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人物解读之生辰纲中的疑问
智劫生辰纲中涉及的人物众多,从智劫生辰纲开始,梁山从一个小的黑帮团伙向一个超大规模的黑帮团伙进行了转变。在生辰纲事件中主要涉及人物有:梁中书、杨志、宋江、晁盖、吴用、公孙胜、三阮、白胜等人,涉及梁山人物的有十人。智劫生辰纲之后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涉黑团伙二龙山,二龙山应该是仅次于梁山的第二大团伙。
虽说书面叫智劫生辰纲,但这个生辰纲中有很多的疑问却值得推敲。梁中书为老丈人蔡京准备的10万贯生辰纲的礼物,在端午节的时候和自己的夫人说了,当时准备了90%左右,差的部分也是即刻到位并可以派人送去。去年的生辰纲就已经丢失了,但却不知道谁抢走的。那么疑问是:去年的生辰纲是用什么方式押送的?谁负责的?在哪丢的?丢失了蔡京太师的生辰纲难道就没有官员被追责吗?梁中书今年的计划是派军队押送,但被杨志制止了。这说明去年或许就是通过化妆暗地里押送丢失的,常规的说梁中书不应该在一件事情上失败两次,所以他提出了军队押送。如果说他去年是暗中押送丢失了,那么今年还要采用暗中押送,这个方案第一不是他提出才对。杨志提出化妆押送的时候,但杨志是否知道去年的生辰纲丢失了呢?杨志,是温室里的花朵,长不大也禁不起风雨。
看当时书中描写的少华山、桃花山、梁山这三处山寨基本上都是五七百人不超过千人的规模,如果说梁中书派三五百人押送,加上地方政府配合保护,应该是不会丢失的。梁中书所在的北京大名府由于临近和辽国的边界,应该是有重兵囤积的地方,就是抽调一千人应该也不困难,而且也不会影响边关的防御。纵观《水浒传》一书,只是在梁山被招安后去抗击了辽国,其他时候没有战争。考虑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和金国的崛起,当时辽国应该也是在和金国有战争的时期,因此上对于大宋边境来说是比较太平的年代。不足千人的山寨都能存活,说明这些山寨并没有触及官方、官府的利益,否则也肯定被平了,根本不会发展到后来梁山这样庞大的规模。因此上这些山寨应该是不敢明抢政府的财物,也不敢伤害高级的政府官员。之前我也分析过王伦,王伦不想收留林冲和晁盖,原因之一是他们都得罪了政府官员。
此外10万贯的生辰纲在晁盖等人说来是不义之财,(原文"梁中书在北京害民,诈得钱物,却把去东京与蔡太师庆生辰。此一等正是不义之财。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诛地灭。神明鉴察。")但作为林冲这样一个技术型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捞取官员家里都有1千贯的现金存放,而且买的是并非生活必须品只是自己喜欢的一把刀。林冲的岳丈也是一个教头,这说明林冲并不是什么富二代或者是高官二代。这样看一千贯钱买刀应该是相当于买一款最新的苹果手机差不多的经济负担,绝对不是买一辆轿车的负担。林冲最多是个副处级的干部,梁中书是正牌的正部级干部,老婆是太师的千金,所以这10万贯是其自己的合法收入的可能性非常大。当然这个合法收入可能不完全是他的工资收入,结合施恩的快活林酒店看,他在宋辽边界开设一些酒店并进行边境贸易等增加收入是完全可能的。梁中书也没有想过用权力手段夺取卢俊义的家产,说明其富裕程度应该远超于卢俊义,那么这10万贯应该对于梁中书来说不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数字。通过前后分析,我倒认为梁中书本身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完全可以驾驭自己的职位甚至是更高的职位,其心里应该不认可别人认为的他是依靠蔡京的权势而做到这样的职位,甚至应该有反感蔡京的意思,加上钱是他的合法收入,因此上不想给蔡京送生辰纲。通过连续丢失生辰纲的方式可以以此为由不再送生辰纲,至少可以不用送十万贯这么多了。当然,如果梁中书没有能力,蔡京应该也不会让他在北京驻扎,毕竟是边关要塞,如果出了事情就是皇上不怪罪,辽国打来他自己也有生命安危。他没用让他儿子在北京而是在江州,这就充分说明了梁中书本身的能力。
