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音
ㄧㄡ
ㄖㄡ
ˊ
ㄍㄨㄚ
ˇ
ㄉㄨㄢ
ˋ
漢語拼音yōu róu guǎ duàn
釋 義優柔,柔弱。「優柔寡斷」形容行事猶豫,不能當機立斷。語本《韓非子.亡徵》。
△
「
猶豫不決
」
典 源
《韓非子.亡徵》
凡人主之國小而家大,權輕而臣重者,可亡也。簡法禁而務謀慮,荒封內而恃交援者,可亡也。群臣為學,門子好辯,商賈外積,小民內困者,可亡也。好宮室臺榭陂池,事車服器玩好,罷露百姓,煎靡貨財者,可亡也。用時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聽以爵,不以眾言參驗,用一人為門戶者,可亡也。官職可以重求,爵祿可以貨得者,可亡也。
緩心
1>
而無成,柔茹
2>
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饕貪而無饜,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喜淫刑而不周於法,好辯說而不求其用,濫於文麗而不顧其功者,可亡也。淺薄而易見,漏泄而無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語者,可亡也。
緩心:凡事遲緩。
柔茹:柔懦、軟弱。
典故說明「優柔寡斷」原作「柔茹寡斷」,典源出自《韓非子.亡徵》。〈亡徵〉篇,顧名思義就是滅亡的徵象,韓非在這篇中所論述的是國家將要滅亡的徵兆和跡象,他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各方面深入考察,從中識別徵兆,分析導致亡國的原因,多達四十餘條,這是他總結歷代治亂興亡的結果。一個國家,如果君主的權力、領土小,而諸侯、大夫們的權力、封地大,那就可能滅亡。忽視法律禁令而致力於權謀智計,荒廢內政,必須倚靠外援的國家,可能滅亡。官吏喜好研究私家學術,貴族子弟們愛好爭論是非,商人在國外屯積財貨,而人民卻在國內忍受窮困的國家,可能滅亡。喜好修建宮室臺榭,經常勞動百姓、消耗財物的國家,可能滅亡。講求祭祀鬼神、迷信卜筮的國家,可能滅亡。可以用權勢謀求官職,可以用賄賂取得爵祿的國家,可能滅亡。處事遲緩而無成就,行事柔弱而缺乏果斷,喜好與憎惡都無法決定,沒有堅固立場的國家,可能滅亡。後來「優柔寡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柔茹而寡斷」演變而出,形容行事猶豫,不能當機立斷。
明.陳子龍〈恢復有機疏〉:「其始也,皆起於姑息一二武臣,以至凡百政令,皆近於優柔而寡斷,弛緩而不張。」
《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這位胡統領最是膽小,凡百事情,優柔寡斷。你在他手下辦事,祇可以獨斷獨行,倘若都要請教過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會成功的。」
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三.陳頌南給諫》:「倘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其端不過優柔寡斷,而其後遂貽害於國家,經意深微,不可不察也。」
清.梁啟超《管子傳.第五章.管子之初政》:「蓋處高明之地者,惟優柔寡斷與闇昧無識最為害事,不徒為人君者為然矣。」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行事猶豫,不能當機立斷。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軟弱遲疑」的表述上。
-
在面對前途的抉擇時,他一反平日,顯得
優柔寡斷
了。
-
他生性膽小懦弱,遇事
優柔寡斷
,實不足以擔當大任。
-
感情一事當斷則斷,如果
優柔寡斷
,只會越來越糾纏不清。
-
這孩子就是如此
優柔寡斷
,什麼事情都得別人幫他拿主意。
-
凡事謹慎是好,但是如果過於謹慎必將
優柔寡斷
,一事難成。
-
他們夫妻倆個性全然不同,先生
優柔寡斷
,太太則是剛毅果決。
-
如此緊急事件遇到他這種猶豫不決、
優柔寡斷
性格的人,就令人更心急了。
-
如果什麼事都像他這樣瞻前顧後、
優柔寡斷
的話,我看到頭來終將一事無成。
辨 識
近義成語
委決不下
、
猶豫不決
、
遲疑不決
、
舉棋不定
、
瞻前顧後
反義成語
剛毅果決、
斬釘截鐵
、
當機立斷
、
毅然決然
形音辨誤
優,音|ㄡ。柔弱的意思。
不可寫作「憂」。
「優柔寡斷」及「猶豫不決」都有三心二意,拿不定主意的意思。
「優柔寡斷」用於指稱一個人在遇事時缺乏決斷力,是就性格上來說;「猶豫不決」則用在對於發生的問題難以決定,一般是就具體事件來說。
優柔寡斷
|
猶豫不決
|
例句
|
○
|
ㄨ
|
他們夫妻倆個性全然不同,先生∼,太太則是剛毅果決。
|
ㄨ
|
○
|
面對這麼多的機會,我倒∼起來,不曉得該選哪一樣才好?
|
參考詞語
|
-
優游不斷
ㄧㄡ
ㄧㄡ
ˊ
ㄅㄨ
ˋ
ㄉㄨㄢ
ˋ
(變)
ㄧㄡ
ㄧㄡ
ˊ
ㄅㄨ
ˊ
ㄉㄨㄢ
ˋ
yōu yóu bù duàn (變) yōu yóu bú duàn
猶「優柔寡斷」。見「優柔寡斷」條。
-
《漢書.卷九.元帝紀》:「贊曰:『……元帝多材藝,善史書。……而上牽制文義,優游不斷,孝宣之業衰焉。』」
-
明.歸有光〈河南策問對二道〉:「孝元固已自知之,卒以優游不斷,墮宣帝之業,可為來世之永鑑矣。」
ㄧㄡ
ㄧㄡ
ˊ
ㄕㄠ
ˇ
ㄉㄨㄢ
ˋ
yōu yóu shǎo duàn
猶「優柔寡斷」。見「優柔寡斷」條。
-
《元史.卷一六四.李之紹列傳》:「之紹平日自以其性遇事優游少斷,故號果齋以自勵。」
ㄖㄡ
ˊ
ㄋㄨㄛ
ˋ
ㄍㄨㄚ
ˇ
ㄉㄨㄢ
ˋ
róu nuò guǎ duàn
猶「優柔寡斷」。見「優柔寡斷」條。
-
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卷二:「後嗣主愛其博雅,累用之,然而柔懦寡斷,惟好釋氏。」
ㄖㄡ
ˊ
ㄖㄨ
ˊ
ㄍㄨㄚ
ˇ
ㄉㄨㄢ
ˋ
róu rú guǎ duàn
猶「優柔寡斷」。見「優柔寡斷」條。
-
《韓非子.亡徵》:「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