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名 浙江 金华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6月,1993年2月,经 浙江省人民政府 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并定名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9年7月,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金华 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6月,1993年2月,经 浙江省人民政府 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11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10月与 金西经济开发区 成建制 整合。现下辖一乡三镇四街道( 苏孟乡 汤溪镇 罗埠镇 洋埠镇 秋滨街道 三江街道 西关街道 、和 江南街道 ),行政管辖面积251.65平方公里,共有195个行政村、46个社区,集聚人口45万。
永康市开发区
十多年的发展,开发区经历了依托老城、商贸起步,开辟园区、 工业集聚 两个 发展阶段 。成为 金华 市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 市本级 经济的重要 增长极
2009年, 规模以上工业 实现 总产值 271.02亿元,占市区总量的55.4%,增幅居全市第一。 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增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95.75亿元,荣获省优秀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和省 科技企业孵化器 考核一等奖。全年合同 利用外资 1.329亿美元,实到内资13.52亿元,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外资招商考核全市第一。城市管理创新提高,被评为 浙江 省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基础配套日臻完善,全年投入3亿元。信访维稳成效明显,被评为浙江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荣获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群众 满意度测评 第一”、“ 机关效能建设 考核第一”等荣誉。在全省57家省级开发区考核中,取得“十强”第四的历史最好成绩。
南宋 著名女诗人 李清照 对金华有“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精妙词句。
金华 区位条件 优越,是 交通部 确立的中国陆路交通主枢纽之一,是仅次于 宁波 的浙江省第二信息枢纽,是浙江省政府规划的浙江中西部 中心城市
金华面积10918平方公里,人口450万,其中市区92万。5条铁路(浙赣复线、金温、金千和拟建的甬金、台金等),7条 高速公路 (杭金衢、金丽温、甬金和拟建在建的台缙、杭新景、诸永、临金等)交汇境内,距杭州、上海、宁波国际机场约1-3小时车程,离义乌民航机场仅20分钟车程。
金华自古以来为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明显,有“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及“陆路郑隘,水上通衢”之说。
近几年, 市交通部门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思路,团结实干,交通“瓶颈”的紧张状况基本缓解,交通事业保持了健康稳步快速协调的发展势头。“十五”期间,全市共实现交通(公路水运) 建设投资 171.18亿元,创下建国50年来交通建设的历史新高。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 运输网络
截止2005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为10454千米, 公路密度 为95.75千米/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 等级公路 有1306.615千米。境内杭金衢、金丽温、甬金三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在建的诸永、金台高速公路将于2007年底建成通车, 330国道 等 16条国省道和一大批重要县道使金华与周边各地市及境内9县(市、区)之间紧密相连;全市 公路客运量 达14858万人、 旅客周转量 为477238万人公里。公路 货运量 为11189万吨、 货物周转量 达562520万吨公里。金华 兰溪港 是金华境内通行300吨级船舶的深水港口, 金华江 衢江 、兰江为主干水道,顺兰江而下可接 富春江 钱塘江 航道,全市共有各类营运船舶(在册)480艘,运力总规模达23673载重吨、14306.7千瓦。 浙赣铁路 横贯东西, 金千铁路 金温铁路 纵陈南北,三条铁路 大动脉 在此交汇。 义乌机场 开通了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厦门 汕头 等各大城市的航班。
