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任光(?-29年),字伯卿,南阳宛城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宛城小吏,后加入绿林军,曾随刘秀参加了昆阳之战。刘玄称帝后封他为信都郡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刘秀称帝后封任光为阿陵侯。公元29年(建武五年)冬,病逝。
就在刘秀、任光、李忠、邳彤等人率军一路高歌猛进,直取邯郸的时候,王郎另外派遣将领率军进攻信都,抄了汉军的后路,他们把太守宗广及李忠、邳彤的家人劫持起来,而令他们的亲属去招降李忠、邳彤。
为了安抚军心,刘秀决定派遣任光率兵回救信都,可是任光的士兵在路上或逃散或投降王郎,任光只身逃回汉军大营。恰逢更始帝刘玄派遣将领攻破了信都,李忠、邳彤的家属才得到保全
李忠——汉朝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李忠(?-43年),字仲都,东莱黄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二十五位。公元24年(更始二年),李忠和任光、万脩迎接刘秀入信都。被拜为右大将军、封武固侯。随刘秀灭王郎、平河北。刘秀称帝后,李忠任五官中郎将,被封为中水侯。此后又参加平定庞萌、董宪的战争。天下一统之后,李忠担任丹阳太守多年,治绩天下第一。公元43年(建武十九年),李忠去世。
李忠还制定政策招怀流民,三年间,流民定居丹阳郡从事农业劳动的有五万多人口。随着在籍人口增加,开垦的田土也不断增多。
公元38年(建武十四年),三公考核政绩评定为全国第一,调任为豫章郡(治南昌县,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区)太守。后来因病免去官职,刘秀征召他回京都休养。
万脩——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万脩(?—26年),字君游,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二十六。现一般写作万修,也有写作万休的。
万脩在更始政权时期被任命为信都令,刘秀宣慰河北之时,王郎起兵追捕刘秀,当时河北的郡国大多投降王郎,只有万脩与信都太守任光、信都都尉李忠等人据守信都郡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此后随刘秀击破邯郸、平定河北。历任偏将军、右将军,先后被封为造义侯、槐里侯。公元26年(建武二年),万脩奉命与扬化将军坚镡共攻南阳郡,因病在军中去世。
原来南阳郡堵乡县人董訢乘汉军主力北上之际,聚众作乱,捉住了南阳太守刘驎,据城反叛。复阳县人许邯也起兵于杏聚,以声援董訢。刘秀得到南线的警报,急令大司马吴汉为主将,扬化将军坚镡、右将军万脩为副将,率领汉军主力十余万掉头南下,驰援南阳平叛。汉军南下之后迅速攻占宛城,董訢被迫带领残部逃回堵乡。但一片大好的形势却被汉军败坏的军纪破坏了,由于汉军平定南阳之后烧杀奸淫,大发横财,百姓哀号垂泪,痛苦万分。刘秀手下的破虏将军邓奉正好从洛阳回新野探亲,一气之下举兵造反,汉军部队被邓奉、董訢、许邯等三部分割成为互不连续的几块。盘踞于黎丘、与邓奉结成联盟的的楚黎王秦丰率军大举北上,与邓奉一起对吴汉所部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吴汉率军东逃,宛城被邓奉围困,孤立无援。就在这形势万分危急之时,万脩却因为患病,在军中去世。
邳彤——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邳彤,字伟君,汉族,信都郡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旧城)人 。王莽政权时期邳彤担任和成卒正。刘玄称帝后任和成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坚守,以待刘秀。此后随刘秀平定天下,历任和成太守、太常、少府、左曹侍中。先后受封为武义侯、灵寿侯。公元30年(建武六年),邳彤病逝。在河北安国一带的传说中。邳彤被称为“药王”。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六月,刘秀称帝,更封邳彤为灵寿侯,因为大司空王梁常年在外征战,还任命邳彤代理大司空。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十二月,汉军攻占洛阳,公元26年(建武二年),邳彤随刘秀入居洛阳,被拜为太常(掌管礼仪祭祀的官员),一个多月之后又改任为少府(九卿之一,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等),同年,刘秀又免去邳彤少府的职事。转而任命邳彤为左曹侍中,让他经常跟随自己出征作战。
刘植——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刘植,字伯先,汉族,汉朝巨鹿昌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王莽末年,据昌城自守,后归顺刘秀,并助其招降刘扬。此后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八。刘秀称帝后,封昌城侯。后在密县阵亡。
刘秀称帝之后,在南方还有许多更始政权中的大将没有投降,其中包括郾王尹尊。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令执金吾贾复率领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渡五社津进攻尹尊,连续大胜,一个多月之后尹尊投降,所据之地全部平定。
同年,刘植在平定密县(今河南密县东南)残余乱兵时战死,他是云台诸将中死得最早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