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 ]

什麼是企業使命

所謂企業使命是指 企業 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應擔當的角色和責任。是指企業的根本性質和存在的理由,說明企業的經營領域、 經營思想 ,為 企業目標 的確立與 戰略 的制定提供依據。

企業在 制定戰略 之前,必須先確定企業使命。

簡單地理解,企業使命應該包含以下的含義:

(1)企業的使命實際上就是企業存在的原因或者理由,也就是說,是企業生存的目的定位。不論這種原因或者理由是“提供某種產品或者服務”,還是“滿足某種需要”或者“承擔某個不可或缺的責任”,如果一個企業找不到合理的原因或者存在的原因連自己都不明確,或者連自己都不能有效說服,企業的經營問題就大了,也許可以說這個企業“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就像人一樣,經常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活著”的道理一樣,企業的經營者們更應該瞭然於胸。

(2)企業使命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哲學定位,也就是 經營觀念 。企業確定的使命為企業確立了一個經營的基本指導思想、原則、方向、 經營哲學 等,它不是企業具體的 戰略目標 ,或者是抽象地存在,不一定表述為文字,但影響經營者的決策和思維。這中間包含了企業經營的哲學定位、 價值觀 凸現以及企業的形象定位:我們經營的指導思想是什麼?我們如何認識我們的事業?我們如何看待和評價市場、 顧客 、員工、伙伴和對手?等等。

(3)企業使命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形象定位。它反映了企業試圖為自己樹立的形象,諸如“我們是一個願意承擔責任的企業”、“我們是一個健康成長的企業”、“我們是一個在技術上卓有成就的企業”等等,在明確的形象定位指導下,企業的經營活動就會始終向 公眾 昭示這一點,而不會“朝三暮四”。

企業使命是企業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明確企業的使命,就是要確定企業實現 遠景 目標必須承擔的責任或義務。

上世紀20年代, AT&T 的創始人提出 “要讓美國的每個家庭和每間辦公室都安上電話”。80年代, 比爾·蓋茨 如法炮製:“讓美國的每個家庭和每間辦公室桌上都有一臺PC”。到今天 AT&T 微軟 都基本實現了他們的使命。

使命足以影響一個企業的成敗。 彼得·德魯克基金會 主席、著名 領導力 大師 弗蘭西斯 女士認為:一個強有力的組織必須要靠使命驅動。企業的使命不僅問答企業是做什麼的,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做,是企業終極意義的目標。崇高、明確、富有 感召力 的使命不僅為企業指明瞭方向,而且使企業的每一位成員明確了工作的真正意義,激發出內心深處的動機。試想“讓世界更加歡樂”的使命令多少 迪士尼 的員工對企業、對顧客、對社會傾註更多的熱情和心血。

企業使命的意義

  • 保持整個企業經營目的的統一性;
    • 為配置企業資源提供基礎或標準;
      • 建立統一的企業氛圍和環境;
        • 明確發展方向與 核心業務
          • 協調內外部各種矛盾;
            • 樹立用戶導向的思想;
              • 表明企業的社會政策

                企業使命的內容

                一般來說,企業使命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 企業哲學 企業宗旨

                如何理解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

                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意識到和重視文化理念在企業發展、 經營管理 企業文化 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導向、 激勵 等積極作用, 企業文化 理念里最高層次的文化理念主要是 企業願景 (或 企業宗旨 )和 企業使命 ,但是,目前普遍存在著 企業願景 和企業使命等文化理念因為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的概念模糊,而存在矛盾、通用、混用等現象:

                一、 有很多企業在設計和展示本企業的 企業願景 (或 企業宗旨 )和 企業使命 的時候,經常因為對概念的理解和定義、認同不一致,而出現在甲企業里的企業使命,在乙企 業里是類似為企業願景或企業宗旨;在運用企業願景和企業宗旨方面,有的用企業願景,有的用企業宗旨,其實,這兩詞的內涵和外延都是一致的,只是“宗旨”一 詞是我們習慣、用了很多年的常用詞或舊詞,“ 願景 ”只是最近幾年時興的“新”詞。

