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东坝大马灯表演现场
每到逢年过节,南京人都热衷于花灯表演。而流行于南京高淳地区的东坝大马灯,则是当地老百姓倍受欢迎的民俗活动。大马灯表演两人一马,七马一队,走街串巷,所到之处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图 |
东坝大马灯巡演现场
据记载,东坝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流传于在高淳东坝、固城两地。1994年,东坝大马灯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暨春晚获奖节目颁奖晚会,在直播现场大显身手,并获得了“江南一绝”的美誉。
图 | 东坝大马灯参加1994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
暨春晚获奖节目颁奖晚会录制
“颜值”与“气质”并存
传统习俗为村落留住乡愁
图 |
东坝街道汤家村
“汤家村位于东坝的中坝和上坝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在历史上是客商落脚歇息之处,一时间商贾云集,成为繁华集市。”
——东坝街道东坝行政村党委书记张福华
图 | 东坝戏台遗址
汤家村是东坝大马灯的兴盛之地,它位于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西北部,紧邻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河。村庄依河而建,村内的东坝戏楼遗址依然保留古建筑的风格,与特色鲜明的东坝大马灯民俗一道,构成了汤家可视、可触、可听的文化风情。2020年4月,江苏公布了首批107个省级传统村落,汤家村榜上有名。
图 |
汤家村村口的战马雕塑
图 |
大马灯表演现场
图 | 大马灯表演现场
据史书记载,唐宋以后,东坝逐渐成为了太湖流域的重镇,发展至明清更为繁荣。当时东坝商贾云集,每年农历三月、五月、七月都有隆重庙会活动,但春节、元宵却少有民间文娱活动。一些儒商认为当地百姓看惯了船帆,而很少见到车马,于是受汉代“骆驼载乐”的启发而兴起竹制“大马灯”,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舞玩。由于“大马灯”必须有较多固定的人来参加表演,因而以汤姓为主体的东坝村大马灯应运而生,成为世代相传、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活动。
图 | 制作大马灯
图 |
参与表演的小演员
图 |
东坝大马灯天字阵阵法示意图
图 |
东坝大马灯下字阵阵法示意图
东坝大马灯代代相传,训练有素。大马灯用竹制“马架”,外表用绒布制成“马皮”,并饰以马鞍、缰绳、铜铃等,形神兼备。表演时7名少儿扮演三国戏剧中刘备、关羽、张飞、赵子龙、黄忠、马超及旗牌报手,乘坐7匹战马,在旌旗招展、战鼓雷鸣中策马扬鞭,疾驰而出,神威气势,咄咄逼人。只见那令旗指处,阵法不断变换。由跑单穿、双穿、布阵列队、信马由缰,到围阵对敌,七马昂啸,奋蹄奔腾,俨如疆场驰骋,将战马演绎的栩栩如生,最后以“天下太平”四字列队收场。
图 |
大马灯表演现场
东坝大马灯马型高大,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前面一人戴道具扮马头,后面一人曲身紧抓前
面人
的腰带,披戴道具作马身,两人互相受到牵制,表演时难度较大。在练习阶段要求比较严格,扮马人首先要熟悉真马的性情、动态、静貌;其次是苦练马步功夫。马在行走时,演马首的起左步,演马身就要跟右步。两人四条腿左右交差,亦步亦趋,紧密配合,才能达到和谐统一,把假马演得逼真神气。
图 |
1993年参加第三届中国
沈阳
国际秧歌节
图 |
荣获1993年第三届中国
沈阳
国际秧歌节
“金玫瑰奖”
图 |
1994年参加第四届广东欢乐节
1991年高淳东坝大马灯参加南京市金陵庙会,一举成名;1993年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
沈阳
国际秧歌节”,获得赛会最高奖——“金玫瑰奖”;1994年赴广州参加第四届广东欢乐节倍受好评,进一步提高了东坝大马灯的知名度,2008年6月,东坝大马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汤裕道:让大马灯舞出红火年味
图 |
国家级非遗项目东坝大马灯代表性传承人
图 |
汤裕道指导年轻人表演大马灯
今年71岁的汤裕道,是东坝大马灯队伍里的核心人物。汤裕道是东坝大马灯的第五代传人,祖上均为大马灯表演队的骨干成员,但是因为汤裕道的7个哥哥相继夭折,所以父亲对他格外疼爱,为防止意外受伤,坚决不让他学习大马灯的表演技艺。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东坝大马灯也在上世纪60年代初被迫中断。
图 |
汤裕道
图 |
大马灯表演的服装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老百姓生活的好转,大马灯表演逐渐恢复。在汤裕道的召集下,一批年富力强的村民加入了大马灯的表演行列,大马灯表演队的规模日益壮大,中断近20年的东坝大马灯重新舞动起来,时至今日,一直没有中断。
虽然汤裕道已经年逾七旬,但是一旦套上马架子,表演起来还是虎虎生威,绝不亚于20多岁的小伙子。每逢重要的演出,他都是扮作领头马。
图 |
汤裕道
图 | 汤裕道为小演员做表演前的准备工作
汤裕道平时话不多,但是谈起大马灯表演时的种种阵法和技巧,立马神情飞舞了起来,“小马灯是摆出天下太平四个字,而我们是通过跑位,走出这几个字,走位时的技巧就更加复杂了,要达到步调一致,这对马头的要求很高。”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坝大马灯的第五代传人,汤裕道也正在积极地寻觅大马灯的传人。
图 |
东坝大马灯的表演队员逐渐老去
图 |
汤裕道教授年轻人表演技巧
图 |
东坝大马灯走进学校
虽然老艺人们一直在坚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马灯表演近几年来在慢慢减少,不过,汤裕道对于大马灯的未来仍是信心十足。
“一方面村子里有不少20多岁的小伙子愿意学习技艺,另一方面政府也在积极扶持我们。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很好,大马灯以后还要走上国际舞台呢。”
——汤裕道
图 | 东坝大马灯表演现场
近年来,为做好东坝大马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地政府在保持大马灯原生态的基础上,邀请南京市民俗艺术家对东坝大马灯进行指导、改进,使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既富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欣赏水平,进一步提高东坝大马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留住百姓的历史记忆。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打造
非遗传承主题
大型电视专栏《传承人》
守住民族之魂,讲述非遗背后故事!
2021年 《传承人》播出时间调整为
周日18:25(首播)/ 周四11:45、18:40(复播)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新闻、节目、嘉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