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瑞:夥伴們,拜託一下,傑迪戴亞、屋大維,你們的年代雖然差了兩千年,你們並沒有那麼大的差異。你們都是偉大的領袖,你們都只是想要位自己的人民謀福利對吧!打南北戰爭老兄們,拜託一下,你們是同胞,別再打架了。北方贏了,蓄奴是錯的!抱歉!我不想毀了你們的幻想,但是南方老兄們,你們有歐曼兄弟跟房車賽,所以冷靜好嗎!
Dr. McPhee: Do you know what “museum” means? It doesn’t mean, “Oh, Daddy, it’s a big Tyrannosaurs thing, Can I touch its leg?” No!
-----
Larry: You know how they say in certain museums, history comes alive?
Rebecca: Yeah.
Larry: In this museum… it actually does.
-----
Larry: Guys, come on. Jed, Octavius, take away the fact you were born 2000 years apart, you guys aren’t that different. You’re both great leaders. You just want what’s best for your people, right? Civil war dudes, you guys are brothers, for God’s sakes. You gotta stop fighting! North wins. Slavery’s bad. Sorry. Don’t wanna burst your bubble but South, you guys get Allman Brothers and NASCAR, so just chill!
逛博物館時,相信不少讀者會有如此的共同經驗:一邊看著博物館裡的標本、蠟像、或是仿製實景……等,腦海裡也一邊勾勒出這些展品成真的景象;要是想像力更豐富一點,甚至會幻想著自己與展品互動的模樣。在《博物館驚魂夜》中,它滿足了觀眾平時逛博物館時心中最不敢肖想,但卻又十分期待展品「復活」的願望。今年五月中《博物館驚魂夜2》即將在台灣上映,在此之前,先讓我們回味一下《博物館驚魂夜》第一集中某些有趣的片段。
博物館的功用,端看每個博物館所擁有的不同典藏,讓人們對於所處的環境、歷史、或藝術品…等不同學門及不同生活面向有更深的認識。本片中賴瑞(Ben Stiller飾)擔任警衛的博物館是位於紐約著名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這個博物館顧名思義在自然生物學科以及人類學上相當知名,擁有相當豐富的哺乳動物仿製品、化石及不同世界文化的文物。相信大部分的讀者都知道《博物館驚魂夜》是一部讓博物館的展品復活的電影,這個點子看起來很新穎、有點不可思議,但其實呈上一段所寫的,把死氣沉沉的文物變成真的、活的生物這樣的想法不僅是參觀博物館觀眾心中不時一閃而過的想像,更是博物館自身想要達到的目標。博物館把文物展覽在大眾面前就是要給民眾一個可以接觸不同文化、歷史,或了解不同生物的機會,而文物前面的標示牌、為特展所製作的小手冊,甚至語音或人工導覽都是為了幫人們更能想像跟了解當時文物被使用的情景,當人們可以看著產品或標本而能在心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圖象,博物館的展示目的也達到了。
本文所擷取的前兩段引文分別是對博物館兩種非常不同的認知。第一個引文是博物館總監的麥克菲博士所說的,在說這句話之前,麥克菲博士看到有個小孩正伸手要摸博物館大廳所陳列的暴龍標本,基於維護展品不受破壞,麥克菲非常生氣的制止小孩並訓斥小孩身旁的父母請他們管好自己的孩子,之後,他充滿怒氣的對才剛來應徵的賴瑞及導覽員貝嘉說了引文中的這段話,他認為博物館並不是一個讓人們進來觸摸展品的地方。在博物館中,我們可以常常發現一些警告標語,「請勿觸摸」即是其中一項。請勿觸摸在英文一般就寫做“Don’t Touch”,有些會寫長一點“Look but Don’t Touch” (請只觀看不要動手)。麥克菲在這部片裡一直被描寫成一個固執、令人討厭、沒有幽默感的博物館總監,他無法了解為什麼人們會想要觸摸文物。Touch這個字雖然在對白裡的意思就是最直接的「觸摸」,但touch的意思不一定要有肢體的碰觸,往往在別處會有「接觸」、「聯繫」的意思,而這些意思都從單單的觸摸這個動作延伸而來。其實麥克菲的制止並沒有什麼不妥,但他沒有想到的是,當人們會想要伸手觸摸展品時同時也展現了對展品的好奇心,觸摸以認識事物其實是人類的一種本能。由此看來,麥克菲面對博物館的態度是比較消極、死板的。人們既然對博物館的展品有好奇心,怎麼不想辦法利用這個好奇心把博物館變得有趣一點。這也難怪麥克菲博士也無法了解當看到羅馬領袖屋大維被美國西部領袖傑迪戴亞銬起來後賴瑞所做的解釋,他認為歷史就是歷史,讓兩種極為不同的歷史與人物來做對話與互動是極為不智的事情。
