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文笔者参考前人有关上古复辅音声母问题的研究

,

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整

理总结

,

从而了解了上古复辅音声母的研究历史及沿革。

关键词

:

上古音复声母

关于上古复辅音声母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下半叶

,

复声母学说的提出。早在

1874

,

英国汉学家艾约瑟

(joseph edkins)

在提交给第二届远东会议的论文中

,

认为根据谐

声字来看

,

中国古代应该有复声母

,

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

真正引起上古复声母问题的讨论是在二十世纪三、

四十年代

,

首先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利

用谐声偏旁构拟了一套上古复辅音声母。

而后

,

中国的语言学家林语堂、

吴其昌、

闻宥、

陈独

秀纷纷撰文论述复声母的存在和类型

;

魏建功的

《古音研究》

董同龢的

《上古音表稿》

陆志

伟的

《古音说略》

等音韵学经典著作中也提到了复声母。

这可算作复声母研究的第一个高潮

,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为复声母存在提供各种证据

,

并初步探讨了复声母存在的类型。

二十世纪六、

七十年代

,

是复声母研究的第二个高潮。

主要研究来纽

,

擦音和鼻音

,

利用比

较法

,

即利用民族语言的比较

,

尤其是汉藏语的比较

,

取得了重大成果。在这一阶段

,

国内取得

的成果并不明显

,

主要有李方桂的《上古音研究》

,

梅祖林、杨福绵、张琨、严学宭的《上古

汉语声母初探》

,

台湾学者周法高的《论上古音》和《论上古音和切韵音》

,

丁邦新的《论上

古音中带

l

的复声母》

。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心还是在海外

,

海外研究汉语上古复声母的学者有

蒲立本、白葆罗、马提索夫、包拟古、薛斯勒、白一平、柯蔚牵、雅洪托夫等

,

取得的成就比

国内大

,

这是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

复声母研究进入到第三阶段。仅就大陆来说

,l977

年后

,

汉语音韵学

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

复声母研究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据赵秉旋统计

,1924

年至

1949

年这

25

年间发表的有关古汉语复辅音声母研究的论文共

17

,1950

年至

1976

26

年间是

7

,

1977

年至

1991

14

年间

,

竟达

100

余篇。研究者从各种角度挖掘各种新的材料

,

运用

各种新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复声母的各种类型及其演变规律。

研究的重心复归中华本土

,

参加研

究的学者众多

,

特别是中青年学者。这说明复声母学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迅速的发展

,

复声母研究的第三个高潮已经到来。

同时在这一时期

,

上古复声母的研究出现了系统的学术论著

,

严学宭在《原始汉语复声母

类型的痕迹》一文中

,

根据异常谐声现象

,

为上古汉语构拟了八组二合复声母、六组三合复声

,

并列出上古汉语中还可能存在四合复声母的证据

,

讨论了各种类型复声母的结构方式以及

它们消失、简化或凑合产生新的音素的途径和迹象。

1981

,

台湾学者竺家宁发表了他的博

士论文

《古汉语复声母研究》

,

为上古汉语构拟了五类十七组

60

个复声母

,

并讨论了它们的结

构规律及演化条件。

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是将复辅音声母列为专门的研究课题

,

在全面整理

异常谐声现象的基础上

,

系统地构拟了上古汉语各种复声母的结构类型。

以往的学者只是在研

究上古声母系统时

,

附带讨论复声母问题

,

仅涉及一些特殊类型的复声母

,

相比之下

,

八十年代

复声母的研究显然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九世纪末以来

,

上古复声母的研究在学术界可以说进入了第四个阶段

,

随着新世纪的到

,

复声母的研究又迎来了崭新的一页。

这一时期

,

海内外出现了一大批这方面的学者

,

也发表

了很多研究结果

,

如胡双宝的

《读

〈古汉语复声母论文集〉

时建国的

《上古汉语复声母研究

中的材料问题》

、陈祝琴的《陈独秀“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平议》

、陈广忠的《重纽三

(b)

与复声母无关》等。还有如

:

郑伟《从台侗语看汉语的复声母》

,

通过比较

,

表明早期的

侗台语借词保存着复辅音声母的形式

,

演变的方向不同

;

李玉

《上古汉语

~*st-

类型复声母考》

,

观察上古汉语的谐声关系

,

比较现代广西粤方言、汉语亲属语言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

,

参考汉

越语材料

,

认为上古汉语确实存在着

*st-

类型复声母

,

这些声母与藏缅语族同源

,

这可证明藏

缅语族

,

如广西彝语

,

不属南亚语系而与汉语有亲属同源关系

;

陈洁雯《上古音复声母

:

粤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