梁中书为了不给蔡京送生辰纲,至少不送太多价值的生辰纲,那么他布了一个很大的局。他把生辰纲这个信息通过一定的渠道给了刘唐和公孙胜,否则在端午节的前后刘唐就知道,而且公孙胜还清楚的知道了生辰纲的路线。从杨志嘴里知道行走路线,(原文)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常规来说这个应该是依照路途经过地方的顺序排列的,但在黄泥岗之前都没有出事情。这个说明生辰纲的信息和详细情况只给了刘唐和公孙胜。以杨志的配置,出来一百人抢劫乱箭齐发,生辰纲根本不能到达黄泥岗。从路线上说,大名府直接可以到达开封,而走到梁山那边却是一个绕道,这样的路线也是比较蹊跷。或是当时确实没有直达的路线,或是为了避开去年丢失生辰纲的路线,也或是施耐庵先生是路痴。
此外梁中书选择了杨志这样一个有前科的人。之前杨志押送花石纲就丢失了,丢失以后就畏罪潜逃了。不过我认为杨志够不上罪,只是过失甚至是不可抗力因素的结果,但杨志却选择了逃跑。梁中书选择了杨志这样人也是耐人寻味的一件事情。他手下至少有索超,还有闻达。想来他是舍不得索超和闻达的,杨志毕竟不是嫡系人员。所以也印证了梁中书本身可能就不想送生辰纲,诚心丢失。此外,梁中书也知道杨志的特点,跑!那么丢失生辰纲后,杨志一定会跑,这样杨志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十万贯的生辰纲到底是什么?一个军卒挑着一个百十斤的担子,十万贯的生辰纲有一千斤中,这都是什么东西?原文“上年收买了许多玩器并金珠宝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尽被贼人劫了,枉费了这一遭财物,至今严捕贼人不获,今年叫谁人去好?”一千斤的物品会是什么?难道全部是白银吗?给蔡太师送礼肯定不会是大白菜,但如果是金珠宝贝要是达到一千斤应该不是十万贯可以买下的。
再说吴用,虽然是绰号智多星但劫取生辰纲的计策只能说是如同彩票中大奖一样的幸运。因为他知道杨志这些人在炎炎的夏日外出会不带水,如果说杨志等人不在黄泥岗休息、如果杨志一行人自行带了水,他的计策是否能实施呢?杨志路过梁山的时候知道雇人挑担子,为什么不能雇人挑担子带点水呢?而且如果杨志的人先行买酒呢?从其方案看似乎没有第二套备用的,看这样的情形杨志更像是晁盖等人的内应,否则这个抢劫计划是无法变成现实的。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按理说应该是杀掉所有押运的人,这样他们更安全,毕竟刘唐还是有特点的,他晁盖的相貌说出来应该大部分人也会认得。押运生辰纲的十几个人都昏迷了,杀他们只是几十秒钟的事情,但晁盖他们没有。如果说他们没有杀人的胆量,那就应该也没有劫取生辰纲的胆量。另外,当宋江给晁盖送信的时候,晁盖没有立即逃跑而是要和官府打一仗,这一点说明他们本身就是亡命之徒,但他们却没有选择杀死押送人员这一更加安全的方法。
那么,杨志是不是内应呢?我也不能肯定。我之前在分析杨志的时候说了,在三山聚义打青州的时候,三山并没有任何劣势的情况下,杨志提出来找梁山帮助并投靠梁山,要知道他和梁山的晁盖、吴用等人应该算是“仇人”,但他为什么第一个提出这样的方案。此外,在攻打大名府的时候,为什么公孙胜没有随行?公孙胜是不是不想见梁中书?他是蓟州人,蓟州和大名府距离上很近,而公孙胜在江湖上也有名号,那么梁中书请公孙胜帮忙布局,造成连续丢失生辰纲而以后不再送生辰纲也是完全肯能的。
以上的分析,我的确是开的脑洞比较大了,或许作者没有这样意思,或许只是写作时候的BUG。不管怎么说,生辰纲这个事情在水浒传里都是一桩悬案。
PS:1、近段时间我非常的糟糕,严重的失眠影响了我的一切,三片安眠药都不能让我正常睡眠。这样的痛苦应该只有失眠的人才能理解。我会坚持更新,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2、和大家说一声抱歉,我写这段的时候功课做得不到位,没有求证十万贯的购买力到
底是多少,之前查过但毕竟不是搞这个专业的,没有记住。当然,十万贯应该说只是表明金额很多的意思,其真实购买力也不影响我的评述,还望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