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

合肥市庐阳区公办初级中学
收藏
0 有用+1
0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是隶属于合肥市庐阳区的一所初级中学,建于1937年。目前为一校四区,本部七年级位于合肥市六安路65号,占地9000平米,总建筑面积16650平米。八、九年级位于合肥市桐城路103号,占地20978平米,总建筑面积28518.5平米,于2014年启用。森林城校区位于合肥市蓝莓路168号,占地面积35093平米,总建筑面积32016平米,2015年开始办学。长丰路校区位于合肥市庐阳区濉溪路347号,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2022年启用。固镇路校区位于固镇路42号,2024年9月启用。学校现有教师400多人,其中国赛一等奖8人,安徽省教坛新星9人。在校生6000多人。 [5]
学校是全国围棋特色学校、安徽省棋类传统项目学校,合肥市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中国象棋、围棋成绩尤为特出,多次蝉联安徽省青少年棋类锦标赛团体冠军。学校“启航”科技社先后培养出17名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者;“图灵”信息社在合肥市青少年信息学比赛中蝉联团体13连冠;“布谷鸟”合唱社获得世界合唱比赛银奖。学校长期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以丰富多彩的“五育”课程为支撑,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初中毕业生。
合肥四十五中是合肥市首批特色初中、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1] [5]

学校简介

播报
编辑
桐城路校区 (2张)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建于1937年大别山区的立煌县,取名张家畈小学,校长卫立贤。1946年元月迁到合肥,取名安徽省实验小学。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学校改名为合肥市立第一小学。1956年,学校改名为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学。1974年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 [2] 现有桐城路校区 ,六安路校区,橡树湾校区,森林城校区四个校区,其中桐城路校区为八、九年级,六安路校区为七年级。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芙蓉分校南校区 [3-4]

办校宗旨

播报
编辑
45中桐城路校区外墙
该校以“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师德立校,以教科研兴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治校,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永不停息。学校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开启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钥匙,省市区政府支持和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建成高配置微机室4个,多媒体室3个;100M宽带光纤进校,建成全国先进水平的全数学校园网,远程教学正在规划中;在全市率先实现教学、教研、办公、会务信息化和网络化。

现代观念

播报
编辑
合肥四十五中坚持用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校式,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积极推进新程改革实验,开拓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教育教学质量多年处于合肥市领先水平,先后被授予合肥市“文明单位”、“甲级管理学校”,“安徽省”电教一类达标学校”和“安徽省教育装备先进集体”,正在向安徽省特色示范初中迈进。

