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
逻辑控制
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一种具有
微处理器
的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
运算控制器
,可以将
控制指令
随时载入内存进行储存与执行。
可编程控制器
由
CPU
、指令及数据内存、输入/
输出接口
、电源、
数字模拟转换
等功能单元组成。早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只有逻辑控制的功能,所以被命名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后来随着不断地发展,这些当初功能简单的
计算机模块
已经有了包括逻辑控制、
时序控制
、
模拟控制
、
多机通信
等各类功能,名称也改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是由于它的简写PC与
个人电脑
(
Personal Computer
)的简写相冲突,加上习惯的原因,人们还是经常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一称呼,并仍使用PLC这一缩写。
[2]
美国汽车工业生产
技术要求
的发展促进了PLC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
通用汽车公司
在对工厂生产线调整时,发现继电器、
接触器
控制系统修改难、体积大、噪声大、维护不方便以及可靠性差,于是提出了著名的“通用十条”招标指标。
[3]
1969年,美国数字化设备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PDP
-14),在
通用汽车公司
的生产线上试用后,效果显著;197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DCS
-8);1973年,德国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1974年,中国开始研制可编程控制器:1977年,中国在工业
应用领域
推广PLC。
[3]
最初的目的是替代
机械开关装置
(继电模块)。然而,自从1968年以来,PLC的功能逐渐代替了继电器
控制板
,现代PLC具有更多的功能。其用途从单一过程控制延伸到整个
制造系统
的控制和监测。
[4]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
控制装置
。此时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
常规控制
概念相结合的产物。
个人计算机
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5]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入实用化
发展阶段
,
计算机技术
已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
运算速度
、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
现代工业
中的地位。
[5]
[1] 竺志超,陈元斌,韩豫编著.非标自动化设备设计与实践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训练.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12
[2] 蔡建华,温秀兰主编;孟飞,李辉,李洪海,邢绍邦副主编.计算机测控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12:第170页
[3] 杨依领,谢龙汉编著.西门子S7-300 PLC程序设计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01
[4] 杨晓辉,刘丽红,许晶主编;孙延娟,唐晖副主编.机电专业英语.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02
[5] 冯景文著.电气自动化工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08:第211页
[6] 崔金玉,唐红霞,郝利丽著.电路中的理论计算及应用设计.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06
[7] 陈建明,王亭岭,孙标.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83-84
[8] 潘新民,王燕芳编著.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01
[9] 余朝刚主编;史志才副主编.ELECWORKS2013电气制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05
[10] 崔金玉,唐红霞,郝利丽著. 电路中的理论计算及应用设计[M].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4.06.132.(仅支持电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