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verage of astrological signs in Taiwan newspapers and the research on astrological signs in master's theses. The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both domains and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
In the newspaper analysis, we examined astrological-related reports from the 1950s to the present, revealing the evolution and influence of signs in Taiwanese socie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gradual increase in sign coverage after the 1960s, reaching a peak in
the 2000s, reflecting its process of becoming a topic of public interest and its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society.
Further attention was given to the research on astrological signs in master's theses, aiming to understand the academic community's engagement with this subject. The study discovered that since the 1990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presence of research utilizing astrological signs in master's theses, indicating academic interest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However, a critical analysis revealed potential biases in these studies, including researcher bias, research design discrepancies, overlooking the Barnum effect, and the impact of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 Taiwan, the trajectory of the astrological zodiac topic in newspaper reports and master's thesis studies follows a similar pattern. Moreover, newspaper reporting predates master's thesis research, highlighting that the selection of research topics by master's students is influenced by societal trends.
Additionally, the belief in astrological zodiac signs has become deeply ingrained in Taiwanese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Even in master's academic theses, in terms of research design, sampling, and data interpretation, it is challenging to avoid the impact of researcher biase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設計 9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1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7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0
第三章 報紙新聞中的星座
第一節 星座在臺灣報紙新聞出現的類別 23
第二節 1950–1960 年代臺灣星座相關新聞數量變化 25
第三節 1970–1980 年代臺灣占星星座相關新聞數量變化 27
第四節 1990 年代臺灣占星星座相關新聞類別與數量變化 29
第五節 二十一世紀臺灣占星星座相關新聞類別與數量變化 35
第六節 占星星座在臺灣報紙新聞的發展沿革 38
第四章 臺灣碩博士論文的占星星座
第一節 相關碩士論文出版時間與出版系所之類別與分布 47
第二節 研究主題之類別與分布 54
第三節 不同年代之文獻引用立場與發展情形 70
第四節 研究方法之類別與分布 90
第五節 研究結果 117
第六節 占星星座在臺灣碩士論文的發展沿革 125
第七節 占星星座研究常見的偏誤類型 127
第五章 占星星座在臺灣碩博士論文研究的發展與新聞報導之關係 13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41
第二節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4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45
英文部分 157
中文部分
丁珕(2003)。你的領導風格會帶給部屬壓力嗎?資訊主管領導風格與其部屬工作壓力之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上官亂(2023年01月18日)。無出版審查、文學根基深厚卻難以養活作家?臺灣真是中文創作的天堂嗎?。The News Lens關鍵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0537/fullpage
方亞羚(2019)。員工人際網絡關係與工作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景文科技大學旅遊管理系觀光與餐旅管理碩士班。
毛家駿(2002)。應用星座特質於產品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
王介中(1990年06月24日)。螢幕神玄熱 廣電處開藥方 專家、學者「會診」甄妮會客室 要求修正 今後涉及算命、超能力節目 需先送審。民生報,10版,影劇新聞。
王志遠(2003)。統計方法對行為模式及學習成就之分析解釋-以蘭陽技術學院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
王其忠(1996年07月20日)。攏來開講 星星人類 勿僵化在星星座標裡。聯合報,11版,民意論壇。
王亭涵(2014)。行動通訊軟體中廣告價值與廣告效果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王培倫(2004)。星座對於消費者在購物傾向上之影響-以大台北地區大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
王麗娟(2016)。壽險業務人員個人背景與佣金績效表現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
王蘭芬(2003年10月26日)星座書 大熱門。民生報。A5版。@書。
朱欣梅(2018)。陶瓷製成率與技藝人員特質之關聯性研究-以A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
何宗勳(2021)。顧客個人特質與其購車行為關聯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
余友梅、盧繼先、王瑞堂、王鈺(1995年04月02日)。4月壽星 成功特質寫在臉上。經濟日報,19版,企業社交。
余岱臻(2013)。探討人格特質與健康狀況和蔬果攝取之相關性〔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研究所。
