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教育学考研333教育综合攻略(参考书、择校、复习方法、试卷特点)
1、什么是333?
目前,333教育综合是教育学考研中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是教育专硕需要备考的一科,333教育综合一般属于专业课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内容主要涉及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几门科目。也就是说: 只要你考教育专硕,那么你必须要考的一门专业课就是333教育综合,满分150,作答时间3小时。
2、333考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333教育综合是全国统一大纲,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
每个学校的试题内容都不一样,有的学校是涉及到教育研究方法的。333教育综合的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总分是150分。考试科目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可购买使用的参考教材为:
注意:
(1)部分学校的指定书目和大纲规定的范围不一致,复习应以学校提供的参考书为准。比如 湖师大的 333 是这几本:
①《教育原理》孙俊三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②《中国教育史》张传燧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年版
③《教育心理学》燕良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版
④《外国教育史》(第2版)张斌贤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版
司南的资料中会有相应补充的,所以司南的学员不用担心资料不齐全的问题哟~
(2)你在购买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教材的出版年份不同所以会导致教材封面不一样,其实这个是没有很大影响的哟,当然建议是买最新版本,但是如果不小心买到了旧一年份版本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放心使用。有的学校一个科目参考书有两本,比如中国教育史,有的学校以孙培青老师的为主,有的是由王炳照老师的。
3、333 考试题型及分值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333 教育综合试题都是主观题,教育综合考试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即3个小时,时间为:8:30--11:30。由于各招生院校是自主命题,历年的考试试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般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分析题,有个别学校有填空题、选择题。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外教育史 约60分
教育心理学 约30分
333教育综合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时间是很足够的,所以我们建议12页的试卷最少不低于8个版面。333题目很活,需要用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当今的热点去论述,所以反对死记硬背,理解性地看书和背书。
4、333 教育综合的专业
如果你准备考教育专硕基本都会考333教育综合,作为专业课一,需要考333教育综合的教育专硕的专业基本有:学科思政,学科语文,学科历史,学科地理,学科物理,学科数学,学科化学,学科生物,学科英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旅游,教育管理等等,不同的学校专业代码不一样,比如:
(1)湖南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950(学科思政)、951(学科语文)、952(学科历史)、953(教育管理)、955(小学教育)、956(心理健康教育)、957(学前教育)、959(学科化学)、960(学科地理)、961(学科生物)、971(学科英语)、980(职业技术教育旅游)、992(特殊教育)
(2)湖南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837(学科英语)、842(学科思政)、869(学科语文)、845(教育管理)
(3)华南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 901(学科思政)、902(学科语文)、903(学科数学)、904(学科物理)、905(学科化学)、906(学科生物)、907(学科英语)、908(学科历史)、909(学科地理)、914(小学教育)、919(学前教育)、927(职业技术教育)、900(教育管理)等等
