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
2
,
2
,
2
,
2
and
2,
*
Hebin WANG
1 新疆兵团南疆化工资源利用工程实验室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2 浙江大学化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58
Yang LI
2 浙江大学化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58
Xingang LIU
2 浙江大学化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58
Jun ZHOU
2 浙江大学化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58
Qingqing WANG
2 浙江大学化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58
Guping TANG
2 浙江大学化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58
1 新疆兵团南疆化工资源利用工程实验室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2 浙江大学化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58
Corresponding author.
汤谷平(1961—),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材料、药物的控制释放和基因治疗;E-mail:
nc.ude.ujz@gnipuggnat
;
moc.361@923nibehgnaw
第一作者:汪河滨(1980—),男,博士,主要从事生物医用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E-mail:;
vitro
study showed that Pluronic-PEI had low cytotoxicity, and the P123-PEI600 possessed high gen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and could downregulate the intracellular ATP and P-gp levels.
Conclusion
Pluronic-PEI is a good drug/gene delivery system, and P123-PEI600 is an ideal vector, which may be used in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reversing multidrug resistance.
Keywords:
Technology, pharmaceutical; Polyethyleneimine/chemical synthesis; Nanospheres; Drug carriers; Genes; Transfection; Adenosine triphosphate; P-glycoprotein; Drug resistance, neoplasm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逆转MDR是肿瘤治疗的一大难题
。肿瘤的多药耐药包括很多机制,如减少对药物的吸收、增加药物外排、药物代谢改变、DNA修复机制和解毒系统激活、药物诱导细胞凋亡减少等
。其中由膜转运蛋白[主要包括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9)、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RCP)]介导的药物外排是产生MDR最为重要的机制
。目前,选择合适的药物传递系统、基因治疗和应用小分子MDR抑制剂是逆转肿瘤MDR的主要策略。近年来,药物传递系统如聚合物胶束、纳米粒和脂质体等用于克服肿瘤MDR引起科学家广泛的关注,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
。其中聚合物胶束以生物相容性好、载药量大、稳定性好、材料来源丰富和制备工艺简单而备受青睐
普朗尼克(Pluronic)是一种多功能药用辅料,由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EO-PPO-PEO)三嵌段构成,当其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时,可自发形成胶束。其疏水内核可用于包载疏水性药物,亲水外壳具有稳定和避免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清除的作用。还有研究表明,某些Pluronic本身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能够耗竭细胞内ATP,抑制P-gp的功能,影响药物外排运输,具有逆转肿瘤MDR的作用
。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阳离子聚合物,具有很强的结合基因(DNA和RNA)的能力,PEI的分子量对基因转染效率起决定作用,大分子量的PEI转染效率高,但细胞毒性也较大;小分子量的PEI(分子量小于2000 u)细胞毒性低,但转染效率也低
。因此,对PEI加以修饰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选用三种Pluronic修饰两种小分子量的PEI(PEI600、PEI1200),并对制备的Pluronic-PEI胶束粒径大小、表面电位、CMC及绑定DNA能力、载药能力等物理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其细胞毒性、转染效率及对细胞内ATP、P-gp水平的影响,以证明Pluronic-PEI胶束药物(基因)输送载体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高转染效率。