                二、 在某一個企業里,企業使命和企業願景(或企業宗旨)都有表述,但是因為設計企業願景(或企業宗旨)和企業使命的設計人員或企業員工對企業願景(或企業宗 旨)和企業使命的理解不清晰,尤其是對企業願景(或企業宗旨)和企業使命各自定義範圍或要回答的問題所存在的差異不能清晰地理解,有很多的企業在企業願景 和企業使命等方面有較多重合,員工本來可以簡單、具體地理解和記憶的企業願景或企業使命,變得有些模糊,導致員工對企業的文化理念產生厭煩、抵觸情緒。

                因此,為了真正挖掘、提煉、運用、發揮好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的文化理念作用,有必要具體分析、理解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的異同點及其之間的關係。

                三、 企業願景(宗旨)和企業使命都是對一個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的構想和設想,都是對未來的展望、憧憬,也正是因為兩者都是對未來展望的共同點,人們很容 易理解為一個意思或一個概念,因此在很多不同的企業之間或在一個企業內部經常出現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等互相通用或混用的現象。

                四、 如果一個企業必須要分開表述企業願景(或 企業宗旨 )和企業使命才能足以清楚地說明、設計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並對員工產生激勵、導向作用,那就首先 要在企業願景(企業宗旨)和企業使命的概念及其區別上達成統一的理解和認同,尤其是要統一認清企業願景(企業宗旨)和企業使命的差別在哪裡。

                (1)企業願景(或企業宗旨)是指企業長期的發展方向、目標、目的、自我設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明確界定公司的在未來社會範圍里是什麼樣子,其“樣子”的描述主要是從企業對社會(也包括具體的經濟領域)的影響力、貢獻力、在市場或 行業中的排位(如世界500強)、與企業關聯群體(客戶、 股東 、員工、環境)之間的 經濟關係 來表述。企業願景主要考慮的是對企業有投入和產出等經濟利益關 系的群體產生激勵、導向、投入作用,讓直接對企業有 資金 投資 的群體( 股東 )、有員工智慧和生命投入的群體、有環境資源投入的機構等產生長期的期望和現實的 行動,讓這些群體、主體通過企業使命的履行和實現感受到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自己的利益的發展得到保證和實現。

                (2) 企業使命是在界定了企業願景概念的基礎上,這時就要把企業使命具體地定義到回答企業在全社會裡經濟領域經營活動的這個範圍或層次,也就是說,企業使命只具 體表述企業在社會中的經濟身份或角色,在社會領域里,該企業是分工做什麼的,在哪些經濟領域里為社會做貢獻。企業使命主要考慮的是對目標領域、特定客戶或 社會人 在某確定方面的供需關係的經濟行為及行為效果。

                (3) 從企業願景(或企業宗旨)和企業使命等理論概念的關係來講,企業使命是企業願景的一個方面,換句話說企業願景(或企業宗旨)包括企業使命,企業使命是企業 願景中具體說明企業經濟活動和行為的理念,如果要分開來表述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企業願景里就應不再表達企業經濟行為的領域和目標,以免重覆或矛盾。

                事例:

                (一)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互通的:

                1、 麥當勞 的願景:控制全球食品服務業

                2、 柯達 的願景:只要是圖片都是我們的業務

                3、 索尼公司 的願景(使命):為包括我們的 股東 、顧客、員工,乃至商業伙伴在內的所有人提供創造和實現他們美好夢想的機會Dream In Sony

                4、 通用電器 使命:

                • 以科技及創新改善生活品質
                  • 在對顧客、員工、社會與股東的責任之間求取互相依賴的平衡;

                    5、 微軟公司 願景(使命):電腦進入家庭,放在每一張桌子上,使用微軟的軟體;

                    6、 福特公司 願景(使命):汽車要進入家庭;

