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和马拉多纳有哪些不同?
255 个回答
竞技体育是胜者强,而不是强者胜。不胜,只能说明不是真强。面板实力并不是评价强弱的最重要因素,真正决定一个职业生涯的是一场又一场具体踢出的表现。换句话说,稳定高质量发挥是比面板实力还重要的。而这一代人,稳定高质量发挥能力普遍很强。远古吹一边玩去!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远古球员强,只不过是因为见过梅西C罗奔马莱万魔笛这批人拉胯的表现,但没见过远古球星拉胯的表现,所以觉得他们强。实际上,真论拉胯频率,现代球星是远远低于远古球星的,远古球星被草根球队打的人仰马翻的频率比现在高的多。
最直接例子,以前欧洲联盟杯含金量再怎么高,欧冠正赛照样最少也是16队(73年之前16队),现在欧冠能进淘汰赛的队伍也是16队,踢不进欧冠淘汰赛的还是得去欧联。你看看梅西、C罗、本泽马、莫德里奇、内马尔、莱万、穆勒加起来踢过几次欧联?再看看以前的球星呢?以前球星不一定都在欧洲,现在所有球星都在欧洲。这种情况下,你敢说以前欧冠十六强含金量大于现在欧冠十六强?
我再梅马为例做对比
梅西从08到19,十二个赛季,除了18赛季被弱队翻盘了一次,剩下的赛季
要么自己是欧冠冠军(09、11、15)
要么输给欧冠冠军(08、10、12、13、19)
要么输给差点拿欧冠冠军的(比如14马竞和冠军皇马点球决胜、16马竞和冠军皇马打到加时、17尤文也是个亚军)
作为球队第一核心能带队连续十多年保持第一级别争冠潜力的球员,历史唯一
梅西的俱乐部稳定发挥能力(13次金球奖前三,连续六年欧冠保底四强),是历史极其罕见的,这点远远高于马拉多纳。
注:20、22虽然也是输给冠军就不拿来说了,我觉得淘汰赛换个对手也不见得打得过
以马拉多纳欧战表现为例
83赛季,马拉多纳领上届冠军巴萨参加优胜者杯,1/4淘汰赛输给了奥地利 Wien(wien为当届四强)。
84赛季,马拉多纳领巴萨参加欧战优胜者杯,1/4决赛输给曼联。(曼联为当届四强)
87赛季,马拉多纳领那不勒斯参加联盟杯,第一轮两回合输给了法国图卢兹,马拉多纳罚失点球。
88赛季,马拉多纳领那不勒斯参加欧冠,第一轮两回合被皇马淘汰,赛场上与国家队前队友巴尔达诺发生冲突(皇马为当届四强)
90赛季,马拉多纳领那不勒斯参加联盟杯,1/4淘汰赛大比分3-8被德国云达不莱梅淘汰。
梅西巅峰期从来不是大礼包,也从没输给过大礼包,马拉多纳巅峰期经常输给大礼包。
再拿每一届的世界杯表现来说
82年22岁的马拉多纳和10年23岁的梅西比
梅西作为球队第一咖位的大腿,一球没进,全队一起抡进八强,看起来是很拉;但你看看82年马拉多纳呢?阿根廷卫冕冠军,全队很多人当时都不到30,都是当打之年,上届带队大爹,连续淘汰赛梅开二度的肯佩斯也才27岁,这种情况下打个第12名,第二轮小组赛0分。
94年的马拉多纳和18年的梅西比,都是面临出线困难。马拉多纳小组赛最后一轮自己磕药被禁赛(怪他自己每次吧?);再看看18年的梅西小组赛最后一轮,贴地斩把队伍送出线了,出线了!
90年的马拉多纳和14年梅西比,梅西至少是世界杯金球奖,梅西至少也是4球1助攻,马拉多纳呢?
86年和22年,我就算你86赢了。
梅西、马拉多纳的世界杯表现,冠比冠,亚比亚,相对拉胯比相对拉胯,非核心比非核心,梅西也是至少赢三次,稳定高质量的发挥能力远远高于马拉多纳,没问题吧?
美洲杯懒得扒了,稳定发挥,一冠两亚(07年不是核心没必要算)强于摸不到美洲杯决赛草坪,没什么争议的。
稳定、高质量的发挥远比面板实力重要,这一点梅西完胜。更何况面板实力,梅西也是赢,光射门火力是马拉多纳二倍这一条,马拉多纳拿什么比?
