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代码
:ISO639-1:lo,ISO639-2:lao,ISO639-3:lao
元音分长短两类,共29个,其中有12个单元音,12个
复合元音
,5个特殊元音。辅音分高、中、低3组:①高辅音16个;②中辅音14个;③低辅音19个,共49个。辅音
韵尾
有-k、-t、-p、-嬜、-n、-m、-j、-u。有6个声调。
重叠词
和量词相当丰富。以
词序
和
虚词
作为表达
语法意义
的基本手段;句子中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和补语在
谓语动词
之后,名词的
修饰语
在名词之后,
数词
、量词和名词组合时,顺序为名词、数词、量词,但数词“一”置于量词之后。
基本词汇
以单音节词居多,在佛教传入之后,吸收了大量
巴利语
、
梵语
和孟-高棉语
借词
,主要用于宗教和
贵族
生活方面。来源于巴利语、梵语的借词,多数属多音节词,仍保留其母语的构词规律。
根据
老挝
人民民主共和国官方统计,老挝有49个民族,分为四大民族群体。根据各民族的
语言特点
,老挝语言可分为6大语族,即:
老—泰语族
是老挝最大的语族,操这种语族的民族有老(Lao)、傣(Leu)、普安(Phuan)以及普泰(Phuthay〔)包括黑泰(Thaydam)、红泰(Thaydeng)、白泰(Thaykhao)〕等,主要分布在
湄公河
及其支流流域。
孟—高棉语族
仅次于老—泰语族居第二位。说这种语族的民族主要定居在老挝北部高原地区,东部
长山山脉
,另有一部分分布于西部平原地区与老—泰语族民族杂居,在老挝被称为
老听族
。列入本语族的语言在北部有:甘木(Kammu)语或称为佧木(Khamu)语、比(Bith)语、拉默(Lameth)语、山岛(Sandao)语、蓬(Phong)语,多艾(Doy)语、兴门(Singmoun)语、徘(Phay)语、乡(Xeng)语等。中部和南部有:马贡(Makong)语、达里(Tali)语、嘎当(Katang)语、绥(Suy)语、巴呙(Pako)语、嘎都(Katu)语、也(Nge)语、达良(Taliang)语、阿乐(A-Lak)语、拉维(Lavi)语、拉威(Lave)语、威(Ouy)语、景(Cheng)语、沙奔(Sapouan)语、拉芬(Laven)语、芽很(Ya-hen)语、叶(Ye)语、沙琅(Salang)语、达威(Ta-oy)语和
高棉
(Khame)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