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纪90年代香港四位最受欢迎的男 歌星 ,分别是: 张学友 刘德华 郭富城 黎明 (按年龄排序)。
四大天王于1992年被命名 ,此后受到大众广泛的认可,影响力迅速波及整个 大中华地区 亚洲 ,风靡。四大天王作为香港演艺界代表,参加过众多官方重要活动,包括1993年人民大会堂义演,1997年 香港回归 人民大会堂晚会,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等,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2-3]
四大天王代表着 追星族 现象的巅峰 。四大天王垄断了香港90年代 最受欢迎男歌手 奖,共举办超过1600场个人演唱会,唱片正版销量破一亿张。影视方面,四大天王共获得5座 金马奖 影帝,4座 金像奖 影帝 [5-6]
1990年代初,随着 谭张争霸 结束, 谭咏麟 淡出香港乐坛和 张国荣 的全面退出,香港乐坛出现了 真空期 ,以 张学友 刘德华 等为代表的新人开始在歌坛斩露头角,香港乐坛迎来了新时代。
1990年, 黎明 的火速走红,将同属 宝丽金 唱片公司的 李克勤 的声势压下,取而代之。而香港乐坛的乐队势力亦开始被偶像派取代。当时因为黎明和刘德华同属偶像派,成为最大 竞争对手 ,两人曾被封为双子星。 而唱将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声势和前两者被合称乐坛“ 三剑客 ”。随后1991年, 郭富城 爆红旋风从台湾吹回香港,加上《 东方日报 》一篇 打油诗 的效应,香港“演唱会之父” 张耀荣 (另一说法为 方逸华 )将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流行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并得到市民广泛接受,一直沿用。四人都在 多栖 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四人几乎垄断了1990年代香港乐坛所有奖项。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四人竞争激烈、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
1999年底, 黎明 在「 Leon live 99 」演唱会结束时宣布不再出席任何有关乐坛的颁奖活动,并且不领取有关奖项,宣告着“四大天王”音乐时代的结束 。新世纪后,四人发展各不相同。黎明主攻商业和幕后制作,培养新人;张学友主要是举办世界巡演和音乐剧; 郭富城 将重心放在影坛和舞台上;刘德华主攻电影和扶植新一代导演。四人在各自的领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杰出成就。
二十余年来,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 张学友 刘德华 郭富城 黎明 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却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代表着整个香港娱乐圈。
1990年代“四大天王”热潮并不仅局限于香港,四人影响力迅速传播到了中国内地、 台湾 地区、以及整个 东南亚 香港 娱乐圈成熟的包装机制,独特的造星方式,发达的娱乐传媒,让所有人都拜倒在四人的威力之下。四大天王这个炒作概念的成功,使得各自为阵的香港娱乐势力在大方向下团结成为一体,极大增强了香港娱乐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占领市场。对内地听众而言,影视歌全方位艺人和讲求形象的香港娱乐包装实在是太过强大,人们从来没有想过歌星可以如此定位和制作,而他们的作品准确的瞄准了受众,他们的班底又集结了香港所有的人才,没人能抵挡他们的魅力。
因为四大天王,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 追星族 ,歌迷们开始为偶像做出许许多多狂热举动。各式各样的明星 周边产品 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热销,四大天王的唱片,磁带、海报、贴纸、卡片均被抢购,而四人的穿着、发型、 声线 等都被无数人模仿,内地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 港台 流行文化 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
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四大天王创造了香港娱乐史上最辉煌的流行元素,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四大天王”的出现造成了香港歌坛的垄断局面,也制约了香港娱乐界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但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垄断也正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四大天王”将香港娱乐业推向了最高峰。
2003年4月,金像奖颁奖典礼现场,四大天王同台合唱《当年情》,怀念哥哥 张国荣
2007年7月,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四大天王同台献唱: 张学友 《爱是永恒》、黎明《哪有一天不想你》、郭富城《 动起来 》、刘德华《 中国人 》,最后四人 压轴 合唱《 始终有你 》。
先后出场
2006年7月底“ 软硬天师 Long Time No See”演唱会,四大天王轮番做软硬演唱会嘉宾 ,出场顺序: 黎明 张学友 刘德华 郭富城
三缺一
2007年6月,三大天王黎明、 张学友 郭富城 在“香港 星光大道 “留下名字和掌印 ,缺刘德华(已于2004年留名)。
2009年10月,香港同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文艺晚会, 刘德华 郭富城 、张学友三大天王同台献唱,缺黎明。 [15-16]
2010年4月, 香港演艺人协会 发起“ 演艺界情系玉树关爱行动 ”筹款晚会, 张学友 、刘德华、黎明三大天王参加晚会,缺郭富城(发VCR祝福)。
2013年12月, 梅艳芳 逝世10周年思念会,三大天王同台献唱: 张学友 《赤的疑惑》,郭富城《 梦伴 》、刘德华《似水流年》,缺黎明。
刘德华 ,1961年9月27日出生于香港,四大天王中成名最早的一个,大气魅力十足, 影视歌三栖 发展,被誉为华语娱乐圈的“ 常青树 ”。
大中华地区 乐坛和影坛巨星,是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中获奖最多的香港歌手。曾获得三届 金像奖 影帝和两届 金马奖 影帝,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 阿虎
