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惊!仙游70多年前就有一所国立大学,旧址位于…
仙游历史上还办过高等学校,
学校名字相当高大——
国立海疆学校
这不是说说而已,
校门、校舍、档案资料
有图有真相!
《仙游鲤城镇志》记载:“1944年5月,国民政府决定创办国立海疆学校,由教育部派蒙藏教育司科长张兆焕(仙游人)等3人来闽筹备。当年8月张抵闽后,设筹备处于仙游县,借私立金石中学旧址为校舍,办理该校招生诸事宜。10月,教育部聘张兆焕为校长。1945年元月第一届招考揭晓。2月,教育部改聘梁龙光为校长”。
《仙游县志》也记载:“是年,在仙游县城金石山创办国立海疆大学,设法商、师范两个专科。这是县内第一所大专院校。后迁往南安九都”。
但是,为什么要办这个大学?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领袖在开罗召开国际会议,决定战后(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由中国收回。
中国当局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办学培养接收施政人才。后来,梁龙光校长解释说:“海疆学校之发展对象,应自台湾推及於南洋(东南亚各国)的海疆教育事业”。当时得到教育部同意,分为二年制与三年制专科学校。
1944年底,
该校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共设四个考区,
即福建考区设在仙游县,
仙游设在文庙里,
还有上海考区、
辽宁考区,广东考区。
各考区按教育部要求,设立招生机构,办理招生工作。当时招生报名人很多。最后,经学校审议,审定录取共有200人,师范科和民政科各招生100人。1945年元月,录取的新生全部到校,办理注册手续。海疆学校第一届第一期正式开学上课。
因为海疆学校是国立性质,学校一切经费开支由教育部负担。学生每人每月还可以得到国家助学金补助。校址因陋就简,利用旧金石书院修缮后即可(即现在仙游一中红砖楼),一幢二层共四间作为教室,西边另一幢旧房作师生宿舍。
一栏表名单很多,
取这些人为代表,
仅是举例说明而已。
当时能聘来的工作人员,
可以说都是各地
知名人士和教育界的精英。
这个学校为什么要设在福建?因为闽台一水之隔。福州马尾与台湾很近;福建厦门与金门更近。
为什么筹备工作要设在仙游金石山?因为校长是仙游人,懂得那里风光秀丽,环境清幽,有办学基础。它靠近县城,在东西二湖之间,北有大小飞山为屏,南临木兰溪水光潋滟。
更有历史文化积淀,北宋著名学者陈襄在这里讲学授徒廿余载,弟子成千人,他最得意门生傅楫,罗峰人,字元通,夸其为金石人也。
后官龙图阁待制,赠少师。南宋理学大儒朱熹,曾到此追念陈襄长辈,并在此讲学,后人建朱子祠纪念他。清代知县陈兴祚倡建金石书院,富商陈天高命其子陈涵辉捐巨资大力支持。清宣宗皇帝御赐“乐善好施”匾额,奉旨建东门石坊,历时30年,流芳百世。
福建国立海疆大学,1944年底在仙游办学,1945年底在九都,1946年迁泉州花巷。短短三年中,三迁校址,更换三任校长。
这时迎来抗日战争胜利和二年制学生修业期满。它们的声誉对社会、对海外影响很大。张兆焕校长,榜头人。毕业莆田十中,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教育部工作,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立下功劳也应该肯定。
“海滨邹鲁”
“文献名邦”
古邑仙游实至名归!
·End·
作者:今报通讯员 陈金燕
美编:杨莉娜
原标题:《惊!仙游70多年前就有一所国立大学,旧址位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