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主动雷达导引与半主动雷达导引的基本概念很接近,两者都是利用目标反射回来的
雷达波讯号
作为导引的依据。两者之间最大不同点在于半主动雷达导引的雷达讯号是由发射飞弹的载具,譬如飞机或者是船舰,负责提供讯号。主动雷达导引则是由飞弹本身携带发射讯号的雷达,不需要依靠其他的载具协助。
主动雷达导引在鼻端装有一具缩小的雷达与天线,由于天线的尺寸和发射
功率
的限制,这种雷达有效追踪距离不高,公开资料显示多半在20公里左右。主动雷达导引飞弹在发射前会由发射的载具设定雷达开启的时间,如果是发射的同时雷达就已经开启,那么飞弹就可以利用自己的雷达讯号去追击目标,达到
射后不理
的目的。
如果目标距离较远,飞弹会在飞行一段距离之后才将雷达打开,发现目标之后,继续以自己发射的雷达讯号攻击目标。
[1]
优点
缺点
半主动雷达制导
半主动雷达制导
(Semi-active radar homing, 简称SARH),是采用雷达制导武器的一种方式,最常见的运用是在射程较远的导弹上面,其中又以对空和对舰这两类导弹使用
半主动雷达制导
最为普遍。
半主动制导的方式是在武器上面装置追踪特定讯号的寻标头,武器在发射出去之前会透过射控系统与讯号发射装置取得协调,发射之后寻标头会搜索目标反射回来的讯号,在比对这个讯号的特征,方位以及
频率
变化之后,透过修正姿态与航向的方式持续的追踪目标的动向。
如果以半主动雷达制导
空对空导弹
为例子来解释的话,在导弹的鼻端有一具雷达接收天线,这个天线会去追踪目标反射回来的讯号,而这个讯号的发射是由发射的飞机的雷达所负责的。在导弹发射之后,寻标头会跟随反射的雷达讯号,经过精算之后修正导弹的航向与姿态,以求在导弹失去足够的能量前可以接近目标并且引爆。
由雷达发射出去的讯号一般称作照明波束,专门担任这个任务的雷达称作照明雷达,多功能雷达当中提供这种功能的模式一般称为照明模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