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逻辑中,
“
三段论(
Syllogism
)
”
指从两个被称为
“
前提
”
的命题推导出
“
结论
”
的一种演绎推理
,是数学证明、侦探、科学研究等思维时常用的一种推理形式
。
希腊语
“ sullogismos”
的意思是
“
演绎
”
,三段论由亚里士多德在
“
工具论(
Organon
)
”
中第一次将此形式化。
-
所有人都是必死的。(大前提)
-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
苏格拉底是必死的。(结论)
从形式语言的角度,三段论可用一阶谓词逻辑来表达:
-
论域
D
:所有的生物
- h(x)
:
x
是人
- m(x)
:
x
是必死的
- s
:苏格拉底
表达前提和结论:
-
∀
x (h(x)
→
m(x))
:所有人都是必死的
- h(s)
:苏格拉底是人
- m(s)
:苏格拉底是必死的
三段论的大前提涉及
“
大项(
m(x)
)
”
和
“
中项(
h(x)
)
”
,小前提涉及
“
小项(
s
)
”
和中项,结论涉及小项和大项。
三段论的原则建立在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上:
证明:
∀
x (h(x)
→
m(x)), h(s)
⊢
m(s)
1.
∀
x (h(x)
→
m(x))
大前提
2. h(s)
小前提
3. h(s)
→
m(s)
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4. m(s)
由肯定前件(
Modus ponens
)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三段論
【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三段论推理/10638529?fromtitle=三段论&fromid=630350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柳渝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22490-1282959.html
上一篇: 与Pièrre-François对话“大禹治水”(2)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