                    7、 中國移動通信

                    企業使命:創無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會棟梁,

                    企業經營宗旨 :追求客戶滿意服務

                    8、 上海家化公司 :奉獻優質產品,幫助人們實現清潔,美麗,優雅的生活。

                    9、 波士頓咨詢公司 的企業使命:協助客戶創造並保持 競爭優勢 ,以提高客戶的業績

                    (二)混用、重合的案例:

                    1、 TCL 企業目標 :創全球名牌、建國際企業;企業使命:創新科技、共用生活;企業宗旨:為顧客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為社會創造效益;

                    2、 華僑城集團

                    • 企業願景:華僑城集團是 企業家 創新的舞臺,是明星企業的 孵化器 ,是創業者夢想成真的家園,是具有高成長性和鮮明文化個性的國際化企業。
                      • 企業使命:華僑城集團致力於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提升和創新,以及高品位生活氛圍的營造,致力於將自身的發展融入中國現代化事業推進的歷史過程中。
                        • 企業宗旨:
                          • 致力於顧客利益的最大化;
                          • 致力於 所有者權益 的充分實現;
                          • 致力於與員工共同成長;
                          • 致力於為社會作出貢獻。

                            3、 金地

                            • 企業願景:以品質提升價值,做中國最受信賴的地產企業;以卓越的品質提升 產品價值 、員工價值和 企業價值 ,從而贏得社會的信賴,既是我們堅守的信條,也是我們事業的目標。卓越的品質,不僅僅是地產作品的優異質量,還包括到位的服務、高尚的生活品位。

                              我們為員工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對客戶信守承諾,為股東提供穩定持續的 投資回報 ,對社會盡職盡責。

                              • 企業使命:創造生活新空間

                                我們通過提供高品質、高附加值的地產作品、高質量的服務,為顧客創造新的生活空間;我們通過與員工的共同發展,為員工創造新的成長空間;我們通過理性的經營、持續的增長,為股東創造新的贏利空間;我們通過貢獻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為社會創造新的城市空間。

                                (三)個性化的文化理念:

                                海爾 核心價值觀 :創新;

                                海爾精神:敬業報國、追求卓越;

                                海爾作風:迅速反應、馬上行動;

                                海爾生存理念: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海爾用人理念: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

                                海爾 質量理念 :優秀的產品是優秀的人乾出來的;

                                海爾的 營銷理念 :先賣信譽、後賣產品;

                                海爾的競爭理念:浮船法:只要比 競爭對手 高半籌;

                                市場理念 :只有淡季思想、沒有 淡季市場 ,只有疲軟的思想、沒有疲軟的市場;

                                海爾 售後服務 理念:用戶永遠是對的;

                                海爾出口理念:先難後易;

                                海爾 資本運營 理念:東方亮了再亮西方;

                                海爾技改理念:先有市場、再建工廠;

                                海爾 技術創新 理念:創造新市場、創造新生活;

                                海爾職能工作 服務理念 :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 工作標準

                                海爾的資源理念:不在於擁有多少資源,而在於利用多少資源;

                                企業使命的制定

                                使命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但不是每個公司都真正理解並身體力行了。

                                使命就是公司存在的理由。使命是公司事業的 價值取向 和事業定位。指明瞭公司對經濟和社會應作出什麼貢獻。使命代表著公司的目的、方向、責任。規定著公司的發展目的、發展方向、奮鬥目標、基本任務和指導原則。

                                德魯克 對管理所下的經典定義就是:"管理就是界定企業的使命,並激勵和組織 人力資源 去實現這個使命。界定使命是企業家的任務,而激勵與組織 人力資源 領導力 的範疇,二者的結合就是管理。"

                                使命感和責任感是個人和組織建功立業的強大動力,也是古往今來能成就偉大事業的共同特征。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使命陳述,可同樣很多公司的使命都沒有轉化為公司的自覺行為,沒有成為凝聚公司全體成員的感召和動力。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兩個主要方面,一是公司使命的合理性,另一個是公司的使命是否真誠。