发展简史

播报
编辑
合肥四十五中前身是淮河路第一小学,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徽省府迁到 大别山区 立煌县 (含 金寨县 ),当时合肥地区较有名望的小学也 随迁 到立煌县,与张家畈、郑家湾等小学合办,取名张家畈小学,当时校长是卫立贤。
1946年元月张家畈迁到 合肥 ,更名为 安徽 省实验小学,校址在现今新建的省 新华书店 ,全校有12个班,学生600多人,教职工24人,其中教师18人。当年9月份,迁至当时合肥基督教办的三育女子中学的校舍(现 南门小学 )。1947年夏天又迁至自建的新校址(现 市委宿舍 )。一直到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
1949年元月,合肥解放,学校改名为合肥 市立 第一小学,校长仍是卫立贤。不久,政府任命郭明治为校长,教师略有变动。1951年学校改名为合肥实验小学,校长是丁佑涵,学校属省教育厅、 市教育局 双重领导 。由于学校老师 教学水平 高,效果好,同时经常举行观摩 教学活动 。为此,本市和外地观摩学习者络绎不绝,《 安徽日报 》和各种教育杂志多次报道学校的教学经验。学校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优秀教师,如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大队辅导员称号的有刘秀英、田万楼,出席 全国优秀教师 会议的代表金文琦老师等。
1954年,省教育厅把该校作为合肥师范学生 实习基地 ,改名为合肥师范附小,后改为一附小,校长戴哲人。
1956年,学校改为合肥市淮河路第一小学,校长是王耘。
1958年春,崇如珍任校长。
1959年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并光荣出席全国群英会,领取的奖状上是邓小平同志的题字"先进单位"。
1961年春,杨宜重任校长,在安徽工学院(现 合肥工业大学 北区)和 安徽日报 社分别办了分校,又在市委宿舍办了两个班,教职员工有50多人。
1961年,《安徽日报》在 头版 详细介绍了该校如何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 的经验。年轻的周兆初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大队辅导员。
1968年开始,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当时中学不招生,小学附设初中部(名为小学戴帽子),1971年秋,送走第一届初中毕业生,1974年才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
1971年夏天,该校就接受外宾的 参观访问 ,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开放学校,中国对外英文刊物,登载了外宾到该校参观访问,给予好评和赞扬的一些报道。
1982年开始,郎明苍校长调任西市区教育局副局长兼党总支书记,吕道奎任校长,后来,吕道奎任党支部书记,王汝灼任校长。94年后,吕道奎任校长,王汝灼任党支部书记。
1986年一幢含25个教室、15个办公室的教学大楼建成投入使用,1997年 总建筑面积 达2000多平方米的实验楼落成,内有理、化、生实验室,阶梯教室,生物标本室, 多媒体教室 ,图书馆等,成为学生开展活动,进行 实验教学 的阵地。这期间涌现了一个无私奉献的教师群体,其中吕道奎被评为全国优秀 教育工作者 ,陈晓霞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 劳动模范
1998年11月, 黄先银 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1月,沈家春任校长,新班子上任后,一方面继承和发扬四十五中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加大教科研力度,开展创新教育,在2001年中考中,被 合肥一中 录取107人, 合肥六中 录取63人,名列合肥市第一,在新世纪里开了一个好头。
2015年,学校桐城路 校区 建成并投入使用。全校共有56个班,学生总数3300多人。校长为周宗华
2017年,年底举行80周年校庆,姚剑为现任校长。
2022年6月19日上午,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芙蓉分校教育集团 揭牌仪式在合肥市第四十五中芙蓉分校南校区(原 合肥市第六十八中学 )举行。 [3]

校长简介

播报
编辑
姚剑,校长。
合肥市人大代表,本科,中学高级物理教师, 庐阳区 优秀教师、首届骨干教师、 优秀共产党员 。长期从事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力,注重 学法指导 和能力培养,学生 课业负担 轻, 教学质量 高,教育成果显著。先后三次荣获 课堂教学 评比一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
心得: 正直做人、快乐生活,高质量、轻负担。

展望未来

播报
编辑
展望新世纪,四十五中人决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四十五中奉献精神和 创新理念 结合在一起,采用“以人为本”的创新 教育模式 ,锐意进取,争创安徽省特色学校,为四十五中的发展史揭开新的一页。

学校文化

播报
编辑

校风

以人为本 陪心育德
情知结合 和谐发展

教风

敬业爱生 乐业奉献
务实求真 传承创新

学风

遵规守纪 勤奋学习
合作交流 实践创新

校训

志存高远 自律自强

校歌

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
作词:徐俊松(一级编剧、 安徽省音乐家协会 常务副主席)
作曲: 段继抒 (国家 一级作曲 、安徽省作曲家协会主席)
你的笑容 温暖了我的目光
你的挚爱美丽了我的理想
励志笃学 自律自强 自律自强
明德启智 快乐成长 快乐成长
啊 四十五中 可爱的校园
啊 四十五中 知识的殿堂
每一双翅膀都能展翼高翔
每一朵花蕾都沐浴
灿烂的阳光
你的期待放飞了我的梦想
你的精神闪耀了我的荣光
贤师善教 新风传扬 新风传扬
和谐创新 发奋图强 发奋图强
啊 四十五中 成才的摇篮
啊 四十五中 桃李满园香
每一句承诺都坚定报国心愿
每一次攀登都铸就新的辉煌
辉煌 辉煌 辉煌

校徽

校徽
校徽 由“45”变形而来,
包含四层含义:
1、 党的领导 。图标中的“4”是由党旗中的镰刀变形而来,寓意着青少年在党的领导下健康成长。
2、和谐校园。图标中的“5”是“S”的变形,代表“student”,“4”是“T”的变形,代表“teacher”,师生共跳和谐之舞。
3、素质教育。椭圆形图标象征着棋子、 球类运动 项目,体现学校棋类特色教育和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的特点;“鸽子”翅膀和椭圆又构成了运行的行星,象征着科技,体现了学校计算机教育、 科技创新 特色。
4、舞动青春,像一个正在伏案学习的学生,充满朝气、活力。(设计者:美术教师 王琪 )

