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湖散人。唐代苏州(今属江苏)人。 [37] 中国唐代诗人、文学家、农学家。 [38]

陆龟蒙生于败落世家,自幼聪颖,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865年,谒睦州刺史陆墉,墉处之于龙兴观老君院。869年,举进士,因遇停贡举而返,遂隐居松江甫里。时崔璞为苏州刺史,皮日休为郡从事,陆龟蒙以所业谒崔,遂得与日休交往。877年,郑仁规任湖州刺史,陆龟蒙往依之。不久,仁规罢任,陆龟蒙遂返故里。有田数百亩,地低下,常苦水潦,不免时遭饥寒。后李蔚有起用其之意,陆龟蒙不赴。 [39] 约881年病卒。 [37]

陆龟蒙与皮日休为文友,世称“皮陆”。所作《村夜二篇》《杂讽九首》关心民生疾苦,抒发内心苦闷。《新沙》讽刺地方官吏征税剥削无所不至。《筑城词》谴责武将不顾民命以求功高等,都与皮日休乐府精神相近。其七绝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怀苑陵旧游》《白莲》等作,情趣清高,神韵颇佳,后人有“诗中画本”“取神之作”的赞誉。但其与皮日休唱和之作,往往次韵酬和,夸多斗险,长达千字。故《唐音癸签》讥其“多学为累,苦欲以赋料入诗”。陆龟蒙的散文,尤其是小品文在晚唐别树一帜,颇引人瞩目。如《野庙碑》《冶家子言》《小鸡山樵人序》等篇,抨击社会丑恶现象,讥讽当世弊病,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富有锋芒与光彩。 [40] 陆龟蒙的诗对宋代诗人所追求的“平淡”美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其散文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41]

咸通十三年(872年),张搏到湖州任刺史,陆龟蒙作为张搏的幕僚跟随前往。此后,又跟随张搏前往苏州任职,前后大概三年左右。 [6] 此后,他不再追求功名,回到了故乡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 [7] 每当寒暑适可,身体没什么毛病,他就乘上小船,挂上篷席,带着书卷和茶灶、笔床、钓具,鼓棹鸣榔,在三万六千顷的太湖里,水天一色,直进入空明境界。有时也来往于其他水域,所到的地方稍不如意,就马上离开不停留。自称“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曾说自己就是汉涪翁、渔父和江上丈人。 [8] [1] 陆龟蒙 .学习强国.2020-03-21 [引用日期2020-03-21] [2]  《唐才子传·卷八》:龟蒙,字鲁望,姑苏人。幼而聪悟,有高致,明《春秋》,善属文,尤能谈笑。 [3]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一》:龟蒙少高放,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 [4]  曾美桂著.陆龟蒙研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1:第181页 [5]  曾美桂著.陆龟蒙研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1:第8-15页 [6]  《唐才子传·卷八》:尝従张搏游,历湖、苏二州,将辟以自佐。 [7] 甪直掌故(上) .江苏地情网(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引用日期2021-01-06] [8]  《唐才子传·卷八》:每寒暑得中,体无事时,放扁舟,挂蓬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鼓棹鸣榔,太湖三万六千倾,水天一色,直入空明。或往来别浦,所诣小不会意,径往不留。自称"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汉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尝谓即已。 [9]  丁宗伟著.唐代诗人的性格人生.北京:线装书局,2017.06:第283-285页 [10]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一》:光化中,韦庄表龟蒙及孟郊等十人,皆赠右补阙。 [11]  宋文辉主编;吴恩培著;顾曾平绘.千秋风范 千载湖山留正气.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7.09:第65-68页 [12]  陆龟蒙头像取自1941年《江苏武进戴庄陆氏族谱》。 [13]  熊艳娥. 陆龟蒙诗歌风格论略[J]. 学理论, 2011, (32):169-170. [14]  陆龟蒙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清孔继尧绘。 [15]  侯培. 陆龟蒙散文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7.第23-32页. [16]  李伟. 辞不尚奇,切于理也——唐末五代小品杂著的内容特征与文学特色[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第37卷(3):154-158. [17]  陆龟蒙坐像明人绘,现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18]  周昕. 《未耜经》和它的作者[J]. 农业考古, 1985, (2):378-379. [19] 陆龟蒙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引用日期2021-01-11] [20]  陈伯海主编;查清华,胡光波,文师华,刘晓平,傅蓉蓉,许连军编撰.唐诗学文献集粹 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05:第171页 [21]  魏耕原主编.历代小赋观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1:第436页 [22]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编;仲富兰著.上海六千年 远古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2:第181页 [23]  张法著.中国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04:第207页 [24]  熊艳娥. 陆龟蒙及其诗歌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8.第141-142页. [25]  陈伯海主编;孙菊园,刘初棠副主编;陈伯海书系主编;朱易安,查清华副主编.唐诗汇评 增订本 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第4124-4125页 [26]  侯培. 陆龟蒙散文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7.第8页. [27] 陆龟蒙、皮日休智对中药诗 .大河网 [引用日期2021-01-06] [28]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一》:有田数百亩,屋三十楹,田苦下,雨潦则与江通,故常苦饥。身畚锸,茠刺无休时,或讥其劳,答曰:"尧、舜霉瘠,禹胼胝。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 [29]  丁宗伟著.唐代诗人的性格人生.北京:线装书局,2017.06:第284-285页 [30]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一》:元方七世孙也。父宾虞,以文历侍御史。 [31]  曾美桂. 浅析唐代诗人陆龟蒙的族系发展[J]. 社科纵横, 2010, (1):94-95. [32]  熊艳娥. 陆龟蒙及其诗歌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8.第2页. [33]  熊艳娥. 陆龟蒙及其诗歌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8.第3-4页. [34] 拜谒陆龟蒙墓 .东方网 [引用日期2021-01-19] [35]  张萍,陆三强译注.唐才子传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7.01:第239-240页 [36] 卷一百九十六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21-01-10] [37] 陆龟蒙 .学习强国 [引用日期2023-05-31] [38]  汪旭编著.唐诗全解[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5.01.第54页(仅支持电脑查看) [39] 陆龟蒙 .中国大百科全书 [引用日期2023-05-31] [40] 陆龟蒙 .中国大百科全书 [引用日期2023-05-31] [41]  王锡九著.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陆龟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08.第149页(仅支持电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