                                公司使命的合理性問題。使命不是隨便任意寫的,看看大多數公司的使命,大部分都是些主觀口號性的東西。使命的確立有其方法,但現在的管理教材在談到公司使命的重要性時,都只談使命的重要性,或舉一些公司的使命陳述作為案例,沒有講述如何去確定適合公司的正確而合理的使命。

                                使命的形成是在主體和環境之間展開的,是要解決主體意願和環境可能之間的矛盾,解決其可能性的問題。包括機會利用的可能性和機會實現的可能性。機會利用的可能涉及環境的供需情況,機會實現的的可能性涉及主體的利益包容情況。通過對各類信息的綜合分析,瞭解需求的容許範疇,並對其作出可用與否和能用與否的檢驗,明確什麼時間、什麼空間、哪部分人群、乾什麼事最有意義、最符合客觀環境的核心條件。只有既可用(物質性)又能用(能動性)的機會,才是切實的。由此形成的客體使命可能,才有實際意義。使命反映的是組織應當而且可以負有的重大社會責任。只有是組織能勝任而又能被環境所接納的重大社會責任才形成組織的使命可能。使命要有針對性。使命不是一成不變的,使命是一個歷史的範疇、動態的概念,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

                                使命是否真誠的問題。使命是發自組織內心的,是一種自覺的意識。而現在很多公司的使命是寫給客戶、員工和社會看的,只是為了裝飾,不是老闆或高層自覺的意識和行為。是虛假的使命,所以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一個公司的使命必須是組織能勝任而又能被環境所接納的責任才是合理的,使命要符合所選擇事業發展的趨勢,而且使命的確立本身是自覺的、真誠的,並且公司所有的行為都是圍繞公司的使命在進行,才能被客戶、員工和社會所認可接納,才能激勵公司的員工為實現其使命而奮鬥。

                                中國移動的企業使命

                                中國移動 的企業使命“創無限通信世界 做信息社會棟梁”

                                使命是 核心價值觀 的載體與反映,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理由,是企業一種根本的、最有價值的、崇高的責任和任務,它回答的是“我們要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的現實問題。使命體現了企業全體員工的行為共識,是引導和激發全體員工持之以恆,為企業不斷實現新的發展和超越而努力奮鬥的動力之源;使命不僅包括目前面臨的任務,更涵蓋中國移動人對過去的認識、反思以及對未來的期望和判斷,揭示了企業成長的基本原則和思路。

                                “創無限通信世界”體現了中國移動通過追求卓越,爭做行業先鋒的強烈使命感;“做信息社會棟梁”則體現了中國移動在未來的產業發展中將承擔發揮行業優勢、勇為社會發展中流砥柱的任務。 創無限通信世界

                                及時、充分而有效的 溝通 是人類實現資源共用、社會實現集約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通信業的發展,幫助人類逐漸打破溝通的時空障礙,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為快捷有效。“無限通信”的世界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樂園,在沒有任何溝通限制和障礙的世界,在能夠“隨時”、“隨地”、“隨意”、“溝通無極限”的世界,人類能夠自由共用所有知識,自由傳達所有情感。中國移動憑藉卓越的技術和才能,把創造和實現人類共同的夢想“創無限通信世界”作為自己無上的企業使命。

                                “無限”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隨著人類生活形態的變化,人們對通信的需求以及對“無限通信”的理解也正在不斷地演進。未來世界中人-人通信、人-機通信、機-機通信的發展必然會超乎我們現在的想象,“人類溝通的理想境界”必然會因此而不斷提升。然而無論世界怎樣變化,未來的通信一定更便利、更靈活、更經濟、更時尚和更個性,更多地讓人類享受通信帶來的樂趣。中國移動將矢志不移、竭盡全力地推動和實現這種趨勢。

                                “無限通信”的目標要求中國移動實現“應需而動”,將通信主體從時間和空間的約束中解放出來。這就意味著必須具備以客戶為中心進行無縫連接、隨時通達、智能終端支持的能力,能夠為客戶提供無約束、 端到端 的通信服務。

