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原名全一,又名君宝,
辽东
人。传说他生于南宋末。五岁时染上眼病,双目渐渐昏不见物。碧落宫住持张云庵,是位世外高人,一见张君宝便觉得奇异,对他父母说:“这孩子仙风道骨,不是凡器,但双目遭了魔障,必须拜贫道为师。脱去尘翳,使智慧之珠重新清朗,到那时自然送还。”君宝母亲允诺。从此君宝便跟着张云庵,静养了半年,双目渐渐明朗。师父教他读道书,一经过目,便懂得深义。有空暇,又读儒释两家著作,只是随手翻阅,稍了解其大意,便搁过一边。匆匆七年过去,母亲思念君宝,又将他召回家去。
此后他也研读过儒学,有文名。元朝时有几任长官闻他名声,他做官。他仰慕晋代葛洪为人,不想真的做官,只想如葛洪讨个勾漏县令的闲职便于修道一样,任个散职,便利寻仙访道。谁知一年之中父母相继谢世,无法应召。此后他便绝意仕进,一心访道。先在燕、赵、齐、鲁等地名山古刹中漫游,前后几乎三十年,没有什么异遇。于是他西行进入陕西、甘肃一带,见甘肃的宝鸡山泽幽邃清秀,便隐居于此。其中有座三尖山,三峰挺秀,林木苍润,因爱这山势便自号为“三丰居”。
元枯元年(1086)十七岁时,张三丰才进入终南山,遇见火龙真人,传授真诀。于是辞别师父,在江湖间漫游了几年。此后,进入武当山隐居调神九年,才修成大道。因他不修边幅,人又长得高大,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穿一领蓑衣,一件旧衲;吃起东西,成斗成升的,一扫而空,但有时又常常几天甚至几月不饮不食,人都称他“张邋遢”。此后又往来宝鸡、武当等地云游。
这一年,他回到宝鸡金台观。一天他静坐炼气,阳神出壳,朋友们见他气息全无,以为已死,便买来棺木将尸身收敛了。到下葬时,忽然听到棺内有声响,忙启开一看,他已活过来了。此后,他仍入武当山,并在四川、湖北一带出没。
张三丰在武当隐居,继承五代时曾在此隐居的陈抟的丹法,精于蛰龙功。同时,又精于武术,创立道门内家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都是内家拳的流变。内家拳以内气为本,技击中倡导以弱克刚,独具一格,在天下广为流传。武当道士仍奉三丰祖师之教修习拳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