特色教育

棋类、 信息学 可以说是四十五中的两大特色,此外,四十五中社团活动多样,组建了科技创新社、计算机社、电脑机器人社、模联社、动漫社、摄影社、户外活动社、围棋社、 中国象棋 社、 国际象棋 社、 乒乓球队 、篮球队、排球队、 合唱团 、器乐团等十多个学生社团。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踊跃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合肥四十五中信息学竞赛成绩
第29届全国青少年 信息学奥林匹克 冬令营 在江苏 常州 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冬令营营员们相聚在龙城,本次盛会大师共聚、神牛云集, NOI 科学委员会的委员们悉数到场,范浩强、周而进等国际金牌得主纷纷前来,还有50余名国家 集训队 选手也将在此期间参与学习和测评。学校八(15)班潘文初同学凭全省第三的身份参加本次冬令营,合肥四十五中信息学指导教师张金苗老师一同前去参加NOI教师发展大会。潘文初、束欣凯入选安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省队。学校潘文初、束欣凯凭省选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绩入选省队。
在2010年合肥市第26届 信息学竞赛 中,合肥四十五中囊括信息学奥林匹克合肥市队全部名额,包括团体队员和个人队员,实现合肥四十五中多年来校队代表市队的梦想。
在2010年安徽省“ 安联 杯”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 奥林匹克竞赛 中,学校选手在发挥出色,再创辉煌,全部由45中选手组成的合肥市初中组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一名,束欣凯占玮、牛泽昊、孙元四位同学获得金牌,朱容鋆、王赵旸两位同学获得银牌;同时,束欣凯、占玮两名同学入选了由9名队员组成的安徽省代表队,参加了第27届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经过笔试、一试、二试、团体 对抗赛 等四轮比赛,束欣凯总成绩为310分,占玮总成绩为289分,两位同学都获得铜牌,续写了45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特色教育新篇章。10月16日,第16届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NOIP2010) 初赛 (合肥赛区选拔赛)在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 举行。学校共有52名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合肥赛区共有48人入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复赛 ,学校26位同学 榜上有名 。11月20日,在第16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安徽赛区)复赛中,合肥四十五在红有6名选手在300分以上、15名选手在250分以上。
合肥四十五中张金苗老师对话 央视
有鉴于合肥四十五在 电子书包 领域的 积极探索 与先行研究,合肥四十五中张金苗老师应邀参加 中央电视台 访谈节目“对话”,畅谈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文化和教育的影响。无纸化教材作为电子书包的内容系统,正被安徽省作为重要 教研课题 ,加以研究。合肥四十五中也被省教科院正式确定为“无纸化教材建设与教学应用”课题首批实验学校。
据了解,现全球已经有50余个 国家和地区 在试点推行电子书包,但是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样板。香港早在2003年就进行了试点,并进行了推广。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则在2010年前后开始试点。

友好学校

播报
编辑
合肥市第45中学的友好学校是 新加坡 国立 立化中学 。每年45中都要从毕业的优秀生中选择一批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作为留学生到立化中学完成高中学业。(细则:学生的中考成绩必须在全校排名前50,无不良的档案记录才有资格进行选拔。通过笔试加面试两项考试,选出5位左右学生留学新加坡。留学是要通过协议签订的,即与新加坡签订一份合同,从高中阶段一直到大学毕业后,还要在新加坡至少工作五年,满足上述要求方可去新加坡。五年后回国或是在新加坡发展由学生自己决定。一旦签订合同,新加坡会立即拨给学生家长一笔巨额费用,70万左右)
每年立化中学也会派一些交换生到45中来体验生活,那些新加坡的学生会和45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一段较短的时间。而四十五中也会利用 寒假 派一些本校学生去新加坡进行交流学习。(注:不是所有班级都有交换生)。新加坡的老师也会在有空的时候通过安排来45中听 公开课 等。
有这样的交换活动的学校在合肥较少,办的比较好的大概只有合肥市第45中学、 合肥市第46中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学校地址

播报
编辑
六安路校区(七年级):合肥市六安路65号
桐城路校区(八九年级):桐城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
橡树湾校区:昆仑路西侧100米
森林城校区:合肥市庐阳区春梅路与蓝莓路交口

地图信息

播报
编辑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桐城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