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器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并列,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相传至今的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1]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西风"席卷中国文化领域,我国民族器乐发展艰难行进在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生存状态。
一、中国民族器乐生存困境
1、欣赏接受比例偏低
笔者对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艺术传播系音乐学相关专业的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请被调查者在"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族器乐、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及戏曲音乐)、“西方经典音乐”(包括古典、浪漫、印象等不同音乐时期的作品)、"流行音乐"(包括西方流行与中国流行)几项中,选择一项自己最喜好的音乐形式,并简要说明自己对中国民族器乐的想法。笔者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200份,有效问卷数为200份。
从数据统计来看,选择流行音乐的人数为124(其中西方流行88人,中国流行36人)占到调查总人数的62%,其次为西方经典音乐52人,占26%;最后为中国传统音乐24人(民族器乐16人,民歌8人),仅占调查总人数的12%。数据显示,中国民族器乐在当今社会的欣赏受众很少,接受空间狭小。笔者调查的对象是具备一定音乐基础,且接受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相关课程学习的大学生,若是换做普通大众,结果恐怕更加不容乐观。
从器乐学习的角度来看,民族乐器的学习普及取得了历史性飞跃。以古筝学习为例,据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王中山教授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学习古筝的人数约为1000多人,目前则已达300万人左右。"过去学习民乐,是因为家庭条件有限,无法选择昂贵的西洋乐器,而现在学习民乐已经是家长和孩子的主动选择。"[2]可以说,当今的民乐学习普及率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然而,从社会发展横向比较来看,民族乐器的学习普及程度远远低于西洋乐器。笔者对南京地区“广胜”、“天籁”、“乐博”三大琴行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它们招收学员及专业分布情况,得出统计数据如下:三大琴行合计西洋乐器学习人数为1193(其中钢琴802人,小提琴168人,电子琴 55 人,长笛 18 人、架子鼓 69 人、吉他 81 人),占到调查总人数的 91.7%,民族乐器学习人数 108(其中古筝 62 人,琵琶 10 人,二胡 12 人,竹笛与葫芦丝 24 人)占到调查总人数的 8.3%。
2、现代传媒生存空间狭小
中国民族器乐在广播、电视、影碟等现代传媒中的生存空间狭小。以武汉地区楚天音乐台(105.8 兆赫)、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道(103.8 兆赫)和湖北交通音乐台(107.8 兆赫)三家电台的调查为例[3]。三台每天合计播送音乐节目的时间为 2250 分钟,其中流行音乐 1290 分钟,占到播送时间的 57.7%,中国民族器乐仅有 255 分钟,占到总时间的 11.3%。另外,三台共开办
涉及传统民乐的节目 11 个,其中 7 个属于综合性节目,专题性节目仅有 4 个。可见,中国民族器乐的播出时量远低于流行音乐,且品种地位边缘化。在图书音像出版市场中,国内只有香港雨果公司和台湾风潮公司从事传统民乐方面的音像出版,内地无一家以此为主的音像公司。至于乐谱的出版发行,只有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少数在从事,而且范围狭窄,数量很少,定价昂贵。
3、教育及创作的孤芳自赏
中国民族器乐无论教学,还是创作,都体现出专业化特征,这也是传统民乐在城市的主要存在方式。开设传统民乐相关课程教学的主要集中在音乐院校、师范院校以及少数其他艺术院校,普通大众没有系统学习的机会。在民族器乐的创作方面,国内外从事民乐作品创作的作曲家,大多出身专业音乐院校,游走于精英音乐阶层。他们的民乐新作基本上只在专业学习者中传播,很多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作品仅在国外演出市场上演,面向国内普通民众的新作演出基本没有。以旅居加拿大的作曲家和指挥家关
忠先生为例,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的繁荣与发展,作品丰硕,如民族管弦乐《拉萨行》、笛子协奏曲《蝴蝶梦》、管子协奏曲《逍遥游》、古琴与钢琴双协奏曲《太极》、琵琶协奏曲《飞天》等,这些作品相信国内普通大众闻所未闻。关
忠先生和他的作品是众多作曲家及其创作情况的缩影。传统民乐创作似乎是少数专业音乐院校的独家专利,新人新作在国内处于孤芳自赏的境地。
4、传统曲目资源开发不足
