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这么多钱,到底这个种植牙能用多久?”这几乎是每一位种植牙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都关切的问题。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那么,种植牙到底能用多久呢?对于这样得问题,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讲讲
~
种植牙的发展
早在1965年,瑞典的Branemark教授在偶然间发现钛可以和骨头发生很良好的结合,进而发明了种植牙技术,教授的第一个病人,瑞典人Gosta Larssor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例拥有种植牙的患者,在他嘴巴里的10多颗种植体,整整为其服务了42年,直到2007年他去世时,种植牙仍然完好无损。因此,作为种植牙的开创者,他保持了近40年的使用寿命。
无独有偶,目前,种植牙最长使用寿命的世界纪录由另一名瑞典人Sven Johansson保持。他是瑞典一位出租车老板兼司机。40多岁时,他所有的牙齿因牙周病拔除,使用全口活动假牙。无耐于活动假牙每天脱戴的不便。于1967年,他接受了Branemark教授的种植牙手术,成为世界上第二位安装纯钛种植体的患者,时年42岁。如今,他已是93岁高龄,口中种植牙根支持的全口固定假牙一直固定良好。这代表着种植牙的最长使用记录已达到50多年,并且每天还在刷新。
50年前的种植技术自然不能跟现在同日而语。时隔半个世纪,种植牙技术已发生翻天覆地的进化。50年前,种植牙对患者的颌骨条件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必须满足足够的牙槽骨量以及骨结合时间。而现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微创种植、数字化种植等使得种植牙的禁忌症越来越少。种植手术也更加微创,因此,现在的患者,种植牙使用寿命理应至少应该有50年。
种植牙寿命的影响因素
当然,多方面的因素会影响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就如同每个人随年龄增长,保留的天然牙也是不一。多种因素影响这小小的种植牙。
1
、医生的技术水平:
医生的技术水平决定了种植牙是否植入到最佳位置,植体周围骨头和软组织是否经过了最优化处理,如果种植位置不佳,或者手术中降温不当引起骨烧灼。包围种植牙的牙槽骨很可能发生快速吸收,一旦这些不可逆转发生了。后期修复戴牙的可靠性和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2
、患者自身的使用和维护:
之前提到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在种牙后的几十年间,一直严格保持着良好的口腔卫生。因此每个患者都必须在种植治疗后严格遵循医嘱。对于种植牙的日常护理,建议一刷、二通、三冲的方法,每天至少清洁2次,每次不少于3分钟,以将牙齿、义齿的各个面清洁干净为宜,具体方法为:一刷:以正确的方法刷牙,同时应该包括对种植牙颊舌面、龈面的清洁。二通:应用牙线、牙间隙刷等工具彻底清洁种植牙的邻间隙,将每个牙齿或冠的邻面清洁干净。三冲:在上述两个步骤完成之后,利用冲牙器等工具将种植牙每个细小缝隙冲干净,同时对种植体周围的口腔粘膜进行冲洗按摩。
3
、种植牙术后使用
(1)不经常啃咬硬物
种植牙修复完成后,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负重习惯过程,以免负荷过大而影响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同时,种植牙没有牙周膜神经,因此没法感知过大的咬合力。所以,在使用种植牙时,它确实可以吃肉咬骨头,但是要注意力道,不能经常的啃咬硬物。种植牙就像原有的真牙一样,接受硬物的磨损时间长了,也会有损坏,所以也要像真牙一样做好保护。
(2)做好口腔与种植牙的日常清洁
除了坚持早晚刷牙以及饭后漱口外,还应该特别注意种植牙的卫生状况,清洁的重点部位是种植牙的颈部及周围的牙龈组织。选择软而弹性好的牙刷,把牙面和牙与牙之间的缝隙刷干净,同时配合牙线、冲牙器、漱口水使用。
(3)定期复查与维护
仅仅靠自身在家里刷牙和使用牙线、冲牙器的维护是不够的,需要定期到口腔机构进行洗牙,“洗”走牙菌斑与牙结石。同时还要检查种植体是否有松动、是否出现咬合不协调等,如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4)戒烟
对于抽烟的朋友来说,种牙后最好要戒烟。有研究表明吸烟会使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每年比非吸烟者多吸收0.16mm。同时,另一篇长达20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吸烟者在20年间的种植牙失败率是非吸烟者的两倍。也就是说,长期抽烟者的种植体寿命往往比不吸烟者短,若再加上口腔清洁不好,种植牙的使用寿命会更短。
种植体周围疾病的直接原因有种植体负荷过重,还有出现细菌感染,也包括吸烟等间接原因。这些原因会导致出现炎症反应,使得种植体周围出现骨吸收。另外,也有仅因为负荷过重而导致骨吸收的情况。
1
、负荷过重
种植体承受的力学性负重的因素与种植体的埋入数、埋入位置(是否适当地分散了受力)、是否确立了恰当的咬合性等方面密切有关。如果种植体负重过大,基台等上部构造会发生变化。基台的螺丝松动的发生率,在安装种植体后的最初检查中为6~49%。负荷过重的情况如果持续下去的话,种植体颈部的骨结合可能会消失。
为了将这类问题防患于未然,口腔医生应当确认患者是否属于有紧咬牙的习惯,咬合力是不是过强,以及是否有磨牙的情况。适当减轻咬合防止过载。
若干研究表明,天然牙的慢性牙周炎的细菌群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细菌群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天然牙由于有牙周膜纤维可以防止细菌的侵入,而种植牙由于没有牙周膜纤维,无法保护牙周组织不受细菌侵害,因此与天然牙相比,牙周病菌破坏牙槽骨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另外,也有报告称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体周围龈沟中牙周病因子较少,与此相对牙齿部分缺失的患者比较容易患种植体周围炎。
3
、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
在国外,患者有种植体周围炎的话,有做法通常是在清创之后用0.12%的葡萄糖酸氯己定来洗净种植体周围。还有采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再次进行菌斑控制的指导,清创术,器械性的清洁,抗菌治疗,吸烟的应对等,依不同病例来进行应对。此外为了确定治疗方针,需要进行以细菌检查为首的各类检查,对负荷过重进行咬合调整,磨牙的应对等手段,也是依病例的情况来进行。之后再进行检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目前,种植体周围炎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预防重于治疗。基本原则:持之以恒地彻底去除菌斑,控制感染,消除种植体周袋,制止骨丧失,诱导骨再生。
(1)去除病因:有菌斑、牙石沉积的种植体,周同黏膜探诊出血阳性,无溢脓,探诊深度≤4mm,应进行机械除菌斑治疗。必须用塑料器械或与种植体同样硬度的钛刮治器。
(2)氯已定的应用:在探诊出血阳性,探诊深度4~5mm,有或无溢脓的种植体部位,除机械治疗外,还应使用氯已定治疗。
(3)抗生素治疗:在探诊出血阳性,探诊深度≥6mm,有或无溢脓,并有X线片显示骨吸收的种植体部位。
初期治疗成功地控制住炎症后,有些病例可进一步作手术治疗。切除性手术使袋变浅,修整骨外形,清除种植体表面的菌斑牙石使之光洁;再生性手术,使种植体周围的骨有再生。
需要去除种植体的情况
种植体的拔除需要依一定准则。种植体周围出现严重骨吸收,从审美角度上来看种植体有部分露出,迅速出现了显著的骨吸收,如以上的情况,则不得不将种植体拔除。作为口腔卫生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与患者一同仔细护理种植体。
只有好好做好种植牙的维护,才能将牙用得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