(4)华中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806(学科思政)、814(教育管理)、 815(小学教育)、816(学前教育)、817(心理健康教育)、826(学科语文)、828(学科历史)、833(学科英语)、840(学科物理)、844(学科化学)、852(学科生物)等等
5、333 的复习方法及应达到的程度
333复习基本上是可以分为三大轮,基础、强化和冲刺三大阶段。(因篇幅有限,司南考研另编辑了一个更为详细的333学习方法文档,可关注“司南考研sinaned”微信公众号和“司南考研教育”微博)
(1)基础阶段
核心目标:是初步形成教育学基础理论框架,初步理解教育学基本知识。
使用工具:铅笔或者黑笔、4 本教材。
大致任务:花2个半月的时间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原理》看完即可,无需记忆也无需背诵。再花1个半月的时间,结合大纲+司南的配套课程看完教材,做好笔记,初步整理完成知识框架。
(2)强化阶段
核心目标: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专业课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此外,要逐渐锻炼自己的一个答题的能力,每天自检或者一个星期的班级作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的学习不仅要有输入的过程,也要有输出的过程,只有输入与输出相平衡,才能迎难而上。
大致任务:花2个到3个月的时间将333教育综合的四本参考书+结合真题+司南的配套强化课程再次巩固知识点,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比基础阶段的知识框架更有利于自己的背诵理解)
(3)冲刺阶段
冲刺阶段的复习专业课所需要做的就是将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需要继续背诵记忆,一定要掌握技巧,运用一些方法,11月份要进行模拟测试,模拟判卷很重要!司南考研会组织学员进行模拟,进行判卷,严格要求,规范答题。
更为具体的 333 备考方法见下文。
看书顺序:
① 《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原理》 ,这个顺序是前期看书的顺序。中、外教育史属于历史性,尤其是中国教育史中的朝代、人物你都比较熟悉,所以先看;心理学也是偏于实际的一类,理解了也是很容易看的;教育原理是原理性的东西,理论性很强,比较系统,有逻辑。可以说前三本都是为了让你更深入了解教育原理,看教育原理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这个顺序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符合人的心理发展顺序。
②《教育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 ,这是后期看书的顺序。当看书到一定量后,为了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我会先看教原,就是为了从整体把握大局,对这四本书进行拆分和整合(脑子内部对信息进行加工重组),属于心理学中的下位学习方法。
注意:看书顺序不一定是固定的,前期看书理解了以后,后期你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去看,去记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考研一定是要按部就班,不要贪图速度,也不要一开始就拿起书去背背背,不像高考有三年时间背,考研只有几个月,所以你必须要理解。另外,教育原理占得比重大,你必须在后期多多关注背诵。(不要瞎听一些人说不要去背,就算不是背,那也是有意识的去默默的记忆,通过多看很多遍书去回忆,这也是一种背。)
333 具体复习方法
(1)前期 (基础阶段)
看书之前请多看看目录,我认为看书就是两个目的:知识储备+逻辑能力。 看目录是为了整体把握这本书的结构,想想作者编排的逻辑顺序,作者编排的每一章都是有他的想法的,你们细细领会。建议每次一翻开书就看看目录,睡觉之前回忆目录,一定有用。
第一遍不用太详细的看 ,(但是要全面的看,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点,即使那个知识点一般不考,你也必须要看。)可以边看边做一个大致的框架(在脑子里思考建构也行),第一遍目的是大致了解四本书的结构,内容可略看。
第二遍你就可以在形成一定框架的基础上精读(详细而全面) ,精读我就没什么技巧了,大概就是老老实实的看书,边看边用铅笔画。当然如果你第一遍是精读的,那么你可以这一遍全面有省略性的读。
请记住看一章之前一定多看看目录和书本本身的章节框架,我是希望你们能够看看绪论,了解这本书的结构、你需要达到的目标、这本书的实际用途等等。(在第一二遍看看绪论,后面的可以省)。
请注意: 拜托各位考生不要死扣字眼 ,死扣某一个小知识点,不断地钻牛角尖,而是要全面分析。第一二遍是让你理解教材的,不是让你去背的,你必须要对教材形成一定的整体理解你才能顺畅的开展下一步,尤其是跨考生别想一步登天!记得结合司南考研的课程配套看书,此外,不懂的可以在群里问、或者是私聊司南的学姐学长。
(2)中期(强化阶段)
