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见了陈老师,说起上集讲的易县的罗汉,陈老师说,本以为大家不愿意听这个,没想到反而收到更多的反响,而且都是说好的。
又说,当然这一季可能不如第一季,但请大家看下去,
后面会有好的,可能会越来越好。
所以第六集,继易县的罗汉继续讲——被洋人推崇、好好保存,却不在中国的中国艺术——银洋1600元变卖的元代壁画。
PS. 周末请陈丹青老师读了网友的提问和短评,各位网友的表白和吐槽,相信我们都转达到位了,
尽情期待丹青老师的“答网友问”
!
《局部第二季》
第六集:
离开寺庙的药师图
被贱卖的国宝
易县罗汉那一集讲到一位不知名的辽代天才,半自觉地偏离了佛教艺术的规范,现在我身后这幅巨大的、富丽堂皇的壁画,叫做《药师经变图》,据我猜测,是另一位元代不知名的天才带着徒弟画出来的。
易县的十六尊罗汉全部出境,说起来令人伤心,现在这幅《药师经变图》的故事,说来又是另一番伤心。
这幅画全长十五米,高将近八米,可能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墙面上最大的画。它原来属于山西洪洞县广胜寺。
广胜寺建于东汉末年,岁数太老了,破旧不堪,到了1928年,为了卖画救庙,寺里面的僧人就和乡绅、官员商量,把这些壁画卖给了一位美国人,叫华尔纳,事后立了碑,所记甚详:
去岁有远客至,言佛殿壁绘,博古者雅好之,价可值千余金,僧人贞达即邀请士绅估价出售。
众议以为修庙无资,多年之憾,舍此不图,势必墙顷像毁,同归于尽,因与顾客再三商榷,售得银洋一千六百元,不足以募金补助之。
变卖文物,不得已,并非只是中国才有。
埃及那座神庙,论年龄比广胜寺要老得多了,二十世纪,埃及要建造阿斯旺水库,与其听任洪流淹没老庙,不如整座庙卖给美国人算了。
庙里的雕刻怎么办呢?据说政府已经早就移到他们的国家博物馆去了。
一个呢,卖了壁画救庙,一个呢,存了雕刻卖庙,所以古老的国家,为了现代化转型,真是各有各的用心良苦。
埃及神庙成交价是多少,不知道,可是那块令人哭笑不得的石碑,倒是记录了上世纪文物交换一笔很具体的成交价。这一千六百银洋相当于今天多少钱,要请教专家。
寺庙保住没有呢?不知道,估计面目全非,因为各级官员要做旅游,肯定大肆重修;那庙里的壁画呢?
对不起,竖在纽约。好在中国人走进去看见,脸上还是有光。
广胜寺出售的壁画,一共有四大块,《药师经变图》只是其中的一块,原来在大雄宝殿的东壁,现在另一块呢,是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也是一整墙这么挂着。
当初壁画从墙上剥下来,要变成好几百块打包装运。当时经大文物家卢芹斋策划运到了美国,给纽约一位有钱的牙医买下来了——赛克勒先生,他呀,热爱中国艺术,上世纪还给北京大学捐了不少钱,盖了一个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可是他家里再大,到底也放不下这幅壁画,所以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以母亲的名义捐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几百块壁画要重新拼接起来,又花了几百万(美金),这才弄上墙。
你如今凑近了细看,还可以看到拼拢接缝的痕迹。每幅画有如一张脸,新面孔、老面孔,一眼就能看出来。
中国人不是只会变卖祖产
1982年,我在纽约忽然看见《药师经变图》,当下眼熟,我觉得在哪儿见过,哪里呢?就是山西永乐宫。
1979年,我做学生的时候,进入永乐宫临摹过一周,那会儿年轻,记性好,一笔一笔这么临下来,等于是下载了永乐宫壁画的整张脸。
说起永乐宫,却是广胜寺的反例,证明中国人并非只会变卖祖产。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也要修建水库——三门峡水库。行经的地面也要淹没永乐宫壁画,哪里呢,就是芮城县永乐镇招贤村。
那会政府也穷,居然拨了不少钱,用相当先进的技术,把整座永乐宫连同全部壁画,拆卸、包装、移动,移到现在的地址,芮城县龙泉村东侧。
二十多年后,我去了永乐宫,看到这座庙,完全看不出它是经过移动的,好像落地生根,从来就在这个地方,真了不起的一个工程。
中国壁画起于汉代,魏晋唐宋达于极盛,敦煌是不去说了,有名有姓的壁画大师,像以下这几位,都是中国美术史大有分量的人物:阎立本、李思训、张僧繇、吴道子、卢棱伽、杨庭光等。
可是唐代寺庙已经全部毁失了,除了地下墓葬和洞窟,地面上仅存五台山佛光寺,据说是目前仅存的唐代壁画遗迹。
