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较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上网本、超级本、平板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5 个回答
非常好的问题,加上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基本就是我们常见的计算设备全集了。
本文就按照题主的格式:
1. 台式机
2. 一体机
3. 笔记本 (包括上网本、超极本)
4. 平板
5. 随身智能设备
6. 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台式机
仍是中坚力量,个性化、低价化、小型化和极致化发展。
-
中坚力量

虽然今年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平板的冲击很大,传统台式机出货量和占有率节节败退,但无法否认的是。台式机仍然是大规模计算的标配。特别是作为办公电脑,台式机的稳定、可配置、高性价比可以说是无法战胜的。比如题图产品的 50万小时无故障运行 ,除了台式机,很少有设备能如此低价的做到。
- 个性化

以前谈到DIY、台式机,大家往往联想到廉价、问题多的电脑城组装机。但现在的DIY已经早就跳出传统看法的怪圈了。高性能、高个性化的DIY台式机层出不穷,MOD大神的作品常常让人叹为观止。水冷等高端玩法也不可能指望品牌机厂商来做。所以,虽然小众,但追求个性化的高端台式机DIY不但没有消亡,反而有发展越来越好的趋势。
- 低价化

这一层则是已京东、天猫为代表的一众电商推崇的,比品牌机更低的价格,带来更好的性能,同时对质量仍有基本把关。可以说是传统组装机的升级版。需要用户对基本配置有一定的了解,但门槛非常低。价格和质量往往也不错。目前刚刚兴起,可能无法高速发展,但也有自己的定位。
- 小型化

以Intel NUC为代表的一众微型电脑,用笔记本的材料造出的超小型台式机。优雅,够用。价格没有优势,但也不离谱。广义的来说,Mac mini也属于这个范畴。同样在大家不再单纯追求低价或者性价比的今天,有了不错的发展。
- 极致性能
如果追求极致的性能,及时预算无限,还是只有台式机。不说变态的服务器,就说工作站。Mac最强的是Mac Pro,游戏最强的是Alienware Area-51,自己DIY也还是台式机。


2. 一体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尴尬。

先说优点:
桌面整洁,看上去清爽。。(憋不出来了。。)
缺点:
配置相对价格渣,屏幕渣,扩展性对比传统台式机渣,价格相对贵,可维修低。
目前除了iMac的一体机,都是性能很糟糕,设计很糟糕,价格同样很糟糕,可以说毫无购买价值。而iMac?请自行搜索iMac+灰尘。
当然iMac为代表的一体机还是有独到的优点的。特别是最新出的5K iMac,对于图片编辑、平面设计以及简单视频编辑来说,还是最简单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虽说同样的预算自己配可能可以更好,但要真的更上一层楼,入手Dell 5K,艺卓,NEC的专业显示器,就是个5K iMac的价了,这是后话。
因此,一体机一直无法做大,除了iMac,没有别的爆款。而iMac也逐渐被自家MacBook Pro系列侵蚀。前景小悲观。
3. 笔记本
目前在巅峰期,但增速放缓。
笔记本看似很多,但无非以下3类:
超极本,性能本,够用本。
- 超极本
最近很火的一个概念,也是目前笔记本电脑的主流。随着硬件不断的发展,性能已经很难成为主流用户日常使用的限制。因此可以在足够性能的前提下,做轻薄,做好看成为了各大厂商的选择。
代表作:


轻薄,好看,长续航,SSD带来的高速,低压U,1080P或者更高分辨率的IPS屏幕,金属、碳纤维等高级材料的外壳。超极本可以说是现代电脑的杰作。也是绝大多数用户的最佳选择。至于选Mac还是ThinkPad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而由于超极本已经足够轻薄,上网本太过于糟糕的性能使得他已经成为历史。单纯追求廉价的产物,被抛弃也是好事。
- 性能本
但超极本毕竟还是低压U+核显,性能虽然大多够用,但对于有性能追求的朋友来说, 为了更好的玩大型游戏,或者进行科学计算,运行大型工程软件或者高清视频编辑 ,还得上性能本。一般需要标压四核i7,中高端独显。而相对更大的功耗和散热需求,也使得性能本一般都是15、17寸这样的大块头。
代表作:


-
够用本
除了以上两类高端产品,真正走量的市场主角是我认为的够用本。他们不那么轻薄,也没有那么强劲的性能。但配置主流,够用。因此反而是各大厂商最走量的产品。
代表作:

他们的特点是:相对比较厚重,工程塑料,一般14-15寸,标压i3或者低压i5,500G或1T传统HDD机械硬盘,电池仅能使用2-3小时。但价格有优势,同样的计算性能下性价比最佳。其实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毕竟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够用就好。
4. 平板
iPad遥遥领先,但发展已经过了爆炸期。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提到平板就想到iPad,遥遥领先的市占率也是最好的证明。iPad凭借出色的软硬件在平板市场遥遥领先。平板的使用价值,就是手机和电脑之间的空隙:
1. 躺在床上/沙发上看视频、看书、看漫画、刷网页, 手机屏幕小,电脑太累赘 ,iPad是最佳选择,配合落地支架简直神器!
2. 看照片,iPad 4的屏幕非常不错,即使iPad mini 2的屏幕也 完爆我的联想商务机显示屏 ,而 手机屏幕仍然小 ,看着不舒服。所以用iPad来看图片,无论是自己拍的还是别人的作品,对我来说都是最佳选择。
3. 长途旅行路程中,电脑拿出来又挤又笨重电池用的还快,手机毕竟还得用于关键时刻的通讯导航,只剩下iPad这个娱乐设备既可以随便拿来用,又 不会害怕没电产生毁灭性的后果 ,还 比较优雅 。

而相对来说,只有Kindle凭借 绝佳的阅读体验 ,另辟蹊径,也开辟出了自己的一块小空间。
然而,面对近几年大屏手机的冲击,平板市场的颓势已经开始显现。即使领头羊iPad,增速也在放缓。
5. 随身智能设备
这个时代,是随身智能设备时代。

毫无疑问,越来越强大的智能手机,是这个时代的主角。而近几年出现的可穿戴设备,手表、手环、眼镜。可能会是下一个时代的统治者。电脑系的产品不会消亡,但显然占据我们的屏幕时间会越来越多的被这些随身设备代替。
6. 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未来,谁都无法确定,沈少我也就斗胆抛个砖,猜测一番,希望能引到玉。
- 重体验,轻设备
发展的趋势不在是你用什么设备,而是你消费和产生内容的体验。比如更好更方便的拍照,分享生活体验,看高清电影。
有一些前瞻性产品:


技术层面,需要更好的小型显示设备,更好的电池解决方案。比如现在的智能手环和手表,如果无法解决充电问题,我认为不够好。一个智能手机老是要充电已经够烦人了。
- 分布式计算+无处不在的云
如果云计算发展的足够好。我们在也不需要自己的设备有CPU,有硬盘。只有有屏幕就可以了。


技术和商业道德、法律层面。 需要无处不在的高速网络,对隐私的足够尊重和监管,以及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
举个栗子,你在百度输入 1+1,搜索结果显示2,就是百度服务器帮你完成了这次计算。当然我这里说的计算会复杂的多,但概念相同。
这时,手机、电脑,都将是上古名词了。
而以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
这一切可能很快会实现。
让我们,
拭目以待!
台式机:仍然会是游戏pc的首选。
一体机:非游戏类pc的首选,无论家用还是办公。
笔记本:移动玩pc游戏以及码农出差用的重要工具。
超极本:非研发人员移动办公的重要工具。
平板:移动娱乐以及移动阅读的主要工具,一个大屏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