吳思慧(2019)。色彩偏好與人格特質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吳昭霖(2012)。應用SVR預測顧客流失之研究-以醫學美容產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宋育維(2016)。經理人對企業盈餘管理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
李兆定(2016)。星座對心理資本與意志力相關之研究〔碩士論文〕。長庚大學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
李宜珊(2010)。員工星座、群體動態與創造力之互動模式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李欣苑(2010)。室內環境配色調和方法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
李昭儒(2015)。理財專員的人格特質與業績的關聯性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
李盈嬌(2022)。CEO薪酬與出生日期的關係-以星座與學制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李惟平(2002年11月24日)。資誠會師事務所 天蠍座人數最多。經濟日報,22版,法務稅務。
李國昌(2018)。房屋貸款者風險特性與個人星座關係之研析-以個案銀行分行房貸業務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在職專班。
李婉綺(2022)。高階經理人星座與投資效率之關聯性〔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
李蕙芳(2014)。汽車旅館意象之探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班。
汪琪(1984)。第四頻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國科會七十三年度資助專題研究報告。
周黃元琳(2021)。駕駛員行為特質對車輛燃油使用之相關分析〔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林佳燕(2000)。大學生個人特質因素對色彩嗜好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
林佳霓(2004)。台北市鐵板燒餐廳廚師形象與消費現況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
林怡秀(2006)。不同服務失誤與補救策略對於消費者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林香汝(2021)。四大星象消費者選擇保險行銷通路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林國華(2005)。國內高階主管之人格特質對「管理能力」及「工作滿足」之影響──以國內五星級渡假旅館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碩士班。
林馨民(2014)。臺東縣國民中學教師衝突類型知覺與衝突管理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教育行政碩士班(夜間)。
邱美瑄(2012)。辦公空間色彩偏好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
施禎祥(2005)。警察替代役人力運用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社區巡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柯裕棻(2005)。電視與現代性:1970 年代臺灣的電視文化論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洪欣辰(2006)。算命節目不算命?星座命理節目〈開運鑑定團〉之性別、偷窺與專家權威〔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洪美鳳(2015)。信用卡銷售人員的人格特質與銷售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
洪新原、孫敏育、洪萬富(2002)。統計分析技術在國內資訊管理研究的使用調查-主要期刊論文之內容分析。資訊管理學報,8(2),1-22。https://doi.org/10.6382/JIM.200201.0001
胡哲瑋(2019)。臺灣老年人之消費偏好研究〔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經營管理碩士班(行銷學程)。
范維君(2000)。占星術與日常行動:一個知識社會學的考察〔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唐在揚(1990年10月18日)。'星星王子'新發現 信不信由你 走紅演藝圈 得先看八字。聯合晚報,14版,影視。
孫祖秀(2018)。星座文本與塔羅牌面圖像之象徵與詮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碩士學位學程。
徐永蓉(2015)。探討人格特質與銷售業績之相關分析〔碩士論文〕。環球科技大學中小企業經營策略管理研究所。
涂佳玉(2010)。星座與MSN使用暱稱自我揭露行為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張芷婷(2013)。從星座與人格特質探討音樂偏好〔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張厚燦、孟慶茂、馮伯麟(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五南圖書。
張春興(1988)。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21),17-38。https://doi.org/10.6251/BEP.19880601.2
張珉嘉(2022)。四大星座與期貨投資表現之關聯性分析〔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經濟學系。
張祖鳳(2015)。保險銷售人員的人格特質與銷售績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
張榮美(2013)。血型、星座與留職意願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現場開麥拉 牡羊比獅子還兇﹖甄妮自認脾氣最好(1989年03月02日)。民生報,11版,影視熱線。
許沁(2019)。「你是什麼座?」—成年初顯期的自我發展與星座〔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許照基(2016)。不動產買賣價金信託手續費收入之決定因素〔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郭士菁(2009)。從星座觀點探討壓力對人際關係之影響-負向情感的中介效果〔碩士論文〕。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學系。
郭慈芬(2005)。千禧年的算命風潮—星座命理節目之閱聽人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
陳沛羽(2016)。CEO星座差異對盈餘管理行為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會計學研究所。
陳秀美(2012)。贏家的面相-以證券交易人的基本特徵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
陳尚任(2013)。DISC人格特質與五大人格特質之探討─以職場工作者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陳俊興(2005)。男性學生戒指形態之意象與喜好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
