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刚刚结束年度大会。
会上,我再一次强调了我们HRGO的文化价值观体系,并且每一项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和整理文化价值观的内容,目标就是希望我的同事,都能知道公司提倡的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坚持按照这个价值观体系来做事情?为什么有些底线我们是不能去突破的?
岁末年初,也有不少HR和创业者都来问到我,关于企业文化价值观落地的问题,我简单来说下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1、重复重复再重复
文化价值观的内容,不是每年只提 1-2 次就可以了。要反复提,反复说,反复找案例,反复去强调。
每次周报,每次月会,或者公司有符合或违背文化价值观的事情,都要重复再重复,
让文化价值观刻在所有人行为的标准里
。
简单来说,文化价值观就是一场思想运动,是一个组织一切
工作的指导纲领。
2、触动触动再触动
如果你们的思想运动开展顺利了,那么员工就会有所触动,有了触动之后才会成为一种行为,长久的行为就是一种习惯,很多很多的习惯积累了起来,就形成了团队的文化。
所以一切的开端,就是要让员工有所触动。
而触动最关键的部分就是:
当
公司发现不当的行为,就应该约束
,让个人认识到有问题就该反省,让团队认识到有问题就该改善。如果一切不加约束或是选择性地忽视,慢慢大家就会觉得,这样的行为似乎没事儿。
那么企业文化价值观,就成了摆设。
3、关键时刻,关键记忆
每一家公司都会有关键时刻,比如对于我们公司来说:3月28日是我们的公司日,9月1日是我们的新产品上线日,12月31日是我们的冲刺日... ...
这些关键时刻发生的关键事情,往往就是我们公司的《
敦刻尔克》
,也是我们的《
出埃及记》
。
这些在关键时刻中提取相关的「故事」,会让人有更强的记忆与共鸣。
而讲故事的目的,本质上就是大家的一次思想改造过程,毕竟人人都不爱听道理。
4、越重视招聘,就应该越重视文化建设
我们公司的HRBP分享过一个数据,我们公司的入职率是3%,也就是说,我们要现场面试100人,最后才会录用3个人。
这个数据应该算是比较低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我们
非常重视一个人:在能力潜力和文化价值观方面与我们的契合度。
味道对了,才行。
总的来说,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巨头公司,只要公司在不断招聘,在不断地壮大业务与团队,那么就一定要重视文化价值观的日常建设。因为
价值观稀释所带来的经营风险的暴露与管理成本激增,只有当你公司出现了问题的时候,才会明白这一点的可怕。
5、文化价值观的解释,也要保持更新。
简单梳理下:在一家公司内部,因为个人或团队的某项品质或基因,在一个项目取得一定成功之后,一些方法被总结成了方法论,一些品质便形成了价值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某些认知不能被很好地坚持下去,某些认知又容易被过度强化
,这都可能成为一个大问题。
作为经营者或管理者,根据业务发展的具体阶段,以及公司目前所在的位置,进而重视文化价值观更新与演绎,然后可能
要把文章中提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重新再走一遍。
6、只有一种公司,不需要反复强调文化价值观
那就是这家公司,把所有员工当成工具人。
这类公司只需要高层做决策,其他人无需思考,只要负责执行就行,
员工像工具人一样地执行高层指令,指标单一、方向明确、无需动脑。
如果没有什么野心,在这类公司,文化价值观就不需要反复强调。
如果这家公司有野心,想要增长,那么
忽视文化价值观所带来的组织问题,长久以往,积重难返
。即使再高效简单的系统,也会运转变慢、效率降低。
这是命运。
7、
最后想说:
商业世界很残酷。
宏观来看每一家公司业务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但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明确且坚定的价值观体系作为承接。
微观来看,如果一家公司的员工,只会熟练而麻木地完成属于自己模块的工作,或者说偷偷地做出突破价值观体系的事情也不会被惩罚。
那么一个组织,就离解体不远了。
你觉得呢?
延伸阅读:
关于组织文化的8个底层逻辑
关于价值观8个底层思考
文章最后,个人微信号
想要1对1咨询,可以加我
朋友圈第一时间更新想法
最后推荐你一个学习利器,这是 HRGO 耗时多年打造出核心产品
「行动会员」
,上线 5 年,
连续 5 年学完退费
,已改变超过 10,000 位HR的学习方式。
学好人力资源绝对不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只要用对方法,你会比其他人进步更快。就能把
「
学好人力资源专业技能
」
,变得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扫码咨询
助教
获取产品介绍
(添加请备注:会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