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

牟宗三(1909年6月12日-1995年4月12日),字离中,生于山东省栖霞县牟家疃,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家、哲学史家、新儒家。 其着力于哲学理论方面的专研,谋求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的融通,并力图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他创造性提出“智的直觉”,代表作有《心体与性体》等。1995年4月12日,牟宗三逝世。

  • 书籍封面

    中国哲学十九讲

    牟宗三

    23 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82.5%

    牟宗三,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海外新儒学的重要代表和集大成者。哲学大家刘述先曾说,牟宗三在当代中国哲学的地位比之于康德在西方哲学的地位。《中国哲学十九讲》为牟宗三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十九讲,大体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中国哲学的特殊性问题、先秦诸子的起源及系统、魏晋玄理的内容及价值、佛教的哲学问题、宋明儒学等。书中所讲,关系到中国哲学的系统格局与义理综述。书中厘清的问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启发性。

  • 书籍封面

    心体与性体

    牟宗三

    《心体与性体(套装上中下册)》是当代新儒学大师牟宗三的代表作。该书以儒学三期发展划分学说为依据,以现代儒学的观点来解析宋明理学,主要列举了宋明儒学当中的九个主要代表人物,即: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胡宏、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刘宗周,提出了著名的三系说,站在传统儒家的立场上,应用现代西方哲学进行概念逻辑分解的方式,把他们分成了三系,即:胡宏和刘宗周为一系,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一系,程颐和朱熹为一系(其中周、张、大程开风气之先,尚未分组)。进而认为前两系为传统儒学正宗,程颐与朱熹自成一系,为儒学之歧出(这是该书问世三十多年里最受争议的地方)。通过这种分析,牟宗三阐述了相对于先秦开创的儒学,宋明儒学为什么被称为新儒学,它的创新之处在哪里,它对传统儒学的继承是什么,等等,重要的学术问题。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形态上树立了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典范,把传统儒家思想提升到了现代哲学的层面,为当代新儒学构建了新颖的哲学理论体系和基础,《心体与性体(套装上中下册)》也因此被视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经典之作。

  • 书籍封面

    牟宗三先生全集(全33册)

    牟宗三

    《牟宗三先生全集》共8辑,33册,汇聚了当代哲学大师牟宗三先生全部学思历程的精心著述。约1239万字。这部古今罕见的大全集,是由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长期规划,《全集》编辑委员会历经6年时间,精心整理编校而成。

  • 书籍封面

    生命的学问( 一代哲学宗师的扛鼎之作 浓缩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与洞见 享誉海内外)

    牟宗三

    国学大师牟宗三从哲学的角度对生命进行思考,探讨生命的学问。本书收集了牟宗三有关哲学专题的探讨、对人生问题的思索、生活心情的纪实,以及关于前尘往事的追忆等文章,充分展现出一代大哲的真情至性。 本书能为对生命有所困惑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向,从而帮助他们参省自己的人生,体会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

  • 书籍封面

    佛性与般若(套装上下册)

    牟宗三,吴兴文

    《佛性与般若》一边引录经论之文,一边疏解,层次明晰,表述精严,回互升进,几大教理系统清晰呈现,而于天台圆教最为着力。不管是细节的正名释辞到总的义理的把握,都让人感到很有功力和洞见。

  • 书籍封面

    中国哲学的特质

    牟宗三

    《中国哲学的特质》可说是中国哲学的入门读本。通过步步推进、步步分明的简要讲述,以及相应的中西比较,本书抉发与展示了中国哲学、儒学作为生命的学问而特重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的理路、本体与工夫融一的理路,从而也就豁先了中国哲学的特质。

  • 书籍封面

    庄子齐物论义理演析

    牟宗三/陶国璋整构/牟宗三讲述 / 陶国璋整构

    〈齊物論〉是《莊子》中最具系統的一篇,說理透闢,首尾一貫。莊子善用詭辭寄寓,文筆芒呼恣縱,靈感如天外飛來,故其義理常無跡可循,使讀者難入其門。莊子筆下各篇中,以〈齊物論〉最為豐富,通篇順暢,恰當呼應;若領略篇中玄思妙理,進而呼應餘篇,自然清機徐引,輾轉興發;全書最終歸結至〈逍遙遊〉篇,則終始條理,可以整幅透悟莊子哲學的內蘊。 本書以牟宗三先生的講課內容為基本,經作者援入中國傳統哲理與西方現代哲學的觀念,整理重構,予〈齊物論〉進一步的開展,使莊子的哲學更富現代感。

  • 书籍封面

    理则学

    牟宗三

    “理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训练与提升逻辑思考的能力,以使人在人生与为学上(无论是实践之学还是理论之学)碰到问题时,知道如何作正确的思考与分判一个推理是否正确,从而能解决问题与分辨观点的正确与否。简单地讲,就是学到如何正确地运用思想来思考问题。就这方面来说,传统理则学比现代逻辑(即符号逻辑)有用多了。实际思考问题时,对我们有帮助的是传统理则学讲的那一套,也就是顺着亚里士多德的理则学所发展出来的那个系统。 本书是牟宗三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出版后相当长时期内一直作为台湾高校逻辑课程的首选教材。全书共分三部:第一部传统逻辑,第二部符号逻辑,第三部方法学。按逻辑学的发展脉络对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都作了详尽而系统的论述。同时,在此基础上,作者在最后对“归纳法”和“辩证法”等常用思维方法的逻辑基础、具体过程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等作了精妙分析,这也是本书区别于其他逻辑教材的特别之处。

  • 书籍封面

    解析冯友兰

    胡适/陈寅恪/金岳霖/张荫麟/太虚/贺麟/朱光潜/洪谦/张申府/张岱年/ 陈荣捷/ 李约瑟/牟宗三/ 孟旦/H.G.梅勒/周质年/李慎�

    今年是冯友兰先生逝世十周年。冯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哲学教育家,也是中国二十世纪极少数学术大师和文化巨匠之一。在长达七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冯先生呕心沥血地从事于中国传统人文智慧的现代阐释。他早年出版的明卷本《中国哲学史》和创立"新理学"体系,在中国现代哲学与文化的发展中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有关冯友兰晚年思想的评价与定位,则成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