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脐带
过长、胎儿过小、
羊水过多
及胎动过频时易发生脐带绕颈。当脐带缠绕胎体,随后胎儿又穿过脐带套环而成真结,极有可能导致供给胎儿的血液缺乏,导致
缺血
、缺氧。
脐带脱垂
易发生在
胎先露
部不能衔接时。多因
胎位异常
、胎头高浮、或
头盆不称
、胎儿过小、羊水过多、
脐带过长
等。脐带绕颈的原因:脐带绕颈与长度及胎动有关,如胎儿较多的自动目转或
外倒转术
,均能导致其发生。
足月儿
脐带绕颈1周者需要脐带长度18~20cm,绕颈周数越多,脐带亦越长,但短脐带也同样可以发生绕颈。
1.扫查手法
常规检查可疑脐带缠绕时在该部位探头顺胎体纵轴扫查,并向两侧转动探头,以该部位为轴心,尽可能大幅度地滑动探头做弧形扫查,探头横置于该部做上下两侧的补偿扫描。
2.超声表现
该部位胎儿体表有凹迹。1周为“U”型,2周为“W”型,2周以上可平行排列,也可重叠交错,皮肤凹迹有不同表现。脐带在该部向后方对侧延伸。确定为脐带缠绕时,如脐带呈漂浮状与该部胎体表面有距离,其他部位有迂曲漂浮的脐带回声说明缠绕较松。脐带紧贴缠绕部,
羊水
中不易探及脐带回声,或脐带呈伸直牵拉状,应视为缠绕过紧或
脐带过短
。
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注意事项:
(1)超声确诊脐带绕颈的时间应选择在临产前。越临近分娩,其结果越可靠(
准确率
97%)。妊娠30周前因胎儿活动缠绕的脐带可自行解脱或再缠绕(准确率80%)。
(3)检查时尽可能清楚的显示胎儿颈背部长
轴切面
,颈部横断扫查范围应尽量包括颈部两侧及腹侧,寻找有无脐带交叉。
(4)扫查时探头不宜重压腹壁,避免胎儿颈部周围羊水被挤压而减少,影响诊断。
(5)颈部U形压迹要与稍胖胎儿颈肩交界处皮肤皱褶形成的V形相鉴别,并注意
近场
聚集和防止
伪像
的干扰。
(6)单纯出现颈背部
U行
压迹和彩色血流尚不足以确定诊断。要同时在胎儿腹侧出现彩色血流或有W形压迹方可肯定。因为脐带可由面颊、眼眶前和肩部绕过,并非绕颈。
(7)当孕妇卧位检查因羊水较少不易辨别脐带绕颈时,可改用站立位扫查,借重力关系使羊水向
羊膜腔
下方积聚,形成透声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