中国民族器乐的体裁非常广泛,曲目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现世演奏曲目不多。普通大众所知道的民族器乐曲目无非就是《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等,众多民乐艺术团体演出的作品,亦是千篇一律,缺少独具特色的曲目。事实上,中国民族器乐有着丰厚的曲目资源储存,大量曲目处于待开发状态。以琴曲为例,至清末存见的琴谱曲集有 150 余种,各种琴曲达 3000 首以上,可是现在反反复复演奏的依然是《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寥寥数首。20 世纪 70 年代末起,我国耗时 30 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民间音乐采风收集整理工作,完成包括《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等在内的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全套共 10 部,抢救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料,发掘了丰富的曲目资源,遗憾的是,其中绝大多数只是流于一纸符号。这样的现实造成传统民乐曲目的狭窄老化,
无法适应当代听众的审美习惯和多元化欣赏口味,在无形中打击了大众对民族器乐艺术关注和欣赏的积极性,丢失了大批受众。
二、中国民族器乐生存现状成因分析
1、审美标准向“西”偏移
当今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流行文化强势席卷而来,带动普通受众欣赏趣味和审美感观发生转离,加剧了民族器乐审美标准的“西”移。在西方音乐审美的标尺下,中国民族器乐产生了一种“落后”的自卑感,不自觉地以西洋音乐范式为标准,进行自我批判和模仿,如刻意抹去古琴手指与琴弦相摩擦的声音,笛子演奏时的口风,消除西洋乐器演奏音响观念中的“杂音”;改动二胡的结构,让它能拉出提琴的音准和感觉;模仿西洋交响编制组建民族乐队等。其实,中国民族器乐无论是乐器演奏,还是曲调进行,在音色技法和作韵技法方面均达到了极其精妙的境界,在艺术意境创造和表现上自成体系,照搬西洋乐器进行改动和模仿,忽略了民族乐器个性鲜明、独韵丰富的特点,抹杀了传统民族器乐演奏中最有味道、最具个性的部分。用西洋音乐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去衡量中国民乐之美,自然会得出“中国民乐音响不丰美,不如西洋乐器”的谬断,这不符合我国民族器乐审美的实际。
2、传统生存环境的变革
中国传统民乐的产生和发展与传统农业社会文明特征密切相关,农业社会文化的宗族血缘关系、地域割据性和文化封闭性,决定了传统民乐与特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息息相关[4]。社会历史发展经历工业社会,跨进信息时代,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被打破,现代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体制化、组织化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古老农业社会的文化差异,特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传统民乐品种发生、发展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已经改变,加上广播、影视、网络、音像制品等现代传媒高度发达,更加剧了传统民乐原有的自为存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在这些背景下,传统民乐的落寞、沉寂、变异都是可解的。
3、民族器乐教育的偏失
上文提到的调查中,被调查者不喜爱中国民族器乐的理由主要集中于两点:第一、对中国民族器乐不了解,不懂。第二、认为中国民族器乐演奏音响单薄,演奏形式呆板枯燥,不好听,不好看。这样的回答正反映出当下民族器乐教学的问题。当前民族器乐教育局限于少数专业院校,常规教学着重对音乐事实、音乐形式、演奏技法的听辨练习,忽略了对其文化内涵的解读。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意兴阐珊、一知半解的学习者,或是娴熟的民乐演奏家,却无法打通普通大众理解并欣赏民族器乐的“任督二脉”,培养出兴趣盎然的民乐爱好者。笔者认为,中国民族器乐教学的目的绝不仅是听几首乐曲,演奏几首曲目,而是带领学习者透过音乐现象、音乐形式的表面,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体悟其所蕴含的民族气韵,树立科学的传统艺术审美观,在与西方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始终保有自己的精神风华。因此,当下的民族器乐教学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调整和改革。
4、现代传媒导向失衡
尽管有着央视主流媒体的重视和挖掘,从整体来看,中国民族器乐在现代媒介中的生存空间依然极其狭小。并且,受到当代传媒语境改变、受众审美趣味转移以及商业利益驱使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民乐的现代传播陷入危险的循环——因为受众少,所以少播,越是少播,受众就越少……这种循环加剧了广大受众对于通俗音乐的喜好和对传统民乐的陌生排斥。笔者认为,现代传媒需要承担起宣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大力助推优秀民族器乐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影视出版媒体在契合市场需求的同时,更要有引领市场的意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一方面深入研究,从传统曲目中挖掘珍品,不断将崇高优美,智慧细腻的民乐精品推向舞台,另一方面,身具慧眼和"拓荒”精神,关注传统民乐创作,善于发现新人新作,并予积极推广宣传。受众会在媒体引导下了解并关注民乐发展,民族器乐自身也会因为曲目的更新拓展,充满魅力,生机勃勃。