北宋的武宗元曾经为宋徽宗描绘过巨大的《朝元仙杖图》。道教壁画也为兵火所焚,但是呢,这幅画的粉本长卷完好存世。
吴湖帆的弟子王季迁先生是大收藏家,五十年代移居纽约,七十年代居然从一个洋人那里买到了这幅图卷,视为性命。他死了以后呢,还归王家所有。
足以吓坏乔托的中国壁画
我手边有《朝元仙杖图》的高仿真本子,赵孟頫题跋,真是通篇虎虎有生气。
一百多位人物,有帝、有后、有神仙,笔力遒劲而风流,远在徐悲鸿收藏的《八十七神仙图卷》之上。
据说,能够想见唐人吴道子画风,只有武宗元一人。
元明清三代,南北各省持续兴建寺庙,绘制壁画,要论追慕唐宋的遗风,元代壁画是为绝响。
广胜寺的壁画,现在全给卖了,目前中国全境(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元代壁画,可能就是山西永乐宫。
我初见《药师经变图》,为之一惊,我愿意确认,广胜寺、永乐宫,它的壁画创作者是同一群人,文艺复兴壁画发萌的时候,正是中国壁画黄金时代的尾声。
意大利人乔托,大家知道,他生于哪年呢,生于中国元代的头一年。那会儿要是把他忽然空降到山西,给他看广胜寺、永乐宫的壁画,他会吓坏了。
可是呢,乔托是公认的文艺复兴壁画的开山祖;广胜寺、永乐宫的这些天才师傅,无名无姓。
为什么我认为这幅画和永乐宫的创作班子是同一群人,我当然不是美术史家,请专家指教,我的理由是:
第一,元代道教壁画大盛,大批工匠走穴,为各个寺庙画壁画,而当时山西一带是道教壁画的重镇。
同样的情况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就是乔托以后吧,我相信有好几代壁画工匠到各个小教堂去工作,优异者呢,就被佛罗伦萨和罗马召唤。
可是你要是到托斯卡纳地区去看各个教堂的壁画,哪几位大师、哪几套班子,一目了然。
第二个理由呢,就是我以画画的经验对照广胜寺和永乐宫的壁画,在造型、布局、敷色,尤其是用笔上,如出一辙。
中国绘画,阶段性的这种图式,大致是陈陈相因,依样画瓢。永乐宫和广胜寺的壁画,承续的是唐宋人的雄大恢弘,但是更富丽一点。
后来的明清绘画,铺张了元代壁画的富丽,但细节越来越多,格局越来越小,论气势,就不如元代的壁画。
直到今天,山西省很多小县,甚至小村,还遗留着明清非常精彩的壁画,甚至北齐时代的壁画,画得精彩极了,可惜保存状况一塌糊涂,有些面临毁灭。
所谓世界美术史,其实就几个人的事情。寺庙壁画,工程浩大,必定是集体创作。
但我确信,没有易县的天才师傅,不会有那十六尊易县罗汉,同样,没有广胜寺、永乐宫这批天才师傅,不会有我们眼前的大壁画。
壁画工程仅次于建筑,打下手的人何止百千,但核心人物还是建筑师,还是壁画师傅,所以我认同贡布里希的名言: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Art. There are only artists.)
唐代阎立本、李思训、吴道子、张僧繇,他们的壁画再也看不到了,全都毁了。
留在纽约的武宗元《朝元仙杖图》白描本子,倒是好好地在,诸位要是看一眼,就能认出元人继承了宋人的风神,而北宋武宗元下笔,乃是伟大的唐风。
关于中国人与洋人争画的一件轶事
说起这个白描卷子,又是当代传奇,可惜我记不清详细的情况了,总之是七十年代,有一位洋人找到王季迁,说他手上有武宗元的《朝元仙杖图》本子,叫价五万,就卖给了王老。
事后呢,他反悔了,说这个宋画要加价,王老当然不肯,事情就闹到法庭。可是美国的法官怎么来断中国的古画?所以案子迁延了很久,判不下来。
最后法官出了这么一招,他说,你们两个人到底哪个人懂宋画?
那个洋人坚称他懂。王老是手上一辈子过了多少唐宋元明清的真迹,他聪明,他说,我不懂。好,当场判给王老胜诉。
有道理啊,你洋人既然懂这个是宋画,为什么当初就这个价钱卖给王老呢?很可惜,美国的法庭没有惊堂木,要是拍成电视连续剧,惊堂木拍下去,那才叫精彩。
以上是我从纽约听来的故事,不作数,国内的文物圈一定有人知道详细。
王老呢,肥头大耳,我跟他相熟,但我不敢问他。新世纪,他过世了,没想到《朝元仙杖图》又遭遇诉讼,但这回是牵涉到他们家后人,我就不好多嘴了。
本文为节目文稿节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完整内容请观看节目视频。
观看《局部·第二季》
第七集:眼前的麦田
2018年5月21日,周一0点更新
转载:
微信后台回复
“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
klx
@imaginist.com.cn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