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是中国传统木作的接合方式,木构件凸出来的部分叫“榫”,凹进去的部分是“卯”。榫卯相扣,契合为一,体现古人的设计匠心与智慧,是中国工匠精神的象征。

浙江杭州有一位手艺人刘文辉,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他静心钻研,将复杂精巧的榫卯结构打磨成积木玩具,木屑纷飞间传承千年技艺,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要把榫卯做成能够拼搭的积木

开始纯手工打磨斗拱积木

2012年底,刘文辉在上海第一次接触到榫卯结构的古建筑微缩模型,那是一座一米多高的双层阁楼,搭建得严丝合缝。看到它的第一眼起,刘文辉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这么好的东西不应该藏在博物馆里,它应该被更多人接触”。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直在寻找的方向—— 把榫卯做成能够拼搭的积木。

古建筑纷繁复杂,榫卯结构更是各式各样。 起步阶段,刘文辉选择斗拱作为积木原型。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集榫卯技术大成的特殊构件,上承屋顶,下接立柱,顶天立地。刘文辉从山西老家找了一个木匠师傅,学着做木工,开始纯手工打磨斗拱积木。

别看刨木头、锯木头简单,榫卯结构的“严丝合缝”背后藏着数不清的用心打磨,没有长时间的苦练是做不到的。

让传统技艺融入人们生活

成立团队开发积木产品

为了了解斗拱,刘文辉翻古籍,查图纸,去实地考察,请教专家,聘请工匠。2016年,他考取了中国美术学院的研究生。

“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不仅需要坚守,更需要创新,得让传统技艺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刘文辉说, 他想让更多年轻人通过拼搭积木的方式,了解传统榫卯技艺。

他成立了一个设计、研发、制造团队,开发的积木产品也从单一的斗拱向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国潮”逐渐兴起,刘文辉的榫卯积木年销售20多万套。

刘文辉说,榫卯结构中,有和谐、互助的力量,蕴藏着古老的中国智慧。而他像个解码员,把榫卯的秘密、古建筑里大家看不懂的东西重新解读,做成大家愿意去玩并且符合当下审美和社会文化需求的产物,让千年技艺不断传承发展。

本文来源:中国之声人物专栏《你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