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 有用+1
0

陈中伟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
展开 11个同名词条
1954年陈中伟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并在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工作;1984年调入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任骨科主任;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陈中伟长期从事骨科、断肢再植和显微外科的实验研究、临床及教学工作。
中文名
陈中伟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29年1月1日
逝世日期
2004年3月23日
毕业院校
上海第二医学院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首创“断手再植和断指再植“技术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
浙江宁波

简介

播报
编辑
陈中伟(1929—2004),医学家。浙江宁波人 [8] 。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1]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 复旦大学 (原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骨科主任、教授。1980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1963年首次为全断右手施行再植手术成功,开创再植外科,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断肢再植奠基人。将显微外科技术用于再植和移植手术,使断手指再植成功率由50%提高到90%。1973年为1例前臂屈肌严重缺血性挛缩病人施行带血神经游离胸大肌移位再植手术成功1977年成功地进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手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及其他原因造成长段骨缺损还先后成功地进行了 复合皮瓣 移植和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1997年创用移植足拇再造手指控造的电子假手。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陈中伟
1929年1月1日,陈中伟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右营巷 [9]
1946年~1948年,就读于 宁波效实中学 高中部。
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曾任该院骨科主任,副院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4年,调入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任骨科主任。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4年3月23日,陈中伟院士不慎坠楼去世。
2006年3月24日,他在亲人的精心护送下,回到故乡 宁波 ;25日晚7时左右,亲人将把他的骨灰撒入 甬江 [2]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陈中伟 (3张)
1963年,陈中伟首次为全断右手施行再植手术成功,开创再植外科;将 显微外科技术 用于再植和移植手术,使断手指再植成功率由50%提高到90%。
1973年,他为1例前臂屈肌严重缺血性挛缩病人施行带血神经游离胸大肌移位再植手术成功。
1977年,他成功地进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手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及其他原因造成长段骨缺损;还先后成功地进行了复合皮瓣移植和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
1996年,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手臂残端再造指控制的电子假手研究”通过国家鉴定。
1997年,他创用移植足拇再造手指控造的电子假手。 [3]
  • 论文著作
据2019年8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官网显示,陈中伟专著有《显微外科》、《创伤骨科与断肢再植》等10本,发表论文130篇,其中33篇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上。 [4]

人才培养

截至2004年2月,陈中伟教授共培养博士生5名,硕士生5名;正在培养的博士生有2名。 [5]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陈中伟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6]
王毅超
人亲肝素性促轴突生长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酵母中的表达
博士
姜南春
成肌细胞再灌注损伤及缺血后骨骼肌活力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博士
费琴明
成骨生长肽影响体外成骨细胞活性和兔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博士
王德春
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TGF-β、纤溶成分的变化及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研究
博士
艾合麦提
新型骨修复材料聚己酸内酯的系列实验研究
博士
董健
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损伤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博士
赫崇亮
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
博士
张键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板层结合素(Laminin),纤维连接素(Fibronectin)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博士
张峰
华勒氏变性与雪旺氏细胞对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博士
李豪青
关于药物解除显微外科血管痉挛的研究
博士
赵金忠
神经端侧缝合的实验研究;利用相邻神经干克服神经缺损的研究
博士
王民生
小造小血管的实验研究与神经节苷脂GM1和NGF对周围神经再生作用的研究
博士
王文波
自固型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系列研究
博士
程刚
自体静脉和带蒂肌桥桥接修复不同长度神经缺损的比较研究
硕士
夏智雄
带蒂肌桥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不同长度神经缺损的比较研究
硕士

荣誉表彰

授予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机构
1980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1981年
国家科技大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5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
1994年
杰出科学家奖
求是基金和李鹏总理
1999年
千年奖
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
资料来源: [3]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陈中伟曾兼任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执行委员(1984—1988年曾任该学会主席)、国际显微外科学会创始委员、国际外科学会中国委员会理事、12个国际著名医学中心的客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临床医学)评议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显微外科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组副组长)、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Microsurgery》、《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上海医学》编委等职务。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 家庭背景
陈中伟 (2张)
陈中伟父亲陈宝珍于1922年7月在宁波城里创办了一家保真医院,这所医院一直办到1951年。陈中伟的母亲吴倚理原来学护士,后来改做药剂师。从母亲身上,陈中伟很小就学到了一些制药知识。 [2]
  • 四次被周总理接见
1963年1月4日,周恩来总理获悉王存柏右手成功再植,特地在上海接见了陈中伟。此后,陈中伟又3次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的嘱托对他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陈中伟被国际医学界誉为 断肢再植 奠基人。 (中国科学院评)
在陈教授从医的50年当中,他相继创造了六个世界第一的成就。 [5] (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