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久保玲究竟好在哪里


这个品牌很多人其实都叫错了,都用设计师的名字来当成了她品牌的名字,这就是师川久保玲,川久保玲,1942年生人,是一位日本的服装设计师,她出生于东京,她在大学时代就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7年,她毕业之后,到一家服装 布料 公司上班,并在1969年正式独立成服装设计师,1973年她成立了一个服饰品牌并在东京 建立 了自己的公司,然后向世界展示了一种革命性的新型穿衣方式,名称为“Comme des Garcons”(法文可译为“像个男孩”;1975年,川久保玲33岁时她在东京举行了首次的女装发表会。1978年这个品牌开始有男装。
1980年代前期,她以曲面状的前卫服饰闻名全球,受到许多时尚界人士的喜爱,从那开始,她就一直在为实验而奋斗,永远创造着比时装界流行超前得多的原型和概念服装。我在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因为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欧洲无疑是现在服装的发源地,所以很多的标准都是由当时的欧洲来制定和引领的,我之前在讲山本耀司的时候就说过,欧洲的服装特点是按照人的身材来制作衣服,衣服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突出或是修饰身材,而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的风格都是不突出身材甚至是将人的身材隐藏在衣服中,但不同的是耀司的风格是以褶皱见长,而川久保玲是以圆形剪裁和不对称见长。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日本知名服装设计师当中,川久保玲是少数几个未曾到国外留学,而且未曾主修过服装设计的特殊设计师。她就是因为对服装感兴趣而走上了这条道路,怎么样,我觉得其实如果你也对服装感兴趣那么就要告诉自己你也有可能成为日后的服装设计师。
好了,我们继续讲川久保玲,到1981年这一年可以说是川久保玲爆发的一年,她第一次在巴黎时装展举行发表会,那么就是从这个时候她开始受到全球时装界的瞩目,因为那一年她和山本耀司同时举办的秀展示了他们和当时主流时尚服装截然不同的创意、风格和剪裁方式,那么在当年的巴黎就造成了巨大的话题性,一半人的喜爱至极,另一半的人讨厌至极。到了第二年,巴黎时尚界给她的服饰起了一个简单的昵称,称为“乞丐装”;那么这个就是我们后来所穿的乞丐装的雏形行,也可以说川久保玲是这种风格的鼻祖。那么她的这一风格引领80年代初期宽松、刻意的立体化、破碎、不对称、不显露身材的服装设计潮流。川久保玲说自己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于日本美学中的不规则和缺陷文化。那我觉得这种风格的开创其实是在中国,我们可以把对美的追求分为四个阶段,初期的是模仿和媚俗,比如你看到人家穿什么你就穿什么,就是现在所谓的爆款其实都是比较低级的美、更高的就是变态和残缺了,这点可以从中国的古诗词中感受到,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说且听秋雨打残叶,这个残叶就是一种美,是一种更加高级的美感。所以说这种美在中国早已有之,只是在上世纪的70、80年代大家可以想一下当时我们国家的状态,别说追求美了,连吃饱饭都是问题。所以日本在这点上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了咱们东方人的审美标准,那么她当时的创作概念和特色引起了不少时尚评论家的争议,也带动了后来很多后来设计师的服饰设计。
川久保玲善于使用低彩度的 布料 来构成特殊的服饰,其中有许多是单件同一色调的设计,也就是说她的服装常常是从里到外都是一个颜色,比如白或者黑,一般的服装都会有很多颜色来搭配,她的这种风格在当时也是独树一帜的。
1983年,川久保玲获得每日新闻时尚设计奖。1987年,获得美国时尚技术学院的荣誉学位。可以说她是20世纪女性服装设计师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目前川久保玲的品牌“Comme des Garçons”在全世界拥有12间店,以及大约200专柜或精品店。1988年开始,川久保玲也发行自己的杂志,称为Six。