最后说一句足球之外的话,马拉多纳帮左翼站台等等,在我看来比起梅西这种专心踢球的是减分项。马拉多纳连中国高中生学识都不如,私德约等于小混混,这种人凭自己影响力帮自己喜欢的政客站台(别管这个政客本身水平),这人不纯纯坏吗?
世上最可悲的就是一个球员,场上好好踢球,场下好好做人,二十年自律自强,人品球品都很好的人,人们觉得他没有领袖气质。不如一个因为打架被扫地出门、因为吸毒被禁赛、因为吃兴奋剂被禁赛,场上多次手球,场下枪击记者的小混混。
这话和张无忌没有谢逊适合当明教教主有区别吗?这话和库里没有格林适合当勇士领袖有区别吗?一直稳定发挥,帮助球队解决问题的不是领袖;虽然有名震天下的高光表现,但隔三差五就惹点事的恶汉才是好领袖吗?
大学选修课,我选的课里一个叫中国武侠什么的。期中留的是让写一个武侠人物分析,我写的是张无忌。我就是把张无忌类比为梅西(当时是19年夏天,梅西别说大力神杯了,金球奖也仅仅是并列最多的,当时吹梅西可没现在这么一呼百应)。足够善良,足够强,温润如玉的在自己任期把团队经营好,遇到问题靠顶级的业务能力及时站出来解决问题。
一个没有经天纬地智慧的人,注定当不了政治家,军事家,这些领域也不要碰,把上述这些做好了,就够了。
平心而论,梅西和马拉多纳,谁是你的直系领导,你更喜欢?反正我选梅西。
盘带这一项上,梅西是历史第一人。
盘带技巧多样性和效率上均超过老马。
在1过n这个领域,前无古人很确定,很可能几十年内也是后无来者。
梅西在职业中期应该就是1过n后进球,1过n后打门框,和单纯中场1过n的历史第一人。
梅西面临的现代足球,是频繁摆大巴的功利足球,球员的平均身体素质和防守层次超过老马时代不少。欧洲赛场黑人比例也前所未有的高,欧洲技术型球员数量比3,40年前多太多。
30年前,你放一南美球员或非洲技术型老黑到欧洲赛场,带几步球你就能认出这货要么南美要么非洲的,现在的欧洲能踢出当年南美风的白人黑哥们到处都是。
说梅西带球球黏在脚下的,基本都不对。
梅西带球最高频率触球的是脚弓,内脚弓外脚弓,极少用脚面(除非挑球或扣球后另一只脚的调整会用脚面),触球频率极高,但每次触球时间极短,都是球鞋的边缘轻碰一下。
老马和齐达内是大量用脚面的,尤其是内切,或者拉边1对1趟球找机会的时候。
用脚面带球的人,带球过程球和脚有粘合感,所以会让观众觉得球是粘在他脚下。
比如小罗的牛尾巴过人,就是利用脚面对球的粘滞时间完成的炫技。
但梅西不是这种踢法。
梅西的盘带更类似冰球或曲棍球的带球,频繁用极高频率的左右拨扣。
用非常小步进的碎步子带球前突,始终让自己掌握变向和变奏的主动权。
所以他完全没脚面带球的缺点。
脚面缺点是什么?是在脚面推球的过程中,无法中途做技术变换来调整方向。
一直得等到带球脚落成支撑点后,才有调整机会。
所以脚面带球的内切要点,是必须踩着对方的节奏感和防守队员之间的空间错位,把球趟到那个唯一的缝隙空间里。
这中间不管你是球面趟还是脚弓抹扣,会有0.几秒的粘滞感,就是这种粘滞感会带来巨大的美感。
凡是当年看过慢镜头罗马里奥禁区脚弓抹球的都知道我说的啥意思。
梅西的带球经常缺乏美感,遛一圈人却感觉观赏性比小罗老马差一点,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这种粘滞感。
但梅西带球欠缺美感根本原因不是他带球真的不具美感。
而是触球频率和精度,还有细微的变奏+变向太高,正常人眼睛无法实时吸收那么多细节。
梅西的每次过人,通常至少有2、3个细节。
- 不断调整等待,创造过人的空间;
- 用一只脚完成变线过人;
- 再用另一只脚用极小力度去高精度的修正调整球;
然后在几秒的时间里和人堆里迅速的不断重复再重复。
看过这个视频,你大概能明白我说的意思:
当速度放慢到2-3倍,梅西的美感才能完全榨出来。
有些细节你甚至还得放慢2倍才能完全看明白,也就是说你至少得有4倍速的眼睛才能真正实时对上梅西的所有动作。
注意下他外脚弓和内脚弓的频度,和每次触球的力度。
看看视频里几个典型例子:

在极短的时间和空间里,梅西连续完成3次调整,第1次调整将球减速,第2次改重心但又途取消(因为过不了后面的拉莫斯),第3次等拉莫斯跑多了出现空挡,梅西下半身原地大幅倾斜调整重心和蹬地方向,变线扣球。

这个连过多人,注意梅西的最后一下, 脚腕一抖用外脚弓切了下球面压球弹地 ,完美挑过冲上来的贴地扫腿,而后又马上接了右脚弓的调整卸掉了球速和弹地,并把球调到最能充分发力打门的位置。
梅西的左右脚的内脚弓、外脚弓、外脚背都有这个能力。通过脚弓扣球和脚背切球,额外附加压球的巧劲,把球瞬间弹起来躲过铲抢。

这个球梅西的两次扣球,在触球瞬间除了 扣 还结合了 踏 ,在跑动过程中扣球,并让内脚弓额外又施加了垂直切向力,让球弹起而不是纯滚,连做了两次,一气呵成,搓高的球也导致卡瓦哈尔踢空。

这个过人,梅西和对方存在时间差,注意为了保持左脚的扣球姿态和节奏能持续到对方出脚, 右脚连续单脚小跳了两次,幅度非常小 ,这让左脚在对方出脚前减速滞空悬停更加自然。这个细微调整,如果不慢放根本看不出来,就算慢放很多人可能还是看不出来。
上面这个因为gif跳帧还不明显,下面这个更明显,单脚跳3下等到你上扑再扣:

就是这种大量细微又高精度的精密调整,导致对方出脚总觉得能碰到,实际一伸脚就被过,他就等着你犯错。
盘带在这个粒度的变化多端是任何球星包括巅峰老马,也没法比的。
小白的大空翼照片都看过,梅西是这种:

梅西的盘带无人能及,也是球王踢法,唯一问题就是世界杯。
模拟考霸榜,高考却当不了状元,让人吐血。
有霸王本事,缺乏霸王气质。作为队长和南美人,却缺乏老马奇拉维特那种社会人的带头大哥的气质,也缺乏小罗伊基塔那种南美张扬狂放的表现欲。
导致YouTube,小罗和C罗才是流量王,高于梅西。
和老马的几大差异:
老马面临的防守通常相对松散野蛮,梅西需要面对的防守更密集和有层次。
巅峰老马是1对2基本能切菜,间歇性干下1过3、1过4,巅峰梅西可以在老马基础上加1。
老马的过人高光偏向五关斩六将的一条龙,梅西类似1945打boss到处钻。
巅峰的老马体能、强壮、平衡无敌,马尔蒂尼也感叹老马太壮了,
身材先天条件优于梅西,体质牛逼身材比例也好,能跳能跑能撞。重心比梅西高,脸都被铲到快贴着地了,也能硬生生蹬起来狂奔,梅西类比操控性顶尖的超跑F1的话,老马更像高底盘的悍马。
脚法老马比梅西好(非射门),当年把佐拉也带成任意球大师,佐拉说过梅西要是跟老马多混几年,脚法应该可以到小罗水准。
老马的花式更强,包括插花脚,脚后跟、肩膀、额头颠球,老马的控制精度感觉应该超过小罗。
队长气质、求胜欲不说了,梅西最大槽点。
现在足球转播已经养成习惯,任何巴萨阿根廷被压着打反超,转播一定抓着梅西死拍。
一定要拍到梅西失望低落的镜头才罢休,而且也总能拍到。
另外,这么多年带球最像老马的不是卡卡,是94年哈吉,从位置、外形、球风、脚法到盘带都真的像,喀山老马不是胡编的。90 已经有老马的感觉,尤其左脚外脚背带球的外切和内切,还有突发性的左脚长传和吊射。
老马之后的阿根廷超巨们,和老马区别挺大,节奏感相似,但具体动作风格各有不同。
这个世界上其实有时真的觉得有命运这种说法,老马就是当球王和传奇的命,从马岛到去世日期,都是上帝安排的。
齐秃和大罗有世界杯的命,没球王的命。
梅西希望退役前能加冕吧,虽然挺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