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冰心这个人物?

希望能得到一些对于冰心的客观评价。
关注者
70
被浏览
272,857

28 个回答

1997年,冰心长子趁妻子出国,将比自己小40岁的女人带回家过夜。后来他为了分割房产,对患癌的妻子纠缠6年之久,而冰心对此袖手旁观。谁料冰心去世后,她的孙子却用8个字就狠狠打了她的脸!

冰心是我国有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她的文字也影响了无数人的成长。

对于儿子吴平,冰心十分宠爱,也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

吴平高中时,被冰心送到国外读书,大学时又被送到清华大学攻读建筑系。

只是回国后的吴平,身上的变化太大了,自私任性、我行我素,但这一切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原来,冰心和丈夫忙着教育事业,没空管教儿子,所以吴平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从小有保姆贴身照顾。

吴平被捧着长大,有事就找长辈解决,从小不知责任心为何物,高中去国外几年,没了束缚的吴平更加任性、散漫。

吴平回国后,冰心虽然发现了他的问题,但由于自己一直忙于事业,亏欠了儿子的成长,所以冰心对儿子很愧疚,出于补偿心理,反而对吴平更加宠爱和包容了。

而这也无形中,助长了吴平身上的不正之风,为他后来的婚姻悲剧,埋下了隐患。

1966年,吴平本来已经快要结婚了,但事到临头他却突然悔婚:“妈,这婚我不想结,这姑娘没意思,我有喜欢的人了。”

原来吴平爱上了,比自己小9岁的姑娘陈凌霞,死活闹着非她不娶。

爱子心切的冰心,自然是要帮儿子达成心愿:“成,妈去帮你提亲!”

就这样,之前说好的婚事推了,吴平娶了陈凌霞。

原以为儿子娶了喜欢的姑娘,以后就能白头偕老,没想到,糟心的事还在后头。

吴平工作忙,没时间顾家,随着他的儿子吴山出生,七年之痒也来了,吴平开始背着妻子在外面找刺 激,老婆儿子都抛之脑后。

1997年,吴平趁着妻子陈凌霞,去国外照看坐月子的女儿时,他不顾街坊邻居的议论,竟然三番四次,把一个比自己小40岁的有夫之妇,带回家过夜。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陈凌霞回国后,得知丈夫的事,自知理亏的吴平,不得已写下保证书,还答应送一套房子给妻子。

不过,狡猾的吴平只是口头答应,却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证明材料。

后来吴平更是将自己的保证,忘得一干二净,他每天跟别的女人打得火热,几乎不着家。

陈凌霞只好找婆婆冰心诉苦,原以为通情达理的冰心,定会为自己主持公道,却没想到,冰心竟然劝自己大度:“你跟吴平都结婚几十年了,孩子也大了,离 婚的事就别想了,免得惹人笑话,你就对他多点包容吧!”

冰心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明知儿子吴平对不起儿媳,却对他的行为袖手旁观。

冰心的孙子吴山,从小目睹父亲吴平,对母亲所做的一切,他的心中满是怨恨,他怨恨父亲的无情刻薄,怨恨奶奶冰心的纵容。

然而更让人意外的,还在后面。

冰心去世后,没了约束的吴平,更加变本加厉,他不仅抛妻弃子,还卷走了妻子陈凌霞辛辛苦苦攒下的几十万,花老婆的钱养情 人,此后几乎不再回家。

而他的妻子陈凌霞,因为长期抑郁不幸得了癌症,吴平不仅不愿照顾,还要跟她离婚,分割财产。

就为了那套,当初答应留给妻子,之后又反悔想要拿回的房子,吴平不惜将患癌的妻子告上法庭,这官司一打就是6年。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场官司蕞后吴平还胜了!

房子归了吴平,而他的妻子和儿子吴山,不得不搬进一处50平的租房。

父亲跟别的女人跑了,还把母亲的钱卷走了,母亲人财两空,又没钱治病,每天还在为父亲伤心流泪,吴山对父亲吴平恨之入骨。

吴山撕掉判决书,他不服,他恨父亲无情,也更恨奶奶冰心的纵容:“奶奶,都是你害的!你为什么要纵容父亲,如此欺负母亲,你连自己的儿子都教育不好,又凭什么当教育家?”

为了给母亲讨回公道,为了向父亲施压,为了报复父亲和奶奶,被怒火冲昏头脑的吴山,干了一件大事。

他提着一桶红油漆,来到奶奶冰心的墓园,在她的墓碑上写下了“教子无方,枉为人表”8个鲜红的大字,还在上面贴了一张纸,将父亲吴平的罪行公之于众!

回顾这场闹剧,不禁感慨,没有一个赢家。

吴平婚内出轨,抛妻弃子,晚年众叛亲离,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的妻子陈凌霞,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丈夫,人财两空,还搭进去自己的命,实在是不值得。

2人的儿子吴山,为了给母亲讨公道,在奶奶冰心的墓碑上写字报复,后来受到舆 论谴责,他不仅要向冰心和公众道歉,还要赔偿修理清洗费(因为冰心作为文化名人,她的墓碑不是私人所有,而是国家公共财产)。

那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在哪?

