,做到合伙人,如果愿意可以继续做到合伙人到40+,如果想再做更多的事情,加入甲方公司,挑战自己;
- 第二条,咨询投资为主,每段时间都不用太长,其中把更长的时间留给投资公司,从投资经理,分析师做起,投出好项目,做时间的朋友,最后做到合伙人,可以做到40+
- 第三天,业务为主,咨询作为基础模型训练,到甲方战略部锻炼,然后直接负责业务线,大部分从运营和产品等入手,一路做到总经理和副总裁。
每条适合的人
- 第一条,咨询为主的路线,适合喜欢做咨询模式的人,不断为客户服务,提供解决方案。在咨询公司工作和进入甲方还是不同的思维。如果想进甲方就早点进,不想进可以做到最后。我也见过很多只在咨询公司工作的人,这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也都可以一直工作下去。
- 第二条,咨询投资路线,适合喜欢横向看趋势,方向的人,用投资完成自己的闭环。不管是早期项目投资还是财务投资。
- 第三条,业务路线,适合喜欢执行落地和管理的路线的人。因为具体到业务是很细节的落地的执行,团队的管理。这是另外的思维模式。擅长这条路线的可以更早的切换到这个赛道。
每条路举例
- 第一条,咨询为主的路线。麦肯锡入职-麦肯锡合伙人-腾讯战略部负责人-腾讯某业务线GM
- 第二条,咨询投资的路线。管理咨询入职-微软战略部-美元基金投资-美元基金投资合伙人
- 第三条,业务路线。管理咨询入职-美团战略部-大公司COO
其他可能的路径也可以参考
- 管理咨询公司-甲方公司(战略,运营,产品,营销)分析师-循环没突破
- 管理咨询公司-甲方公司(战略,运营,产品,营销)分析师-做小业务尝试
- 管理咨询公司-甲方公司(适应不了)-管理咨询公司
- 管理咨询公司-有客户资源后自己做咨询顾问
- 管理咨询公司-做学问-高校教书
1. 生生熬到par
2. 寻找机会跳企业当高管
3. 读个MBA后跳VC(个人觉得是比较好的路径)
4. 其他(创业、“放下一切去旅行”、“法国巴黎学厨艺” 等等等-_-#)
--------------3.12
该问题35个关注3个赞是啥意思……是大家都觉得我在开玩笑呢是么……我说的都是真的啊= =
大家如果需要了解更多我可以展开写,具体哪个编号下面大家比较感兴趣呢?找时间我可以写写咨询--VC的路径和故事
---------3.13
抱歉用这种被知乎黑出翔的挤牙膏体写答案。主要是楼主是搞IB的,对咨询尤其是MC(management consulting下同)了解的不是特别多,但又感觉空荡荡写这么几句也没有完全解答题主的问题还骗了几个赞,心有愧疚。所以也就拿出时间写一写,个人对MC行业了解不是特别深入,所以也就讲几个故事,以及说些零碎的。如有不对还请指正。
楼主寒假正好去了K家的MC部门混了一个月短暂的实习,主要是没事做去帮帮忙,也顺便了解了一下MC都在做什么。K家的MC在咨询大部门里面,下面分好几个小部门,比较主要的是BPS(business performance services)和ITA(IT advisory)这几个。
楼主主要讲讲K家的MC的情况吧,这几家其实差不太多。后面说说其他的。小伙伴们有问题欢迎下面留言^ ^
1. MC的业务
MC的客户企业挺杂的 ,有JD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有体育总局下面的某个国有公司这种。做的事情也挺杂,tech一点的可以是给公司做系统(各种SQL写写写),财务一点的就是财务模型预测收入等(楼主做的就是这个),也有拍脑门想出个主意就生生给人家做战略咨询的(某个director和我吃饭的时候得意地说他拍脑袋想出个主意,要给JD送货的小车换成某种大型号的车,说这个报告已经交送强东哥决策了,我晕= =)
这里的项目千差万别,人的出身也不同。 有技术的、有财务的,有会忽悠的。接了某个项目一般是高级经理自己选人组建Team,一般是高级经理负责客户关系,经理负责统筹team做的事情与进度,基层人员负责具体工作。这样一个职能分配。
说句真心话,这些工作都不难,只要认真办事,就几乎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克服 (这也是因为过于垂直的结构造成的,一级压一级虽然很不好,但是它的好处就是,下面的人几乎没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其实楼主觉得,有些项目真的价值不大,企业也不重视,他们MC的人就更水一水了,毕竟这种水项目拿的回报也不多。所以项目的好坏需要自己甄别,自己决定是否要跟。
2. MC的人
先说说概况,MC和audit差不多, 人事流动非常频繁。 K家的MC不收本科生,需要研究生毕业才可以申请,但并不需要工作经验,英文也没啥太高要求。所以很多freshman都是研究生毕业过来的。
K家的title构成是: A(分A1,A2)--B(分B1,B2)--C(经理级, 分C1,C2,)--D(高级经理)--E(director级别)--P(par) 一个部门一个par,2-3个director,高级经理近十个,每个手上有那么3-5个项目。freshman进去从A1做起,一点一点往上升,基本两年到B,三五年到C没有问题。好好做升到经理只是时间问题,快慢也不会差太多。C级想再往上升,就需要拉项目的能力了,因为高级经理是需要能拉来项目的。这就不仅仅需要你按部就班的工作了,需要people skills,需要人脉,需要“真·无双·大跪舔术”等高阶忍术了= =
和楼主工作的人呢,也说下。
这里的几个高级经理,都是跳槽过来的,基本没有一个从K家基层做上来的。V女来自投行,D男是从普华咨询跳过来,Y男是技术背景,从技术企业跳来。
基层的人基本都是研究生毕业直接来的,心思各异。A男没啥目标,打算把牢底坐穿在这熬成par,其他几个人也都是在积累经验积累见识,随时准备往外跳。
一个par吃饭时和我说:“MC这里就是个大池子,是个跳板,进来的人大多想积累好的项目经验、学到更多,然后离开。我们也都知道。所以我们会找到那些真正想留下来的人,然后加以培养。”
下面来点干货:
1. pay来讲,基层不高,刚来两三年的话基本是15-20w人民币每年,bonus比较少且年度变化不大。OT不给钱。出差经济舱,四星酒店。报销制度据说特别繁琐,当然肯定都给报。
2. hours来讲,比较自由。每天不用打卡(因为很多人要去客户那里),基本上平时朝九晚六可以搞定,当然想加班也可以总有活。只有项目快汇报的时候需要加班,几乎不用通宵。(写到这里IB狗已哭)。每年10天年假,半个月带薪假。可以比较自由地安排时间,比如几点去客户那里,几点下班。很多desk work在家也可以完成(楼主这个酱油实习生很多时候就是窝在家里做model...)
呀,发现写了这么多竟然有点跑题。楼主主要写了K家的情况,是因为:一我觉得咨询除了mbb剩下这几家big name都差不太多,K家的情况基本也可以套用到P、E、D这几家。二是觉得写一些自己真实经历过的素材都比较真实也比较生动,不会坑了读者。
明天来补关于跳企业和跳风投的。大家是希望我直接写呢?还是想先听K家这些人的职业故事?
感谢看完的人,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也欢迎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