                                “無限通信”的目標要求中國移動實現“因需而變”,將通信主體從形式和媒介的約束中解放出來。這就意味著必須擁有提供音視頻多媒體 信息服務 的能力,為各種形式的 信息溝通 提供基礎性的保障,確保信息交流的實時性、保真性、安全性。

                                中國移動帶著“創無限通信世界”的魄力和勇氣,擔當著引領“無限通信”新世界形成和發展的先鋒。中國移動將始終站位於技術發展和 市場需求 變化的前沿,將變幻風雲盡收胸中,前瞻性地創造新的 業務模式 和解決方案,在 技術進步 、運營模式演變、市場消費演進等方面發揮創造性的引導作用,成為行業和市場發展過程中當之無愧的牽引力。

                                中國移動帶著“創無限通信世界”的才能與銳氣,擔當著主導“無限通信”理想境界和諧發展的中堅。在未來 個人通信 新世界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移動不僅要保持自身優良的業績,還將力促行業的健康和諧發展。中國移動不尋求對 產業價值鏈 的獨家 寡占 ,而是追求 核心競爭力 的不斷提升,通過高效的組織掌控,協調研發、製造、應用、消費、服務支撐等各方力量,共同推進行業進步。中國移動將以開放的姿態,凝聚全行業的力量,去將開創新世界的夢想變成現實。

                                “創造無限通信世界”,開創嶄新生活方式,提供豐富生活內容,提升人類生活質量,讓繁忙疲憊的現代人能夠享受到隨時、隨地、隨意、溝通永無極限的快樂,是中國移動孜孜不懈的永恆追求。 做信息社會棟梁

                                信息化 是當今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競爭力、現代化程度和經濟 成長能力 的重要尺度。這證明,世界已進入以 信息產業 為主導的 新經濟 時代。從巨集觀上看,基於 信息技術 的知識的積累和運用,將提高人類所支配的資源的質量,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從微觀上看,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減少了時間和空間給社會發展帶來的限制,將極大地提高 勞動生產率 ,成為經濟發展的“加速器”。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創造了知識廣泛共用的基礎,使人類文明的大規模共用成為可能。由當前信息技術令人震驚的 發展速度 ,我們可以預見,信息化將成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世界發展的主旋律,信息產業將始終具有對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力。

                                “做信息社會棟梁”,這是自信的中國移動人自主的選擇,也是人類從 工業文明 邁向 信息文明 這一偉大歷史轉折賦予中國移動的艱巨責任。

                                信息社會的特征在於通過信息的高效傳遞和應用來創造財富,而中國移動所運營的物理網路資源正是 信息傳遞 基礎設施 ,所提供的通信服務也正是使 信息資源 變成財富的媒介和手段。其完美的契合度決定了中國移動所處的 價值鏈 核心定位,也決定了中國移動必將在走向信息社會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信息社會的棟梁,作為行業的引領者而不是跟從者,不斷進行業務和體制創新對中國移動來說是必須的,如此才能牽引和帶動社會向信息化方向發展,成為推進信息社會前進的先鋒和主導力量。中國移動的技術、業務創新和運營模式創新,將在 社會信息化 進程中形成強烈的 示範效應 。我們將通過開放的網路平臺,吸引信息資源提供者創造更多更好的信息資源;通過多樣化業務的引導和推廣,促使 消費者 使用更高效的信息交流方式,更便利地獲取所需的信息資源,以更高的效率使信息轉化為財富。

                                作為信息社會的棟梁,作為專業技術的首倡者而不是後覺者,中國移動將不斷提高 網路技術 水平和網路的綜合能力,為社會提供更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成為信息化的重要基礎和橋梁。我們將以高效的運營保證信息溝通與交流的及時通暢,通過運營的不斷完善和創新,將消費層面的需求發展傳遞給技術層面,將技術層面的進步傳遞到消費層面,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通過自身的進步和發展,帶動和推進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不斷推動社會向信息社會的邁進。

                                大市場孕育大企業,大使命成就大事業。中國移動註定要承擔起 “創無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會棟梁”的歷史使命,這是中國移動責無旁貸的歷史選擇。

                                中國移動的使命就是讓所有人都能享受隨時、隨地、隨意溝通的快樂;讓所有人享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讓我們人類的胸懷變得日益廣博開闊;讓日益龐大的世界更加容易把握;讓我們這片土地變成更美好的家國!

