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什麼是發展遲緩兒的高危險族群呢?
A:發展遲緩的高危險族群包含:早產兒、低體重、多胞胎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痙攣、新生兒黃疸而接受換血者、細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腦炎、腸病毒或其他病毒性腦膜炎、溺水或窒息引起腦傷者、腦脊髓膨出、腦膜膨出、水腦症、巨頭症、小頭症、腦腫瘤、顱內出血、曾經接受開顱手術者、先天性腦畸形、先天性畸形(兔唇、顎裂、骨關節肌異常)、反覆性中耳炎、染色體異常、皮膚有異常白斑或是色素沉著者、神經肌肉疾病(脊髓肌肉萎縮症、肌肉病變等)、先天性代謝障礙、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睡眠障礙(阻塞性呼吸暫停)、破碎家庭兒童、受虐兒、搖晃嬰兒症候群…都是高危險群。

發展遲緩的類型
Q:發展遲緩大概分為哪幾種類型?
A:發展遲緩分為:認知發展遲緩、動作發展遲緩、語言溝通遲緩、心理社會遲緩、生活自理遲緩等五個常見類型。
Q:什麼是生活自理發展遲緩?
A:生活自理能力包含飲食能力(吸吮、吞嚥、咀嚼、抓食、喝、吸、器具使用,約至5歲發展成熟)、如廁能力(3歲半左右,應可自己上廁所)、清潔能力、睡眠等各方面。當兒童無法發展出與其年齡相當的生活自理能力,導致適應能力偏差,則稱為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發展遲緩或障礙的現象。

幼兒發展遲緩的警訊
Q:一歲的幼兒發展遲緩的警訊為何?

A:一歲的幼兒如果不會發出『ㄅㄚㄅㄚ、ㄇㄚㄇㄚ』的聲音、不會做出拍手、再見的姿勢、不會爬、不會扶著東西站起來、不會自己坐起來、不會用食指指出物品及方向、不會用拇指及食指捏起小物品,都要注意到是否有發展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