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新知,搜一下!

党项族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党项族 是古代 北方 少数民族之一 [1] ,其语言 西夏语 属于 藏缅语族 ,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 党项羌 ”的称谓,是 西夏 王朝的建立者。

党项最早是对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一带,以畜牧为生的多个部落的泛指。 汉朝 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唐朝时,经过两次内迁,党项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仍以分散的部落为主。唐中央多在党项民族聚集地设立 羁縻州 进行管理,有功的党项部落酋长被任命为州刺史或其它官职。唐末 黄巢 起义时,唐王传檄全国勤王。党项族 宥州 刺史 拓跋思恭 出兵, 唐僖宗 赐拓跋思恭为“ 定难军节度使 ”,后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至此,党项拓跋氏集团有了领地,辖境包括夏、银(今 陕西榆林 东南)、绥(今 绥德 )、宥(今 靖边 东)、静(今 米脂 东)等五州之地,握有兵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藩镇。至宋初,夏州李氏与宋朝发生多次战争。首领 李继迁 归降宋,但族人拥立李继迁叛宋自立。 李元昊 父亲李德明在1005年与宋朝媾和。 宋真宗 赐姓赵,授夏州刺史,充定难军节度使。1031年 李元昊 继立,1038年成立了 西夏 ,统治西北地区达约200年之久,最后被 蒙古帝国 所灭。党项族被 蒙古人 称为唐兀,属 色目人 的一族,在元朝时还有部分甚为活跃,但其后逐渐与其他各族融合,党项之名逐渐消失于 中国历史 上。 看历史沿革

根据近年来人类学家的查访,在四川地区尚有党项族人的后代,可能是西夏灭亡后南移的党项人与 弭药 人融合而成,此外在安徽、河南、云南等地也有党项人的后裔存在。 [2] 看后裔猜测

没用 有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党项族

外文名 Tangut

别名 唐兀、唐古、唐括、唐古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