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 过长、胎儿过小、 羊水过多 及胎动过频时易发生脐带绕颈。当脐带缠绕胎体,随后胎儿又穿过脐带套环而成真结,极有可能导致供给胎儿的血液缺乏,导致 缺血 、缺氧。 脐带脱垂 易发生在 胎先露 部不能衔接时。多因 胎位异常 、胎头高浮、或 头盆不称 、胎儿过小、羊水过多、 脐带过长 等。脐带绕颈的原因:脐带绕颈与长度及胎动有关,如胎儿较多的自动目转或 外倒转术 ,均能导致其发生。 足月儿 脐带绕颈1周者需要脐带长度18~20cm,绕颈周数越多,脐带亦越长,但短脐带也同样可以发生绕颈。
由于脐带绕颈非常多见,所以并非合并脐带绕颈就意味着 高危妊娠 ,但需要警惕脐带绕颈对围生儿有不良影响,合并 产前 产时 出现胎心减速者在分娩过程中其围生儿病率及 死亡率 可明显增加;加强产前、产时的 胎儿监护 ,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可降低脐带绕 颈围 生儿病率及死亡率。
B超检查 是诊断脐带绕颈的唯一方法,但是 超声诊断 准确性 并非完全可靠。即使有经验的超声医师也可能误诊或漏诊脐带绕颈。 多普勒超声 可以提供脐血管的 血流动力学 信息,包括 血流速度 、阻力指数、 搏动指数 等参数,为判断脐带绕颈的胎儿是否发生宫内窘迫提供有力依据。
1.扫查手法
常规检查可疑脐带缠绕时在该部位探头顺胎体纵轴扫查,并向两侧转动探头,以该部位为轴心,尽可能大幅度地滑动探头做弧形扫查,探头横置于该部做上下两侧的补偿扫描。
2.超声表现
该部位胎儿体表有凹迹。1周为“U”型,2周为“W”型,2周以上可平行排列,也可重叠交错,皮肤凹迹有不同表现。脐带在该部向后方对侧延伸。确定为脐带缠绕时,如脐带呈漂浮状与该部胎体表面有距离,其他部位有迂曲漂浮的脐带回声说明缠绕较松。脐带紧贴缠绕部, 羊水 中不易探及脐带回声,或脐带呈伸直牵拉状,应视为缠绕过紧或 脐带过短
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注意事项:
(1)超声确诊脐带绕颈的时间应选择在临产前。越临近分娩,其结果越可靠( 准确率 97%)。妊娠30周前因胎儿活动缠绕的脐带可自行解脱或再缠绕(准确率80%)。
(2)发现脐带绕颈征象伴有 胎儿心动过缓 或不齐,提示 胎儿窘迫 ,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3)检查时尽可能清楚的显示胎儿颈背部长 轴切面 ,颈部横断扫查范围应尽量包括颈部两侧及腹侧,寻找有无脐带交叉。
(4)扫查时探头不宜重压腹壁,避免胎儿颈部周围羊水被挤压而减少,影响诊断。
(5)颈部U形压迹要与稍胖胎儿颈肩交界处皮肤皱褶形成的V形相鉴别,并注意 近场 聚集和防止 伪像 的干扰。
(6)单纯出现颈背部 U行 压迹和彩色血流尚不足以确定诊断。要同时在胎儿腹侧出现彩色血流或有W形压迹方可肯定。因为脐带可由面颊、眼眶前和肩部绕过,并非绕颈。
(7)当孕妇卧位检查因羊水较少不易辨别脐带绕颈时,可改用站立位扫查,借重力关系使羊水向 羊膜腔 下方积聚,形成透声窗。
1.常规监护
脐带绕颈的监测和正常孕期监护是一致的,不需引起过多恐慌。孕妇同样需要规律产检,学会 数胎动 ,胎动过多或过少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并不提倡孕妇常规听胎心,因为胎心的正常或异常变异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分析,自我听胎心往往引起过多的误会、心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干预。
2.分娩方式
脐带绕颈不是 剖宫产 的指征。因为脐带绕颈的 发生率 很高,并不意味着病理情况。加强产程中的监护,合并脐带绕颈的胎儿/新生儿 患病率 并不会增加。
产前可以通过B超检查胎儿身体上有无脐带压迹确诊,检查缠绕是否影响到胎儿健康,可以通过 胎儿电子监护 观察胎儿心率的变化,如果出现 胎心不规则 的减速或变异幅度过大时,就应考虑是脐带受到牵拉、挤压。处理脐带缠绕主要根据产程进展情况以及缠绕对胎儿的影响程度决定。产程刚开始时胎儿已有缺氧表现,应立即剖宫产。到了 第二产程 才发现异常则应迅速娩出胎儿,娩出时发现脐带缠绕过紧,应立即钳夹,剪断脐带。
3.其他进展
妊娠晚期 脐带绕颈胎儿 大脑中动脉 (MCA)和 脐动脉 (UA)阻力指标测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优于其阻力指标,可早期发现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状态,在胎儿窘迫发生前作出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脐带绕颈一周约占分娩总数的1/5,如果脐带绕颈后剩余的长度还较长,而且绕颈的程度又不很紧时,一般对胎儿的影响不很大,多数胎儿并不会因为这一情况而 不能阴道分娩,但如果脐带的长度不够长,且绕得很紧时,在胎儿分娩的下降过程中,脐带过度的牵拉,影响胎儿的血液循环,就可以造成胎儿缺氧。尤其是有时脐 带...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来自: 百科名医网 有的孕妇认为自己的胎儿发生脐带绕颈与孕期曾摔跤有关,实际上并非如此。妊娠中期,在宫内由于胎儿相对较小,而宫腔内的体积较大,因此胎儿的活动范围很 大,在胎儿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由头为变臀位或由臀位为变头位的大活动时,就有可能发生脐带绕颈。发生脐带绕颈在胎头下降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胎心和羊水 的异...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来自: 百科名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