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彝语群各语言简介(1):曼子语支
大坑,系列长期更新
注意: 汉译名仅供参考,检索请以英文为准
曼子语支 或 麻峨语支、广南倮倮语支 是一小群与其他 缅彝语群 语言分歧最大的缅彝语(Lama, Ziwo Qiu-Fuyuan ,2012)。 曼子语支分布在 云南省 文山州 和国境另一侧的越南 河江省 , 嘎苏语 属于此分类。
分类
Andrew Hsiu整理出了如下的曼子语支分类。
Andrew Hsiu整理出了经过订正的曼子语支分类,如下:
- 西北曼子语: 嘎苏语
- 核心曼子语
音变
Lama, Ziwo Qiu-Fuyuan 归纳出了下列 原始彝语 到广南倮倮语的音变规则。
- *tsʰ- > s-
- *ɣr- > ʐ-
- *ɣʷ- > b-
末昂语(Maang language) 或 么昂语 、 末昂话 、 么昂话 ,是 彝族 的支系 末昂人 使用的本民族语言。末昂人自称“/mɯaŋ51/”,主要分布在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板仑乡 的 木腊村 、 龙迈村 、 龙洋村 以及 里达镇 的 里拱村 ,在 越南北部 亦有分布。语言归属 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缅彝语群 彝语支 ,原归为彝语的一个方言,1980年代独立出来。词汇方面含有一些 砚广壮语 ( 中部台语支 )借词和 汉语 借词。当地人也称他们为“高裤脚彝”。
分布
据周德才(2014:1-2),末昂语分布在下列村庄:
- 富宁县 板仑乡
- 龙洋村(末昂族、壮族和汉族杂居)
- 龙迈村
- 木腊村(末昂族、壮族和汉族杂居)
- 公金渭村
- 克拉村
- 里达镇木甘村、牛场村(末昂族和壮族杂居)
- 木央镇木兄坪村
- 直伦(末昂族和苗族杂居)
- 上木羊(末昂族和苗族杂居)
- 下木羊(末昂族和苗族杂居)
- 木央镇小睦伦村(汉族、末昂族和瑶族杂居)
- 富宁县 里达镇里拱村(以及里达镇另外12个村)
- 广西壮族自治区 那坡县 者长村、达那村、念必村
富宁县政府2003年普查的结果是共有713户、4,079人(Zhou 2014:1)。
音系
末昂语有声母60个,其中含有单辅音声母32个、腭化辅音声母14个、鼻化辅音声母7个、喉化辅音声母7个。韵母79个,其中单元音韵母10个,分 松紧 、复合元音韵母11个。鼻音韵尾3个、塞音韵尾4个。声调5个。
估涡语 (麻阿)(Manga language) ( 内名 : ma33 ŋa33 )是一种在中国 云南省 富宁县 格当村、新华乡的 彝族 人使用的 缅彝语群 语言(Lama 2012)。
估涡语 (麻峨)(Mango language) ( 内名 : ma21 ŋo21 )是一种在中国 云南省 广南县 由50人以下使用的一种 缅彝语群 语言。
估涡语(麻峨)在木美乡(麻峨: mei55 te33 )和者赖乡(麻峨: ɕi55 te33 )使用,都在八宝镇 (麻峨: ba33 wo33 )。
模耆语(Mantsi language) (自称: mã53 tsi53 )或 花彝 、 红彝 是一种中国 彝族 和越南倮倮族使用的 缅彝语群 语言。
模耆语有40个声母、27个元音(11个单元音和13个双元音)和6种声调(Lama 2012)。
分类
模耆语可能和中国 云南省 文山州 的 嘎苏语 和 末昂语 ( mɯaŋ˥˩ )有亲缘关系(Edmondson 2003)。Lama (2012)推断模耆语和 末昂语 组成了 缅彝语群 最异质的分支。
分布
红彝和花彝人生活在越南 河江省 ,使用的语言很相似。红彝所操语言由 艾杰瑞 在1990年代晚期调查。在国境线另一侧的中国云南 富宁县 ,操相似语言的人群被称作白彝(Edmondson 2003)。
越南北部的彝族社区共有河江省、高平省和老街省 猛康县 的3,134人。也被称作Mùn Di、Di、Màn Di、La La、Qua La、Ô Man和Lu Lộc Màn。
花彝
红彝
白彝
黑彝生活在 高平省 保乐县,就在 河江市 东边。高平省黑彝(模耆)由Iwasa (2003)记录。
黑彝
Quoc (2011)
Quoc (2011)列举了越南北部下列彝族村庄。
- 河江省 苗旺县
- 上冯社
- 㖼坊版
- 花迦版
- 辛盖社
- 旗党
- 旗朗
- 米朗
- 苗旺䕝补版A/B
- 河江省 同文县
- 倮倮豸版,陇勾社
- 陇噪社马罗版
- 宠罗社段结区
- 高平省 保乐县
- 鸿治社
- 谷卸连/滞
- 迦
- 庄
- 拿文
- 坤
- 泡
- 姑波社严林版
- 高平省 保林县
- 德幸社