                                本條目相關文檔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查了很多資料了,怎麼中文資料都沒有說清楚的?Vision 在英文中強調的是視覺,就是會看到的景象,而Mission強調的是行動,就是會做什麼舉個例子: MICROSOFT'S MISSION 微軟的使命

                                To enable people and business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o realize their full potential. 讓全世界的個人和公司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潛能(要做的事情)

                                MICROSOFT'S VISION 微軟的願景

                                Empowering people through great software — any time, any place, and on any device 使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機器上都能使用偉大的軟體(能夠看到的結果)

                                發表評論 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23.103.46.* 在 2009年3月29日 19:28 發表

                                查了很多資料了,怎麼中文資料都沒有說清楚的?Vision 在英文中強調的是視覺,就是會看到的景象,而Mission強調的是行動,就是會做什麼舉個例子: MICROSOFT'S MISSION 微軟的使命

                                To enable people and business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o realize their full potential. 讓全世界的個人和公司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潛能(要做的事情)

                                MICROSOFT'S VISION 微軟的願景

                                Empowering people through great software — any time, any place, and on any device 使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機器上都能使用偉大的軟體(能夠看到的結果)

                                我要找的是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的區別的中文說明,本來是偷懶懶得自己翻譯來著,看來沒戲。 還有,個人認為以上對於企業使命的解釋混淆了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的概念,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本來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可是,這麼混淆下去解釋,把個本來清楚的東西搞得稀里糊塗的,已經背離了設置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的初衷,所以很多國內企業才在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總結上做出那麼多讓人覺得哭笑不得的東西—不禁讓人不得不想到錢鐘書老先生在《圍城》里說的-不知道為什麼,外國的好東西到中國來怎麼總是走樣呢? 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要用什麼願景啊使命啊的舶來名字了,就叫企業遠期目標了事,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本來是對企業目標的細化,以便於更直觀的引起相關共鳴,起到“統一意識形態”的作用。但籠統來說,其實都是企業目標的不同側面的表述。 說到具體區別,簡而言之,這兩個概念的作用應該是:願景用來描述企業目標達成後所呈現的可以看到的視覺景象,應該包含強烈的圖像心理暗示含義,所以描述的信息應該是可視化的景象;而使命則強調的是達成目標的行為,就是定義通過什麼樣的行為達成企業的目標;這樣分解過的企業目標可以給於參與者更強烈的印象和行動信息,起到統一號令的作用。

                                發表評論 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關於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按英文的意思,確實是不同的,同意上述一重視覺,一重行動的說法。但臺灣人把VISION翻譯成“願景”本來就自作聰明地多加了一層意思,這個“願”剛好就是行動的動機,所以我認為,中文的“願景”包括了VISON和MISSION的意思,所以企業願景和企業使命就是一碼事了,一個是較早期的、較傳統的中文譯文,一個近年出自臺灣學者的新漢語名詞。本來,這種小聰明放在做學問上沒什麼意思,不幸的是,又被本土的一些浮躁學者競相採用,才引出了這麼多的混淆!

                                發表評論 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a statement of the business's core aims,phrased in a way to motivate employee and to stimulate interest by outside groups

                                1. 奶頭樂理論
                                2. 蘑菇管理定律
                                3. 猴子管理法則
                                4. 情緒ABC理論
                                5. 垃圾人定律
                                6. 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
                                7. 破窗效應
                                8. INFP
                                9. SWOT分析模型
                                10. 21天效應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