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开坑——影响田中谦介的《海上护卫战》
写在前面
和本专栏相遇的契机,是大建出伊401后一时兴起查找晴岚资料而看到的 这篇文章 ,此后日渐沉迷。
一年多来,得益于各位专栏作者的辛勤耕耘,在专栏收获的知识从香烟涵盖到相控阵,大量且丰富多彩(在这里你甚至可以谈论舰载机划掉),让我的闲(mo)暇(yu)时间有意义了许多。渐渐地,我开始有了投稿的想法,但由于贫乏的笔力和知识储备,又不知道该作一篇怎样的文章。
不动手写是永远无法学会写作的,那么有没有一种合适的锻炼方法呢?
「不能创作,那就翻译」,这句无从考证的鲁迅名言为我揭示了一种可能性。「好作者一定是好译者」的说法由来已久,我想,如果在成为好译者的道路上努力,那么应该也是在向好作者这个目标迈进吧。(虽然这说法的后半句讲好译者不一定是好作者...)
选择《海上护卫战》其实并不是出于什么深刻的缘由,初次了解到这本书是因为装修勤务室时翻看到的家具介绍。
相信很多玩家(包括我)在看到大井提督时都想当然以为是舰娘大井,但这里的大井提督指的是太平洋战争期间任海上护卫总司令部参谋的大井笃,也就是《海上护卫战》的作者。
这件家具真的只是一兴起玩梗吗?还是说这样的致敬另有原因?
我受这样的疑问所推动,开始去了解《海上护卫战》,随着调查的展开逐渐掌握到两点信息。
第一点,读者朋友们可能知道,田中自言舰娘就是一款后勤游戏的说法流传已广,据我能找到的资料显示,最早提到这一游戏核心概念的是13年4gamer对田中的 采访 。其中田中提到学生时期看的书籍对游戏理念形成产生的影响,结合其他发言(例如认识到后勤对战争的重要性等)来看,这些书籍很可能包含了《海上护卫战》。
第二点,14年《海上护卫战》再版时,为其撰写卷尾解说的正是因舰娘热而为人所知的田中谦介,负责此次复刊的出版社角川文库(角川和田中的关系自不必多言)也把这点当作书籍卖点来宣传,田中在这篇解说中坦言《海上护卫战》是自己学生时代的爱读书之一。
不过在看完这篇解说后,我觉得更可能复刊本身就是田中自己推动的。
了解得越多,就越发觉得「此书影响了田中」的猜想不无道理,事实上,最近几次活动陆续加入的「海上护卫」内容有很多正是大井笃未竟的设想,「海上护卫」在游戏内的地位也愈发举足轻重。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网上流传的《海上护卫战》扫图资源并非大井笃的这本《海上护卫战》(初版1953),而是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撰的战史丛书的第46卷(初版1971)。
作为本译文系列的第一回,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卷尾解说,下期内容预定为大井笃本人的新旧两版作者序,再之后会是选译。(鸽文借口get)
最后,感谢 @Zero601 提供的宝贵图片资料,感谢日本亚马逊。
注:本书 日文原版 由角川文库刊行,系原书第六版,本人尝试将其译出,不代表译者同意其观点,版权归作者和出版社所有。翻译过程中受到两位友人的无私帮助,在此再次感谢她们。译者水平有限,难免缺斤少两添油加醋之虞,望各位指正。
海上护卫战。
这个词与现今的海上自卫队以及被称为护卫舰的海自主力战斗舰艇之间,在语感和发音上都令人意外地相似,而如此命名的本书,是由旧海军海上护卫总司令部参谋于战败后不久亲手著成的。
本书作为那段历史的亲历者所撰的回忆录,是我学生时代百读不厌的一册,个人对复刊业已企盼多时。今次能以新装版之姿再度陈列于书架上供众多的读者选购,着实令人高兴。
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无言魄力,声势浩大的机动部队与迎风展翅的咄咄海鹫,冲锋陷阵的水雷战队同敌军展开壮烈炮雷击战......跳脱这些战记文学所热衷的勇壮主题,本书另辟蹊径,从「海上护卫」这个乍看平淡无奇的视点展开探讨。
昔日的日本海军是怎样战斗,又怎样走向毁灭……作者透过「海上护卫」这个视点俯瞰全局后给出的,并非局限于战略或者战术层面的解读,不论是组织存续的应有姿态还是个人思考上的局限,今天的读者们仍能从这本书中获得许多启示。
对那些海上的战斗以及旧海军的衰亡感兴趣的诸位,在读完本书的现在,想必已经对「海上护卫」的价值和存在感有了十二分的体会吧。
作者大井笃先生是海军兵学校第51期毕业生,和有名的「斜铳」小园大佐[1](终战时任三〇二航空队司令)同期。30年代在战列舰「日向」和战列舰「扶桑」上任分队长后,又担任了军令部研究员和舰队司令部参谋等要职。
此后便是那场大战。
败色愈发浓厚的1943年11月,大井笃就任海上护卫总队(海上护卫总司令部)参谋[2],随后于1944年10月兼任联合舰队参谋。