目前, 杭金衢高速公路 已成为金华接轨上海的“ 绿色通道 ”,也是金华连接西南各省的“黄金通道”,它将金华融入了以上海为中心的“ 长三角 ”都市 经济圈 和杭沪、杭宁、 杭甬高速公路 经济带 之中,还将沟通 衢州 及将开工建设的黄(山)衢(州)南(平)高速公路,使金华成为四省九地市的龙头,使金华市区“拥有”了车程在 30分钟至180分钟内的5个机场:义乌机场、 温州机场 、杭州机场、 宁波机场 上海机场 金丽温高速公路 打开了金华至 温州 的口子,同时使金华进入甬台温及温州至 福州 的高速 公路网 ,使金华有了一个快捷的 出海口 甬金高速公路 是浙江中西部及内陆腹地连接东部沿海 深水港 的重要通道,它将使“杭金衢”、“上三线”、“甬台温”等三条高速公路串联 成网 ,形成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网络,它连接金华、 绍兴 、宁波,形成横跨浙江中部、东部的黄金纽带,使中国陆路交通主枢纽的金华市和位居国内货物 吞吐量 第二位的 港口城市 宁波实现强强联合,使甬、金两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金华市高新技术园区于1998年创建,2001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考核验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省级高新技术 产业园区 。园区通过政策引导和提供 优质服务 ,建立起一套以国家级创业 服务中心 、省级 留学人员创业园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校企 产学研合作 基地为主的技术创新 服务体系 。累计引进入园企业248家,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598项,培育市级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 43家,2005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8亿元, 利税总额 7亿元,初步形成汽车及配件、 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 机电一体化 及新材料四大 主导产业 ,特别是 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讯猛,已成为园内最具特色的新兴 高新技术产业 。2003年被省科技厅评定为省级优秀园区。
高新园区注重 科技创新体系 的建设,先后设立了 金华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 、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金华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创立于2001年3月,政府每年安排350万元创业中心孵化资金,三年共建成创业孵化基地29000平方米,在建孵化用房5万平方米,吸引博士38人、硕士86人和一大批 高级职称 科技人才进园创业,共创办孵化企业135家,其中31家已孵化成功毕业。2004年创业中心技工贸总收入达4.39亿元, 实现利税 8490万元,被省科技厅评定为浙江省重点 科技孵化器 、被团中央、全国青联评定为全国青年 科技创新 示范基地 、被华东七省市科技厅联合命名为 华东地区 最具竞争力优秀园。2005年12月13日获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
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创立于2002年10月,截止2004年底,已创办留学人员科技企业15家。2005年5月金华 高新 园区管委会与浙江省留学生工作站、金华市人事局共建浙江省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升格为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3年11月经 国家人事部 批准设立,为高新园区构建了一个 高层次人才 的引入平台。目前已成功招收二名博士后进站工作,另三名博士后正在招收洽谈中。
金华是浙江中部的金融中心。全市有各类金融机构网点1000多个,金融设施完善、业务齐全。拥有大量专业的 金融外汇 专业人才,帮助企业处理各类 进出口业务 ,自04年7月份起,金华市政府将逐步筹集总额为20亿元的科技 创业基金 ,用于扶持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和 高新技术企业 的发展。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金华银行五大银行在开发区内设有分支机构30多家。
科教文卫
金华历史源远流长,人文荟萃,被誉为“百工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博士之乡”。金华市崇文重教的 社会风气 依然浓厚,目前金华由 浙江师范大学 、金华大学两所综合性大学,几十所大中专院校,是浙江省的教育强市。现有金华籍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12名,教授2000多名,博士500多名,金华被誉为“千名教授汇一市,百名博士集一乡。”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造就了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和企业家队伍,为金华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金华市区现有各类医院、卫生院30多个。 金华中心医院 前身为金华 福音医院 ,由美藉医师于1908年创建,现已 建成环境 优美整洁,科室开设齐全,医疗水平先进的一流医院。金华中医院、 金华广福医院 、金华人民医院的规模、设施、医疗条件都具有相当的规模与水平。
金华经济开发区 城市功能 完备,文化休闲娱乐设施齐全,环境整洁优美。
金华市区有 婺州公园 、黄宾虹公园、 茶花公园 、茶花物种园、 施光南音乐广场 等公园。
金华的山水和 人文旅游资源 十分丰富, 山川秀丽 奇绝。国家级风景区 双龙洞 闻名全国,道教胜地“ 黄大仙祖宫 ”更蜚声于海内外。省级风景区 永康方岩 兰溪六洞山地下长河 、浦江 仙华山 ,或为山奇。或为水秀;金华的 文物古迹 与奇山秀水交相辉映, 太平天国侍王府 诸葛八卦村 、东阳卢宅等令游客与奇山秀水交相辉映,太平天国侍王府、诸葛八卦村、东阳卢宅等令游客流连忘返。
开发区管委会 在推进新区开发的过程中,重视人居环境营造、 城市景观 和绿化 生态系统 建设,一批批精品工程脱颖而出。其中“ 保集半岛 ”小区被评为国家级康居示范工程,“天龙 南国小区 ”被评为国家级 健康住宅 。宜人的人居环境,精致的绿地布置,合理的 园区规划 ,完善的园区物业配置,进一步凸现了城市个性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