曼子语(Mondzi language) ( 内名 : mo21 ndʑi21 )是一种在中国 富宁县 和越南 河江省 使用的 缅彝语群 语言。
唇 | 齿龈 | 卷舌 | 龈颚 | 软腭 | ||
---|---|---|---|---|---|---|
鼻 | m | n | (ŋ) | |||
塞 | 预鼻 | mb | nd | ŋg | ||
全浊 | b | d | g | |||
全清 | p | t | k | |||
次清 | pʰ | tʰ | kʰ | |||
塞擦 | 预鼻 | ndz | ɳdʐ | ȵʥ | ||
全浊 | dz | dʐ | ʥ | |||
全清 | ts | tʂ | ʨ | |||
次清 | tsʰ | tʂʰ | ʨʰ | |||
擦 | 清 | f | s | ʂ | ɕ | x |
浊 | v | z | ʐ | ʑ | ɣ | |
边 | l |
[ŋ]只能做 韵尾 。
曼子语有3个 复辅音声母 :[lg]、[lk]、[lkʰ]。
前元音 | |||
---|---|---|---|
展唇 | 圆唇 | 非前 | |
松 | ɿ | ||
紧 | ɿ̠ | ||
闭 | i | u | |
半闭 | e | ø | o |
半开 | ɛ | ɔ | |
开 | a | ɑ |
i | y | u | e | |
---|---|---|---|---|
a | ia | |||
e | ie | ue | ||
e̠ | ie̠ | |||
ɛ | iɛ | |||
ɛ̠ | iɛ̠ | |||
o | io | |||
ɔ | iɔ | |||
u | iu | |||
i | yi | ui | ei | |
ɑ | uɑ |
声调有55、44、33、53、21、13六种。
普标彝语(Maza language) ( 自称 : ma33 zɑ53 )是中国一种由 彝族 使用的 缅彝语群 语言。
普标彝语在 富宁县 木央乡普阳村孟梅(普标彝语: qʰa33 le55 )由约50人使用。普标彝语有 普标语 底层,这个地区的原住民使用普标语(Hsiu 2014:68-69)。普标彝语展现出 仡央语群 句法常见的环缀否定。
䏵俖语(Muangphe language) ( 内名 : muaŋ53 、 muaŋ55 phe21 )是一种在 云南省 广南县 由约300人使用的 缅彝语群 语言。
分布
Hsiu (2014)归纳出了下列有居民使用䏵俖语的村庄。最流利的使用者在新发寨。
- 黑支果乡
- 木浪村
- 吉赖(人口:137)
- 新发寨(人口: 233)
- 夷郎村
- 木底浪(人口:150)
- 新街村
- 木娄(人口:139)
- 木聋(人口:115)
- 八宝乡
- 杨柳树村
- 瓦标(人口:119)
- 木良(人口:113)
矛部语(Mauphu language) ( 内名 :mau˨˩ pʰu˧˥)是一种在中国 云南省 广南县 黑支果乡大咕噜村由约20人使用的高度濒危的 缅彝语群 语言。矛部语和 老本语 亲缘关系紧密。
老本语(Motang language) ( 内名 : mo˨˩taŋ˨˩ saŋ˥˩ )是一种在中国 云南省 广南县 黑支果乡龙滩村由6个人使用的高度濒危的 缅彝语群 。老本语和 矛部语 亲缘关系紧密。
孟噗语(Mongphu language) ( 内名 : mɔŋ55 pʰɤ21 )是中国 云南省 一种 缅彝语群 ,使用在 广南县 八宝镇里洒村和 富宁县 木央镇值伦村、上者梅村、下者梅村和木杨村。有数百名使用者。似乎和普标彝语、麻峨语的亲缘关系最近。
嘎苏话 是一种在 中国 云南省 广南县 南屏镇坝聋使用的 缅彝语群 语言。嘎苏人在当地一般被认做白彝。武自立(2004)判断嘎苏语在 广南县 (包括大牙少)有超过7,000名使用者,也在云南省 金平县 有分布。 民族语 提到在 广西省 亦有分布。
嘎苏话有复辅音声母,这在缅彝语群内部也发现在 书面缅语 ( 古缅语 )和 基诺语 (Hsiu 2014:66)。武自立(2004) 列举了以下复辅音声母:pl、pʰl、bl、ml、kl、kʰl、gl、ql、qʰl、ɢl、ŋl。
方言
Hsiu (2014:65)辨认出两种变体,均在南屏镇。
分类
嘎苏语词汇和 广南倮倮语支 语言很像。但也有不少词没有 缅彝语群 来源,可能来自一个未知的 藏缅语族 分支(Hsiu 2014)。Hsiu (2014)认为嘎苏语可以加进 无我 的跨喜马拉雅语列表" fallen leaves "。
Bradley (1997)将其归类为 彝语北部方言 ,而Bradley (2007)将其归类为 彝语东南部方言 。但Pelkey (2011:458)指出嘎苏语和 末昂语 不属于彝语东南部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