陳咨澄(2021)。星座與購置住宅不動產屬性類型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建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陳建中(2015)。會計系學生星座四象與血型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認知之差異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會計學系。
陳悅娟(2014)。星座、血型、人格特質對會計系學生科系選擇之影響--以S大為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會計學系。
陳敏璇(2013)。投資人風險屬性之探討-以四大星相區分〔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會文(2015)。自用車之市場區隔_對應分析之應用〔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陳筱玉(1990年07月22日)。勁場較勁 誰是天敵 占星論命 星星相剋。民生報,05版,職棒新聞。
陳裕禎(2023)。智財服務業者人才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生物科技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陳憶菁(2018)。資深壽險人員之適性分析-職涯穩定性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陳韻如(2016)。CEO星座與企業經營決策〔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會計學研究所。
游筱燕(2010)。《星動心動》─星座、人格特質、媒體使用與個人健康之相關性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
馮薇庭(2014)。中小企業接班人訓練模組之研究-以聯維集團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匯流與創新管理數位學習碩專班。
黃士芸(2004)。行動商務有效市場區隔之研究〔碩士論文〕。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黃宏祥(2012)。證券營業員的人員特質與工作績效之間的關聯性〔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
黃佳勝(2016)。上市公司高階經理人之星座與投資決策的關聯性〔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研究所。
黃宜屏、吳雅萍、陳佩伶、陳明聰(2016)。輔助溝通介入對發展性障礙者表達 性溝通成效探討:近六年臺灣研究系統性分析結果。特教論壇,(21),45-64。https://doi.org/10.6502/SEF.2016.21.45-64
黃怡瑜(2011)。星座、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工作適應性與工作表現關聯性之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業員工為例〔碩士論文〕。明新科技大學服務事業管
理研究所。
黃香梅(2014)。占星學應用於性諮商之研究〔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
黃嘉惠(2002)。網路行銷之有效市場區隔變數研究〔碩士論文〕。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楊博茵(2019)。臺灣小資族投資人星座對人格特質與投資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所。
楊碧華(2008)。網路遊戲與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以彰化縣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葉又甄(2007)。人格特質、生活型態、星座類型三者對消費者決策型態差異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葉君毅(2005)。星座對人格特質及工作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以資訊從業人員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葉欣怡(2005)。共同基金經理人特質與持股特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葉芸廷(2017)。星座與領導風格關係之探索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
葛啟華(2017)。行動銀行使用者意願與星座關連性探討〔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詹裕盛(2005)。申辦銀行現金卡之顧客其消費決策型態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
鄒順祥(2014)。西方星座命理與照顧服務員的人格特質之探討〔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長期整合照護與福祉服務產業碩士專班。
廖思淇(2013)。自用小客車車體損失險以星座分析出險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金融碩士在職專班。
廖郁萍(2013)。人格特質、人文屬性與投資行為之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國際企業經營管理。
廖婉甄(2016)。主管對於星座選才的態度與實際使用之調查〔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廖瑞珠(2007)。星座與領導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宜蘭縣各行政機關公務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劉尹(1993年08月15日)。由星相看日本內閣。經濟日報,18版,財經熱線。
劉巧臨(2018)。星座對消費者購買汽車行為之影響〔碩士論文〕。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劉芯羽(2022)。CEO 性別、出生及星座與津貼之關聯性〔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劉芸庭(2015)。消費者決策型態對「線上購物超商取貨」服務失誤後補救策略之影響-以博客來網路書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劉景輝(2005)。巴比倫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歷史月刊,(204),38-45。
https://doi.org/10.6796/HM.200501.0038
劉麗君(2006)。華人迷信信念之初探-以臺灣地區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
樊天璣(2002年09月03日)。處女座 罹患 強迫症第一名?! 醫院統計 牡羊座敬陪末座 患者特性與星座不謀而合。民生報,A1版,焦點新聞。
歐柏昇(2022)。西洋星座神話探源。臺北星空,108,14-18。
蔡瑞明(2002)。臺灣的社會階層化過程。頁165-200,收錄於王振寰編,《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蔡睿璌(2013)。壽險業業務員生命靈數、星座與業務績效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管院碩士在職專班。
鄭全益(2008)。不同類別股市交易人之交易行為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研究所。
鄭宇晴(2013)。消費者人格特質、購買行為與顧客忠誠度之研究-以中友家族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
鄭博宇(2003)。台北市咖啡連鎖店服務品質管理與顧客滿意度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
鄭惠珍、陳雪華(2004)。知識組織方法探討-從人工智慧、認知心理學、語言學與圖書館學角度論之。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1),26-40。