Pluronic F127(分子量约12 600 u)、P123(分子量约5800 u)、L61(分子量约2200 u)、PEI(分子量约600 u、1200 u)、N, N′-羰基二咪唑(1, 1′-Carbonyldiimidazole,CDI,分子量约162.15 u)、三乙胺(Triethylamine,TEA,分子量约101.19 u)、芘(Pyrene,分子量约202.26 u)、98% MTT(分子量约218.1 u)、溴化乙锭(EB,分子量约394.32 u)购自西格玛奥德里奇(Sigma-Aldrich)公司;重水(D
2
O)购自上海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其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胰蛋白酶(Trypsin,分子量约23 300 u)购自美国西格玛奥德里奇(Sigma-Aldrich)公司;1640、DMEM培养基干粉购自美国gibico公司;FBS、小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购自杭州赫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FITC标记P-gp抗体CD44购自美国Abcam公司。质粒提取试剂盒购自德国Qiagen公司;Luciferase荧光素酶报告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BioVision的公司;ATP测定试剂盒、BCA蛋白测定试剂盒购自江苏凯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00 MHz核磁共振仪购自美国瓦里安公司,EA 1112元素分析仪购自意大利Eurovector公司,JEM-2010透射电镜购自日本电子光学公司,RF-5301PC荧光分光光度计购自日本岛津公司,Model 550酶标仪购自美国伯乐公司,Nikon Eclipse TE200倒置荧光显微镜购自日本尼康公司,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库尔特公司。
人胚肾细胞(HEK293)、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胰腺癌细胞(Panc-1) 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细胞资源中心,于37 ℃、5%二氧化碳浓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
称取Pluronic F127(12.7 g,1.0 mmol)和CDI(0.25 g,1.5 mmol)分别溶解于20 mL二甲基亚砜(DMSO)中,混合于100 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TEA 0.2 mL,避光、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4 h,得到F127-CDI溶液。将F127-CDI溶液缓慢滴加至PEI600(0.90 g,1.5 mmol)溶液中,滴加2 h,继续反应12 h后,溶液在水中用透析袋(截留分子量约3500 u)透析48 h,冰冻干燥,得到Pluronic-PEI产物(其他Pluronic-PEI制备方法相同)。
Pluronic-PEI的合成分为两步:① CDI活化Pluronic上的羟基,使Pluronic以酰胺键连上咪唑;② 脱去咪唑环,使PEI上的胺基与Pluronic以酰胺键相连生成Pluronic-PEI,三乙胺在这两步反应中提供一个碱性环境;反应式如
所示。滴加PEI的DMSO溶液的速度要慢,并持续搅拌反应过夜得到澄清溶液。经水透析除去没有反应完的原料后冷冻干燥。
称取一定量的Pluronic-PEI材料,置于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乙睛,使其充分溶解,在40 ℃下减压蒸发40 min使形成一层均匀薄膜,室温下放于真空干燥器中过夜,除去残留溶剂。然后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水化,超声30 min,用0.45 μm醋酸纤维素酯膜过滤,得到透明的Pluronic-PEI胶束溶液,备用。
取上述Pluronic-PEI胶束溶液,在25 ℃的条件下,使用动态光散射测定其粒径和表面电位。
吸取上述Pluronic-PEI胶束溶液10 μL轻轻滴于电镜用碳膜铜网上,放置于无尘环境中自然晾干。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样品形貌并拍照。
配制6×10
-6
mol/L的芘丙酮溶液,分别取1 mL加入10个10 mL的容量瓶中,待丙酮挥干后,将不同浓度的Pluronic-PEI溶液分别加入容量瓶中,定容,超声30 min,室温放置过夜后进行测定。溶液最终的芘浓度为6.0×10
-7
mol/L,所制备的系列Pluronic-PEI浓度分别为1.0×10
0
、1.0×10
-1
、1.0×10
-2
、1.0×10
-3
、1.0×10
-4
、1.0×10
-5
、1.0×10
-6
、1.0×10
-7
、1.0×10
-8
、1.0×10
-9
mg/mL。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固定发射波长为395 nm,测定300~350 nm处的激发光谱。采用荧光强度比值(I
339
/I
334
)和浓度的对数值关系计算CMC
称取琼脂糖0.5 g,加入1×TAE电泳缓冲液50 mL中,加热溶解,待冷却到约60 ℃后,加入2~3 μL溴化乙啶(EB)母液,混匀,制胶备用。按不同氮磷比将Pluronic-PEI材料溶液加到DNA(1 μg)溶液中(等体积混合),混匀,静置0.5 h。加入上样缓冲液1 μL,进样电泳。电泳条件:1×TAE缓冲液,电压100 mV,电泳时间为30 min,在紫外灯下拍照。