然而,在麥克菲眼中看為荒謬的歷史對話,對於賴瑞而言確是親身體驗。賴瑞看到因研究賽嘉維亞(Sacajawea)但苦於欠缺史料無法有更多進展的貝嘉,告訴她在這個博物館中晚上的時後所有文物跟歷史都會變成「活」的。在這段引文中我們可以發現如前文所說,博物館的目的也希望以活潑的方式呈現展品,讓人們看展時可以透過想像力將展品幻化成活的模樣,於是有時會自稱本博物館能讓歷史活過來(history comes alive)。當然這邊的comes alive並不是真的「復活」,這句話只是一種比喻(metaphor),一般人並不會真的照字面解讀。而誠如賴瑞所發現的,博物館在晚上真的comes alive,但當比喻成為實際情形的時後任人都難以相信。
當博物館裡的展示品真的都活過來時,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看展品們如何互動。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兩個隔壁展示櫥窗中的屋大維和傑迪戴亞一直不段發生衝突,而他們不合的一部分原因是他們都想佔領對方的領土以擴充疆土。兩個文明都處於積極擴張的時代,羅馬人想在歐陸擴張版圖而美國西部人也同時在美國大陸上拓展疆土,只是羅馬人穿的是戰袍、手中揮舞的是劍和盾牌,而西部牛仔用的卻是先進的槍枝。當這兩個文明被並置在隔壁櫥窗,我們透過賴瑞發現其實兩個文明即使相差了兩千年,但兩個文明的領袖和其精神卻是所差不遠的。另外,在第三段對白中除了點出羅馬和西部文明的同異,賴瑞也點出了美國南北戰爭雙方士兵都是同胞,不應該在博物館裡繼續自相殘殺。身處現代的賴瑞告訴南方士兵在這場戰爭中他們是輸掉的一方,他們所支持的蓄奴政策是錯誤的決定。賴瑞甚至試著安慰南方士兵,雖然失掉蓄奴的權利,然而在現代南方卻也有令人驕傲的地方,例如南方知名的搖滾樂團Allman Brothers及風靡世界的賽車比賽NASCA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ock Car Auto Racing)。由於博物館復活的文物正面對著更大的敵人需要團結一致,賴瑞在這一小段對話要他們和平共處,但這段看似搞笑的對白確蘊含了更深一層的意義,他讓歷史互相對話,也簡傑的歸納出歷史再怎麼久遠,但整個歷史都是人們努力想為自己創造更好的世界之過程。
我們剛剛提到了博物館的功用是想把歷史與文物帶到觀眾的面前,再透過一旁的解說讓人們有身歷其境之感以更加的了解自己所處的世界。《博物館驚魂夜》看似只是一部無厘頭又搞笑的喜劇片,但它其實點出了一般人們學習歷史的盲點。台灣的填鴨教育一向讓人認為歷史與地理只要死背就好,學生學習歷史課本中的人物與事件都是處在比較被動並且視書中內容為他者,這樣的教育方法自然讓學生與課本內容的關係非常的疏離,久而不念就忘記了。相較之下,電影中的賴瑞因為可以與復活的展品互動,再加上他自己也願意花時間讀書《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Attala the Hun》以認識文物,賴瑞守護這些「展品」自然變得遊刃有餘,而他這樣的精神正是死背歷史地理的人所欠缺的。我們並不需要歷史文物復活以認識歷史,但我們可以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參與或了解過去。《博物館驚魂夜》中的博物館因為展品文物都變成活的,這樣天來一筆的想法賦予人們一個逛博物館的新態度,也因為如此,戲裡戲外都帶動了博物館的人氣。跟據IMDB上的資料,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電影上映後,當年的假日人氣竟增加了20%。今年五月《博物館驚魂夜2》上映在即,這樣的題材實在讓人引頸期盼,不知道在續集中復活的歷史人物們又會激盪出怎樣的精采又爆笑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