她不仅在服装设计上开创新意,而且在经营品牌旗舰店上眼光独具。川久保玲在没有设计师设店的纽约艺术区Soho开设了第一家服饰店;十年後Soho到处是名牌精品店,川久保玲却在这个时候退出这个热门区域,率先迁到原是仓库林立的雀儿喜区,超现代感的室内装潢再次造成轰动。
川久保玲的设计独创风格十分前卫,融合东西方的概念,她被服装界誉为“另类设计师”。我觉得她的风格其实就是只要我喜欢,有什麼不可以。她将日本典雅沉静的传统、服装上的立体几何的模式加上她自创的不对称重叠式创新剪裁以及利落的线条与沉郁的色调,呈现出与创意的完美结合,我们通过当时的服装可以看出她既没有出去学别人的模式,也没有经过正统的训练,
我们国内有些设计师总喜欢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种想法在今天看我觉得是错误的,就好像那些用花棉袄做时装的风格其实并不好看。世界在进步,很多东西也会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并没有问题,而川久保玲做出的东西就绝不是纯民族的东西。她的意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堪称前卫的美国,以及 朋克 发源地的 英伦三岛 。她的看似古怪的思想,实际上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才会在20年后被我们所发现并大放异彩,让更年轻的一代时装设计师们崇拜,去解构,去寻求自信。 那我觉得她是时装界真正的创造者,还有就是她最喜欢的颜色——黑色也在最近的几十年席卷全球。从80年代开始。由于她的缘故,黑色已经成为最时尚女人的永恒形象。
我在想有时候我们称之为现实的东西,却将生活隐藏了起来。但是艺术,将我们眼睛中的盲点取消,让我们发现了更多。川久保玲,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她让我们发现了许多遮盖在 高级时装 流行外衣之外的许多东西。尽管可能被大家讽刺讥笑,但经过时光的磨洗,我们不得不收起愚蠢的高姿态,细细品味她带来的无穷魅力。在破破烂烂的布片背后,蕴藏着一种对自己的再认识。
那不是以别人为目的的自我表现,不需要取悦别人而穿上漂亮的衣服。毕竟,流行是全方位的。被各种精品店和精美的时装发布会迷惑的世界,人们在百货店中看到的千篇一律的服装而别无选择。在这个世界里,到底哪一个是你自己的选择呢?而如今的我们都会选择大品牌来标榜自己,我之前就说过,目前我们国家的消费还停留在依靠品牌来彰显身价而还没到用品牌来显示品味的时候,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川久保玲不仅仅自己做的很多同时她还是一个愿意培养年轻人的大师,她在位于伦敦、纽约和东京的门店中都有开展培养年轻设计师的计划。其中她的门徒设计师甚至可以自由创作进行表达,她培养的涉及师有渡边淳弥、阿部润一、二宫启等。这些设计师目前都已经很有名气了。
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一提到川久保玲,很多人马上想起的是那个有一双大眼睛的红心图案,在某宝中输入“川久保玲”你能看到这个 logo 被印在各种各样的服饰鞋子上,价格从十几到上千。红心大眼仔的火热让很多人将川久保玲和“潮牌”划上等号,但其实,以红心为标志的 Play 系列远远无法代表川久保玲,那只是川久保玲母品牌下的众多副线之一。所以在念品牌名字的时候千万别说成是川久保玲或者是PLAY,这都是错误的说法。那么这个PLAY系列是由波兰设计师帕高尔斯基设计,这个系列一上市,即在潮流界引起极大反响。
Comme des Garcons 旗下一共有多达12条产品副线,基本都是由川久保玲扶植的年轻一辈设计师打理,各条副线还不断推出各种联名产品,设计风格非常多样,这使得Comme des Garcons 得以覆盖更广阔的消费者群体。
我在去日本原宿川久保玲的店中可以看到她的陈列布局非常异想天开而且还非常有哲学思考在其中,比如她将一件红色的皮衣按照部位进行了解构,用线悬在空中,但当你从正面看的时候却能看见一件完整的衣服,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去她的店中看一看,或看看她的成衣系列,了解一下川久保玲真的好在哪里,对了,她的PLAY系列服装根本没有在她自己的店中陈列,只是在店外有一个单独小柜台而已,而购买的人也多为中国人。
相关音频节目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