因为冰心对儿子吴平,过于溺爱,缺乏管教,对他犯下的错,又过于包容,缺少批评指正。

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爱孩子也要有个度,有时候对孩子过于宠爱,又缺少必要的引导和管教,这不是爱,这只会害了孩子!

以上的故事,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只是,冰心大约也没料到,自己生前一生受人尊敬,死后却被亲孙子如此羞辱,连死后都不得安宁,不知她可曾后悔?

研究她的文学作品不如研究她的为人处世。

周作人亲自承认的徒弟之一,和司徒雷登交好,和宋美龄拉关系,写文章粉饰大东亚共荣,战后去日本教学,还能被红色政权迎回来,安安稳稳活到90多。战乱zz运动都没能让她受一点苦,非一般的人物啊。

冰心和周作人:

井上红梅于1934年对周作人的采访
:据说您的弟子中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很多。
:不,没有那种事。来学校听我讲课的人很多,但关系密切的只有两三位。俞平伯现有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他是俞曲园的曾孙,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自成一家,他经常写些评论。作家里有冯文炳和冰心女士。冯文炳笔名“废名”,现在担任北京大学英文科教授。他的《桃园》、《枣》、《桥》(上卷)以及《莫须有先生传》等作品已经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前三个集子中的作品与铃木三重吉的风格类似。《莫须有先生传》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受到庄子的文章和李义山诗的影响,大量摄取了支那固有的思想。象征手法的运用甚至会使读者在最初阅读的时候不易理解,但我觉得那种作品很好。社会改革家们如果把过去的、传统的东西彻底破坏,“中国”这种特色也就消失了。

冰心和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在1929年的时候,曾为著名作家、诗人冰心与吴文藻的婚礼做过主持。

冰心和宋美龄蒋介石:

这是冰心与宋美龄的第一次会面,开始她们用汉语交谈,当谈到美国母校时,两个人情不自禁地说起英语,“和中文相比,夫人好像更能轻松地用英语交谈”。宋美龄给冰心留下了美好印象:“在我至今为止见到的妇女中,确实从未有过像夫人那样敏锐聪颖的人。她身材苗条、精神饱满,特别是那双澄清的眼睛非常美丽。宋美龄并不是一个政治的符号,一个令人生厌的达官贵妇,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是一个极有中国传统美德又受西方现代文明熏陶、善于交际的夫人。”
这次上黄山,冰心得以与蒋介石夫妇一起品茶,蒋介石“态度非常和蔼,……最显眼的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曲线分明的嘴形”。
冰心 共有三篇文章描写 宋美龄 《我所见到的蒋夫人》、《最近的 宋美龄 女士》、《我眼中的 宋美龄 女士》
1948年1月,日本《淑女》杂志在第1卷第1号隆重刊登冰心的谈话录《闻名于世的女杰•我眼中的宋美龄女士》,并且在编者按语中专门介绍说:“我们从来日的谢冰心女士那儿得知了举世闻名的宋美龄女士的近况。谢冰心女士是宋美龄女士最好的朋友。”

冰心吹捧毛爷爷:

我独自站在荷花池畔,毛主席旧居的大门还没有开启……我忽然觉得这一朵朵亭亭出水的光艳的荷花,在晨风中一齐仰首,就像一张张肤色不同、年龄不同的革命人民的容光焕发的验,在万静之中,呼唤出心中的“毛主席万岁!”——而那圆圆的绿绒般的荷叶上流转着的露珠,就像是我那时脸上流着的感激欢喜的热泪……时间还只过一年呵!在我执笔之顷,我脸上流着的却是悲痛的热泪,而“悲痛”二字,能够表达我心里的奔腾澎湃的感情吗?

冰心想去美国,没去成才回国的:

50年代初的冰心夫妇,报国心如同小说开头的英士那样热忱。在长子宗生(吴平)先行归国后,1951年8月23日,吴文藻、冰心带着两个女儿,从横滨港码头登上了一艘印度轮船,离开日本。
后来发掘的信函和其他资料透露:其实,离日前3个月,吴文藻收到洛克菲勒基金会2000美元旅行支票,已做好一切赴美准备。他安排冰心先前往香港大学教书,让孩子们也在香港的中文学校就读。吴文藻甚至预定了8月12日从横滨出发的威尔逊总统号远洋客轮的船票。
“事情起了出乎意料的变化。吴文藻收到费正清的来信,称他赴美的签证被拒,理由是根据当时美国政府法规,吴文藻属于那些‘有损于美国利益’的人。之后,吴文藻携家人回到北京。”

有兴趣的人去看看冰心的文集,一大堆神文。

我看过资料才给写的回答,冰心粉不要缠着我了, 你有什么想法自己写个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