第三遍如果前两遍的基础还不错,能理解书本在讲什么,知道各个知识点、教育家教育思想等你都懂了, 那么你可以开始快速性的看书,不要强求一些细节 ,比如说书中的举例、某个思想的发挥等。可以用黑笔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和知识点,可以自己做点框架,记住了框架不是让你抄得很详细,做框架是为了让你概括总结,加强你对书本的理解和记忆的。千万别傻傻的去摘抄书本知识点,照抄你记不住就算了,你还不知道重难点就去照抄简直就是浪费你的时间,你抄完一本书,别人已经看了一遍所有的书。此外,我就将司南考研的资料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搬到书本上了,因为我看书一定要把握大局(有缺点、有优点),所以我不放心直接背资料,就全部搬到书上来,即使背重点我也能顾到别的地方。至于搬的过程就看个人习惯,是边看边搬,是看完一章搬一章或是直接全搬都可以,这里重点说一下搬到书上后请不要偷懒只看划线的地方。
第四遍,尝试着加快你看书的速度,以前一小时10页,加到1小时15页—20页,甚至是一章节之类的。 这个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这一遍必须要结合资料看书本,不要只看资料,(虽然有人真的只看资料也考了高分,但那也是运气好,也承认是资料一定程度上整理的好)。暑假期间结合司南考研的强化课程。再次巩固知识点,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课程和资料是起解析作用的,用我们学生平实易懂的语言来表述了书中的观点,以及还采用了简单的教育现象和事例,比较简洁明了,没有书中那么繁琐,通过司南课程和资料,把书本重新理解透,比自己看要节省更多时间,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
另外,由于有的学生不知道一个知识点下面的那一大段话,到底哪一句才是最适合拿来背诵的,是最能体现讲述清楚那一个知识点的,针对这个情况,资料中也专门标记出了书本上最能表达观点的“中心句”,那样一本书的厚度就变薄了,也是后期可以直接拿来背诵的工具,起到了背诵作用,毕竟我是不相信押题的,押题赌的是考生的运气。
第五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看书的速度,但一定要清醒的是你别生硬的去记书上的一句话,如果你记不住,你自己转换成自己能懂的语言。 所以推荐一个方法就是,看书的时候,把自己当成老师,进行“说书”,把书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你平时教人写东西,你会记忆得更加好。
(3)冲刺阶段(冲刺阶段前半部分)
第六遍,就开始分流,也要注意“说书” 。有的同学只看书,是看不进的,一看书就睡觉走神,集中不了注意力,所以这类学生,请你也别让我误导你,你该背就背,只要你有效率有效果就行。但是也有的同学是不能背,只能看的,根本背不进去,背着背着就走神了,我是属于后者,所以我把书前前后后看了20多来遍,基本知道了哪个知识点在什么书、什么章、什么节,甚至知道在书的哪一页,真的一点没夸张。这个期间看书会快很多,时间也很多,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期间看书要多想想,特别是看教原的时候,要多联系社会实际、社会现象去思考,也要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解释答题。要将心理学和教育原理多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来,比如迁移。还有一点可以自己进行扩展。我要强调的一点是一定要把教育原理多看几遍,完整地看几遍书,毕竟占的分值是最高的。很多人都说得暑假者得天下,我却认为最后三个月也是至关重要的,考验你的心态和毅力的时候到了,这个时间学姐的冲刺资料就派上用场了,很精炼,很利于取舍。你最好把你的洪荒之力在这个时候全部使出来。最后阶段要做的事情是背诵、模拟真题和取舍,后期直接用司南冲刺资料背诵,因为比前期的薄,排版也特别舒服,所以拿着背感觉很好(就是有些东西你看着就会有背的冲动,大家应该都有这种感觉吧,哈哈哈哈)。背几遍书后你可以直接用知识清单检验自己背书的情况,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只有经历痛苦的量变才能有质的飞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意思。
冲刺模拟:(冲刺阶段后半部分)
我第一次模拟是在十月底,学姐给了模拟的试卷,那是真痛苦,第一次只是为了了解真题并找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这里注意一下,在这之前我从未看真题。
(所以在强化阶段就可以接触真题,进行真题的标记)
11 月份你一定要按照考试要求模拟一两张试卷,333 题量不算大,但是你要尽量写多写全,不过我们不建议为了写满而写满,写多了也容易暴露缺点, 但是最低要求8个版面。 学姐那个时候会给我们判卷,找出优缺点,并给了我们一个比较标准的模板,你可以通过几次模拟给自己定一个答题的风格 (比如答论述题,先名词解释,再分点,最后总结;又或是找几个好看点的万能句子) 、题目位置的摆放。最后你必须得学会取舍,哪些更重要,就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但与此同时,最后还是希望你们能再次完完全全地看一遍书,能够留意你们之前忽略掉的知识,毕竟文科只要懂了大致意思还是好编的。
(4)结语:
不管怎么说,这只是我当时学过来的方法,研究生选拔的是愿意读书和会读书的人,而不是那种一路上都靠着死记硬背侥幸投机的人。你们看到这里,我也希望你们能静下心来问问自己, 你愿意沉淀你自己吗? 所以请一定结合自己的情况和习惯来找方法,做一个会学习的人,而不是时时要别人监督的人。这些经验请你们分类保存在手机里,隔一段时间再看你会有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