刘德华连续7年蝉联香港 十大中文金曲 最受欢迎男歌手 ;3届 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 最受欢迎男歌手;六度夺得“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的“最受欢迎男歌星”,九次夺得“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男歌星”。其中刘德华于2004年度同时夺得“最受欢迎男歌星”和“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男歌星”,是首位同时获得这两个大奖的男歌手。刘德华从出道共发行过唱片100多张,共演唱过近1000首歌曲,共举办过400多场演唱会,从1981年出道共演出过140多部电影。刘德华是成功艺人的典范,演艺界影、视、歌多栖发展最为成功的艺人之一。
郭富城 ,1965年10月26日出生于香港,是四大天王中成名最晚的一个,擅长舞蹈,以劲歌热舞而著名,时尚动感,享有“亚洲 舞王 ”美誉。
华人演艺圈歌、舞、影、视多栖发展全能艺人,蝉联两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 影帝,2016年凭借电影《 踏血寻梅 》获得第35届香港电影 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奖 ,国际杰出艺人奖获得者 ,450度 旋转舞台 吉尼斯世界纪录 创造者,美国两度封“郭富城日”。
1995年在香港音乐人 雷颂德 、谭国政及经理人 小美 的协助下,挖掘其娴熟的 舞技 与别有特色的声线,使其成功转型为实力派歌手,三次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及多次年度十大金曲等殊荣,达到歌唱事业顶峰之际。
黎明 ,1966年12月11日出生于北京,四大天王中最具文艺气息,外表温文尔雅,具有贵族王子气质,擅长 文艺片 电子音乐 ,被誉为“慈善天王”。
歌手、演员、导演、编剧、公司老板、慈善家。影视歌,幕后与慈善成绩斐然,华人娱乐圈最成功的代表之一。身兼 香港公益金 董事、名誉副会长, UNICEF 香港委员会 委员, 华菁会 名誉主席等公职,是UNICEF首位华人国际亲善大使。因慈善公益方面的杰出贡献, 联合国 授予 联合国护照 。港府授予 荣誉勋章 铜紫荆星章
黎明是最年轻的天王,一直以其谦和儒雅的健康形象深受人们爱戴。音乐上早期以深情款款的慢歌打动人心,经典歌曲有《 今夜你会不会来 》、《对不起,我爱你》、《 我来自北京 》等 ;中期以打造电音舞曲为主《 全日爱 》、《眼睛想旅行》、《 看上她 》等多首时代感强的电音歌曲,2001年黎明凭《 三更之回家 》夺得第三十 九届 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黎明是首位华人担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国际亲善大使,1995年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华人国际青年特使,1999年获选为 香港公益金 筹募委员会委员,1998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获香港特别行政颁发荣誉勋章,2009年获颁 铜紫荆星章
四大天王四人各有所长,表演 风格迥异 ,四人曾客串同部电影《 豪门夜宴 》,也相互间均有合作。
1988年,《 旺角卡门 》中,张学友与刘德华首次合演;
1990年,《 阿飞正传 》中,张学友与刘德华第二次合作,均客串;
1991年,《 豪门夜宴 》中,四位均客串;
1991年,《 九一神雕侠侣 》中,刘德华与郭富城第一次合作;
1991年,《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中,刘德华和郭富城第二次合作;
1992年,《 真假威龙 》中,刘德华和郭富城主演;
1992年,《 明月照尖东 》,黎明和张学友合演;
1992年,《 龙腾四海 》中,黎明和刘德华合演;
1992年,《 妖兽都市 》中,黎明和张学友第二次合作;
1993年,《 超级学校霸王 》中,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合演,缺黎明;
1996年,《 废话小说 》中,张学友主演,黎明客串;
1998年,《 安娜玛德莲娜 》中,郭富城和张学友合作的电影;
2003年,《 无间道3 》中,黎明和刘德华合演;
2003年,《 金鸡2 》中,张学友主演,刘德华、黎明客串演出,缺郭富城;
2004年,《 江湖 》中,张学友与刘德华主演;
2009年,《 建国大业 》中,黎明客串蔡廷锴,刘德华客串 俞济时
2009年,《 十月围城 》中,张学友客串,黎明有演出;
2012年,《 寒战 》中,郭富城主演,刘德华客串;
2016年,《 澳门风云3 》中,张学友与刘德华主演。
“大家各忙各的,好久没有聚在一起,当晚大家都聊得很开心,谈了各自的生活,以前媒体都乱写我们四人如何不和,其实我们的感情还是蛮好的,我们四人重聚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们所属的公司不一样,集合四人开演唱会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比较困难,不过我们会因为慈善或者大型节日聚在一起。” (张学友于 香港回归 十周年晚会后评)
“四大天王没有过时,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可取的东西,比如说新音乐,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四人关系非常真诚,不会在一起开商业性质的演唱会,我们都有自己的公司,操作起来不方便,要“老”有所为,不必刻意让贤。“ [28-29] (刘德华评)
“做艺人就像跑马拉松,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自己坚持跑下去就好。我们四人从乐坛成长到,大家都有唱歌拍戏,有不同发展空间,我脚踏实地工作这么多年,红不红都是这么做的,最重要是 看你 有没有诚意去做,如果是新人就会去计较红还是不红,我已经过了十年了,是在讲实力不实力,因为潮流是与时代并进的。” [30-31] (郭富城评)
“四大天王作为一个名称,会永远存在,但我觉得它是用来开玩笑的,别人叫我黎明最开心,叫天王最难受,又是什么小天王、小天后,这是没什么用的,或许从包装和宣传上讲,这样的称号不单单对于我们四个人,也对于整个香港乐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达10年的时间我们四个人包揽了大部分的奖项,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后果,不如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所以后来我决定退出颁奖礼。” [32-33] (黎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