对于日本海军来说,缺少的不只是护卫战力的质和量,油料、人员乃至战略,同样极度贫乏。像冰块融化在水中一样,油轮跟运输船团在美军潜水艇和舰载机的绞杀下损失殆尽。海上护卫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其程度远远超过了政府事前的天真预测,与1941年4月由「总力战研究所」(研究员多为各省厅、大学、民间企业以及军部抽调而来的人才)进行的日美战争模拟的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综合考虑商船保有量、造船能力以及可预想的船舶损耗量之后,总力战研究所研究员们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在战争中几乎不可能确保自身海上航线,而事实也正同他们预想的一样,开战三年后日本商船队已所剩无几。
虽然有些离题,不过总力战研究所的这个战争模拟也是令人饶有兴味的内容。形式上同如今的TRPG(桌上角色扮演游戏)相似,研究员各自扮演内阁大臣或军队首脑组成模拟内阁,以「应对美英对日经济封锁,武力占领南方油田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一假设为基础,进行了对美英总力战的模拟。其实这就是长时间尺度战略层面桌上推演。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们,还请务必查查看相关资料。
支撑着不断扩大的后勤补给线的运输船团,因为日本海军密码被破译和美国鱼雷可靠性提高,损耗情况日益严峻。
本书中亦有提到,在日本海军因为主力舰艇和航空部队不断消耗而缩紧战线时,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3]对潜艇部队的指示是「比起攻击商船,不如给我先干掉护航驱逐舰」。命令下达后不久,像「雷」和「电」这样久经战阵的联合舰队所属驱逐舰以至海防舰都被接连击沉,沦为潜艇的饵食。「没有了步兵的将棋是注定败北的将棋」,大井先生用这句话来总结潜艇猎手驱逐舰被猎物所狩猎的现实,和油轮的不断损失一样,这直接影响到了联合舰队的作战行动。
每况愈下的整体局势面前,海上护卫总队的奋战不过是徒劳罢了。
遇袭的运输船团接二连三,投入时大肆宣传并寄予厚望的护卫空母[4]大都未曾活跃便迎来了沉没的悲惨结局。不仅如此,在返回本土途中有水雷战队直接护卫的「金刚」,甚至从横须贺出发前往吴港的「信浓」也未能逃脱潜艇的魔掌。
日本海军离崩溃只差最后一根稻草。
一针见血的言论常常在不经意间产生,大井名言中的一句亦是如此。
「之前有说过会保证7000吨的重油供给吧,那个现在已经办不到了。为了让大和突入冲绳无论如何也需要至少4000吨。」
(中略)
「和倾举国之力的战争比起来,水上部队的传统能算什么?水上部队的荣光又能算什么?蠢货!」
这样怒斥对方后,大井啪的一声摔下了听筒。虽然为脱口而出骂了对方「蠢货」而后悔,但实在无话可说,联合舰队的思考方式让人羞愧难当。
历史不会暂停。
「传统」、「荣光」,这样的词语不过是人们隔窗眺望的美丽景色。
战争的结局,跟前文提及的开战前夕总力战研究所向内阁提交的模拟结果报告书一致,「初战告捷,但战争会不可避免地转为长期战,物资缺乏又无法确保海上航线的日本终将走向颓势。战争末期苏联参战,然后日本战败」。
满载了曾在那个时代担任海军参谋的大井先生内心呼喊的本书——《海上护卫战》,最后这样总结。
如果能更深刻地理解经济封锁对于战争之效果,如果日本军部能自力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太平洋战争将会早点画上休止符,至少昭和20年8月的那两件不幸之事(原子弹投放和苏联参战)应该就不会发生吧。不过说到底,日本最终走上发动太平洋战争一途的原因,不就是领导层对本国经济海上依存所带来的致命性的不彻底认识吗?
我想,过去一定是跟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的。
向因为那场战争,以及海上护卫战和商船队而逝去的众多生命致以崇高的敬意,愿他们能够安息。
过去虽然无法覆写,但是现在,以及未来,一定是可以改变的,我深信如此。
译者注:
[1]小园安名,此人在拉包尔作战时,对十三试双发陆上战斗机加以改造开发出安装斜向机炮的夜间战斗机「月光」,因此得名「斜铳」。
[2]大井笃在海上护卫总司令部成立的同时赴任。
[3]即欧内斯特·约瑟夫·金海军上将。
[4]即「大鹰」级护卫空母,专栏中亦有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