鄭麗園(1992年10月26日)。天上星星亮晶晶 科學家說不過占星師。聯合報,39版,萬象。
黎敏憶(2022)。新媒體為主環境下的星座訊息對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影響〔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碩士班。
蕭敏慧(1992年04月05日)占錯星座算錯命?--同是以星星做為研究題材的星象人,天文學家和占星人對占星術有不同的看法。聯合報,31版,消閒。
賴瑞雲(2011)。臺灣共同基金經理人的心理偏誤與投資績效之探討〔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謝宗虔(2017)。星座特質與外派人格特質關係及其對外派意願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國際商務與金融研究所。
謝杰叡(2022)。不同生日與經理人能力之關聯性探討-以美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謝芳宜(2006)。探討「人格九型」、「密碼彩光」與「星座」應用於人格特質衡量有效性之實證研究-以羅東高商為例〔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研究所。
謝張維(2009)。病患就診紀錄之資料探勘與星座預測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玄奘大學資訊科學學系碩士班。
謝廣全、謝佳懿(2014)。SPSS與應用統計學。高雄市:巨流。
鍾美貞(2011)。不同星座之穿著動機與服裝風格〔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鍾蓮芳(1993年11月17日)。卜卦紫微靠邊站 少年仔獨愛占星。民生報,30版,年輕人。
韓良憶(1993年08月29日)。35歲的大男孩… 麥可,今天生日㖿!處女座的他求完美 9.3演唱會是‘吉日’。聯合晚報,16版,影視。
瞿海源(2003)。星座流行的分析-非理性文化的批判,暨大電子雜誌,25。
簡子瑀(2018)。FAMPE-C :星座複合情感模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簡美姿(2002)。我國國中舞蹈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顏子雁(2019)。星座、人格特質與情緒智力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
羅奇(2001年10月29日)。《科學月刊》十月號「占星論戰」紙上攻防 星座VS.科學 理性對決。聯合報,41版,讀書人周報。
羅才輝(2006)。應用資料探勘技術分析人格特質與選課之關係-以新竹地區大學生為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
羅巧芳(2007)。應用資料探勘於戶外活動用品專賣店之顧客忠誠與價值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
羅芷婕(2005)。服裝造形心理之研究-以迷你裙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班。
蘇文秀(2015)。星座與經理人過度樂觀程度之關連性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財務金融技術學系。
英文部分
Adorno, T. (1974). The stars down to earth. Telos, 6(Spring) (pp. 13-90).
Allum, N. (2011). What Makes Some People Think Astrology Is Scientific? Science Communication, 33(3), 341-366. https://doi.org/10.1177/1075547010389819
Carey, H.M. (2010), Astrology in the Middle Ages. History Compass, 8: 888-902. https://doi.org/10.1111/j.1478-0542.2010.00703.x
Furnham, A. (1991, January 26). Hooked on horoscopes: We may not be able topersuade people that astrology and graphology are nonsense. But psychology,with the help of a showman, reveals why they are so popular. New Scientist (pp.33-36).
Gauquelin, M. (1967). The cosmic clocks: from astrology to a modern science.London,: Owen.
Greene, L. (1978). Relating: An Astrological Guide to Living with Others on a Small Planet. Weiser Books.
Greene, L. (1977). An Astrological Guide to Living with Others on a Small Planet,York Beach (Maine), Samuel Weiser.
Hamaker-Zondag, K. (1978). Psyche and Astrological Symbol. An Astrological Contemplation on Psychological Energies , Amsterdam, Schors.
McGervey, J.D. (1977). A statistical test of sun-sign astrology. The Zetetic, 1, pp.49-54.
Mcmillan, P. (1985, July 5). 40 Million Readers: Horoscopes: Fans Bask in Sun Signs.LOS ANGELES TIMES.
https://www.latimes.com/archives/la-xpm-1985-07-05-mn-9077-story.html
Nickerson, R.S. (1998). Confirmation bias: a ubiquitous phenomenon in many guises.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 175–220.
Potter, W.J. (2011), Conceptualizing Mass Media Effec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61: 896-915. https://doi.org/10.1111/j.1460-2466.2011.01586.x
Quinn, V. S. (2015). Using astrology to confront & discuss pseudoscience in the classroom.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77(7), 542-548.
Robert, H. (2007). The History of Astrology -- Another View. Alternative Journal of Nursing, March 2007, Issue 13
Tavris, C. & Aronson, E. (2007). 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Why We Justify Foolish Beliefs, Bad Decisions, and Hurtful Acts. Orlando, FL: Harcourt.
Thagard, P. (1978). Why Astrology is a Pseudoscience. PSA: Proceedings of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 1978(1), 223-234. doi:10.1086/psaprocbienmeetp.1978.1.19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