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的荔枝
》
是马伯庸所作的的一部历史小说。小说讲述了
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在胡商等人的帮助下,李善德靠着精密计算和反复试验确定了保存方法和转运路线,将时长控制在十一天,运鲜荔枝之事终得落实。
万事俱备李善德却没料到,横亘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是官场。李善德还是运来了鲜荔枝,为此他失去了朋友,又险些丢掉性命,却始终没有失去为人为官的本心。官场诡谲,而初心未改,反使得他在乱世中得以保全。
图片来自四川文理学院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一个浪漫的故事,背后是无数人的殚精竭虑。
这样一个
小说
,情节上给了我们很多次意外,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揭露了一些社会现象,也教会我一些人生哲理。
图片来自四川文理学院
1.
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可能是个大雷。
李善德只因告假一天,就被同事们给派了个
“肥差”给圣人从岭南送回来“荔枝煎”。不对,是“荔枝鲜”。一字之差,事情发生了大转折,“肥差”变“大祸临头”。明知被人算计,却没有证据,只能硬着头皮上。所以,好事落在自己头上时,切不可被兴奋冲昏了头,作为社畜,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至于在关键时刻吃了大亏。
2.
既来之,则安之。事已至此,与其自暴自弃,不如放手一搏。
在李善德知道自己接了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杜甫给他写了这样的诗句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既是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这个差事必然是逃不掉了,完不成就是等死,还会祸及家人,反正都是一个死,为何不放手一博?
于我们也是一样,遭遇不顺的时候,既已至此,再去抱怨于事无补,聪明人应该想尽办法去解决它。
3.
在团队中,必须保持自己的核心价值。
在李善德将自己的运荔枝方法告诉杨国忠时,
“他必须努力证明,自己有无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才不会在这个大盘被挤出局。以他的地位,没有保证任务必然完成的核心价值,必然被踢出局。而运鲜荔枝,关键在实施的过程,所以他无可替代。他精算好了每一个步骤,这是他的核心价值。
4.
利用好资源,或许比能力更重要。
这是个很扎心的现实。李善德依足了规则,却处处碰壁
;而有了杨国忠的银牌,却畅行无阻。难道真如杨国忠所说,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现实可能就是这样。在人情社会,资源有可能胜于个人能力,这是我们不愿意接受也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①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②
“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③
“天下送客
最
好的手段,莫过于
“借钱”二字。”
④
“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蚀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
⑤
“此事起于贵妃一句无心感叹,终于贵妃的一声轻笑。
”
“如果这么做能让他念头通达,那便做好了。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长安。
”
⑥
“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事功成万头秃。”
图片来自四川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