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广州文化名片,几重靓丽的身份让这座已有130年历史的清代建筑熠熠生辉!

色彩纷呈的灰塑装饰、造型生动的石雕、技艺精湛的砖雕……陈家祠工艺之集大成令人叹为观止。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合资捐建合族祠,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广州城备考科举、候任、缴纳赋税、办理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清光绪十九年(1893),陈氏书院落成,俗称陈家祠,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

如今的陈家祠不仅是收藏广东地区民间手工艺产品最全的优质博物馆,还通过建研究和教学基地、开设书院演讲、举办非遗现场活动等互动性、体验性强的方式把岭南优秀文化故事讲好。2023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参观量达到188万人次,文创产品全年销售额达1120万元,成为广州文博界的“流量大IP”。

对陈家祠的保护,从新中国成立开始逐步推进,走向深入。筚路蓝缕,伴随着数十年艰难曲折的保护历程,是陈家祠的管理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几代文物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大量的抢救性保护修缮工作,逐步复原古建筑原貌;创新性地引入科技手段,在陈家祠实现了预防性保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将古建筑复原保护和预防性科技保护相结合的“陈家祠模式”。(记者 齐柳  通讯员 蔡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