分别称取100.0 mg Pluronic-PEI,置于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乙腈使其充分溶解,加入5.0 mg紫杉醇,在40 ℃下旋转蒸发40 min,得到药膜骨架。然后加入去离子水溶解,超声30 min后用0.45 μm醋酸纤维素酯膜膜过滤除去不溶药物,再用去离子水透析6 h后,将溶液冷冻干燥,得到载药胶束。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载药(紫杉醇)能力,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绘制紫杉醇吸收曲线和标准曲线,结果如
所示。
将HEK293、A549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板内,每孔1×10
4
个细胞,在37 ℃,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孵育16 h。吸出培养液,加入不同浓度的Pluronic-PEI无血清培养液,孵育4 h后吸出培养液,加100 μL含有0.5 mg/mL MTT的无血清培养液,再孵育4 h,翻板、加入100 μL DMSO,振荡5 min,用酶标仪检测波长570 nm的吸光度值。按下式计算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经样品处理过的每孔吸光度值-空白对照的每孔吸光度值)/(未经样品处理过的每孔吸光度值-空白对照的每孔吸光度值)×100%。
将HEK293、A549细胞分别接种于24孔板内,每孔4×10
4
个细胞,在37 ℃、5%二氧化碳条件下孵育16 h后吸出培养液。将Pluronic-PEI和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1 μg)按照一定的氮磷比等体积混合,对照组PEI(分子量约25 000 u)与pEGFP(1 μg)按照氮磷比为10等体积混合。室温静置30 min后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至终体积500 μL,混合均匀后加入到24孔板中,37 ℃孵育4 h后,吸出培养液,用PBS洗涤,每孔加入500 μL含10%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48 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
按照1.4.2的方法培养细胞孵育后吸出培养液,将Pluronic-PEI和表达荧光素酶质粒pGL-3(1 μg)按照一定的氮磷比混合,相同方法培养48 h后,吸去孔中培养基,用PBS洗涤,加入100 μL PBS在-80 ℃下反复冻融两次,按照Luciferase荧光素酶报告检测试剂盒方法检测荧光素酶活力,记录相对荧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RLU)。蛋白浓度用BCA试剂盒检测,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总蛋白的浓度,最后样品中荧光素酶的表达量用RLU/mg蛋白表示。
将A549细胞接种于六孔板中,每孔2×10
5
个细胞,在37 ℃、5%二氧化碳条件下孵育16 h后吸出培养液。然后每孔分别加入浓度为20、40、60、80、100 μg/mL的Pluronic-PEI溶液(无血清培养液配制),孵育4 h。同时加入空白即无血清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孵育结束后,采用预冷的PBS洗涤三遍,每孔中加入400 μL 1.0%的Tritonx-100裂解细胞。采用ATP检测试剂盒在发光测量仪上测定ATP的含量。加入50 μL ATP样品和450 μL标准反应溶液,立即进行发光读数,记录20 s时的读数。扣除发光本底,将测得的发光读数代入预先制作的标准曲线中即可测得细胞样品中ATP含量。另一部分样品用BCA法测定细胞蛋白含量,将测定的ATP含量除以相应孔的蛋白含量,用以消除每孔细胞数量所带来的误差。
将Panc-1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中,每孔密度为4×10
4
个细胞,孵育16 h后吸出培养液。然后每孔分别加入系列浓度为20、40、60、80、100 μg/mL的Pluronic-PEI溶液(无血清培养液配制),于37 ℃孵育4 h。同时加入无血清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孵育结束后吸出培养液,每孔加入500 μL含10%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后,加入FITC标记的CD44抗体,5 min后用PBS洗涤,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用无EDTA胰酶消化、离心、PBS重悬后,用流式细胞仪的FL-1通道检测绿色荧光,根据荧光强度计算细胞内P-gp的表达水平。
实验所得的数据采用Excell 2013(for 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δ1.0 ppm为Pluronic中-CH3的质子峰,δ 3.4~3.6 ppm为Pluronic中-CH2CH2O、-CH质子峰,PEI质子峰-NHCH
2
-出现在δ 2.2~2.8 ppm,见
。提示合成了Pluronic-PEI。根据峰的积分比例可以计算出三种Pluronic与PEI的接入比为1:1。
F127、P123、F127-PEI、P123-PEI均能够通过薄膜水化形成纳米胶束,胶束呈球形,分布较为均匀,无团聚现象,而L61和L61-PEI团聚现象明显,不易形成胶束(因此后面不再研究L61-PEI),见
。动态光散射测定粒径大小结果与透射电镜结果基本一致,单纯Pluronic表面电位基本为零,接入PEI后表面电位为正,+6~+9 mV,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