中国民族器乐在当前纷繁多变的社会语境下,若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其应对措施是多方面的,除了转换传统教学内容和方式,发挥现代传媒导向功能,以及树精品、铸品牌、适应产业化发展外,更要自立于根,自强于心,自壮其身。笔者认为立足于对中国文化及中国音乐艺术的理解之上,创作顺应时代特征、内含中华风韵,深度与生动并重的作品,是中国民族器乐振兴的内在动力,这需要民乐发展向内审视,充分肯定和尊重自身的特点,领悟和展现自身的魅力,用恰当的现代艺术语汇演绎经典传统,承载起当今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三、中国民族器乐发展的生机
1.向世界演出市场进军
中国民族器乐在国内演出市场不景气,但却以轰轰烈烈的态势频繁冲击国外音乐演出殿堂,呈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近几年,国内地方乐团如天津民族乐团、四川省歌舞剧院天姿国乐团等,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演出片约不断。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德国曼海姆玫瑰园音乐厅、日内瓦维克多利亚音乐厅等,均留有中国民族器乐演奏的余音。以国内视为最高演绎之府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为例,自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携"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首次登台以来,先后有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等相继登台演出,作为固定品牌,至今已是第十一场,场场爆满。最辉煌的一年(2003年),金色大厅连续接待了十一个中国民族器乐团演出。很多经典传统曲目,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夜深沉》等令国外听众沉醉。瑞士“外交俱乐部”主席福尔米在欣赏过日内瓦维克多利亚音乐厅“中国民族音乐会”后,情不自禁地评价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之一,中国民族器乐演出令西方人大开眼界。除了经典传统民乐,许多专业作曲家新创作的传统民乐作品也频繁登陆国外演出市场,屡获殊荣。
2.中国民族器乐的新应用
受到影视、网络等大众娱乐方式和传播媒介的影响,民族器乐自身出现了诸多适用于当今文化传播语境的新应用,具体表现在"影视作品中的民族化配乐"和"网络游戏中的民族化配乐"方面。传统民乐元素应用于影视配乐的例子,如"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的主题配乐,源自中国古代民乐武曲《将军令》,其中大量采用了广东传统民乐元素;电影《大话西游》中孙悟空踏五彩祥云而来的配乐取自《小刀会组曲》之"序曲"等。至于《大宅门》、《水浒》、《闯关东》、《走西口》等电视剧配乐更是借用了大量传统民族器乐元素。在红火发展的动漫游戏市场,音乐成为与程序设定、画面制作同等重要的质量考核因素。
3.中国民族器乐的变异——“新民乐”
提到“新民乐”,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冯晓泉、曾格格、谭盾、“女子十二乐坊”等名字。近年来,“新民乐”大举进攻大众音乐娱乐市场,他们“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作为素材来源,用中国的民族乐器并结合西方现代音乐文化中特有的编曲和配器手法、演出形式、多媒体技术以及新颖的包装形式等形成有独特视听效果和时代风格的民乐演奏形式。”[5]内容上,新民乐在中国民族器乐基础上加入爵士、摇滚及MIDI等西方音乐元素;表演形式上,演员由传统静态坐奏改为动态立奏;审美上,从单纯强调听觉转向视听并重,将服装、发型、舞美、灯光融入表演,强化视觉冲击等。新民乐的表演特色可以概括为通俗化、时尚化、爵士化、摇滚化、休闲化[6],它是传统民乐顺应当今传媒语境发展趋势的新型演变。
4.主流媒体的关注
我国主流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经意识到保护、扶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近几年,继多届中国西部民歌电视大赛、"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组比赛,以及《民歌·中国》栏目开办之后,中央电视台于2009年8月在北京举行“2009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为普及民族器乐知识、推出民族器乐新人新作、促进民族音乐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助力。笔者相信开办这些赛事和节目的意义,不仅是让大家听到一些从未听过的乐曲,更是开拓传统民乐的欣赏视野,引发大家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回顾与珍视,推动我国优秀民族艺术的留存发展,这也在一个层面上反映出全社会对民族文化、民族认同的追求。
[1] 王耀华、杜亚雄,中国民族器乐概论,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第3页。
[2] 青年古筝表演艺术家袁莎于"2009CCTV民族器乐大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言http://www.jy-cn.cn/news/yjdt/09931628254991.shtml
[3] 袁玥,武汉地区广播音乐节目调查——中国民族器乐节目在现代传媒中的生存空间,音乐研究,2003年12月第4期
[4]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66页。
[5] 刘金祥,浅议传统民乐与新民乐的可融性,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第38页。
[6]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