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图反映的朝代是___________
它的都城是__________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西起 __________ ,东至__________ 。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北方_____________ 族的南侵。
③图中告诉我们,该朝代在地方实行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是___________。 简答题
历史典故对对碰
你知道吗?你们在幼儿时或小学里听说过许多美好动听的成语、典故,其实有很多都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出现过。留心收集,或许对你有用。请将下列成语典故按不同时期归类。将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
⑴钻木取火    ⑵“三过家门而不入”    ⑶围魏救赵    ⑷约法三章
⑸四面楚歌    ⑹朝秦暮楚    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⑻退避三舍
⑼破釜沉舟    ⑽卧薪尝胆    ⑾三顾茅庐  ⑿草木皆兵  ⒀闻鸡起舞
⒁纸上谈兵    ⒂鸿门宴      ⒃揭竿斩木  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⒅投笔从戎    ⒆七擒孟获    ⒇火烧连营
A:远古时期
B:夏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③选择这一历史时期你最崇拜的一位历史人物,并简述他的主要事迹。
秦国是战国后期的一个东方强国。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秦军不断挑战,廉颇坚守不出,双方长期相持。秦军散布廉颇要降秦的谣言,赵王果然上当,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只会说空话,没有实战经验,轻敌出击。结果,秦将白起设伏兵把赵军围困起来,截断赵军粮道。赵军被围困46天,粮尽援绝,拼死突围。结果,赵括被射死,赵军向秦军投降。
请回答:④上述材料中关于赵括的一个成语典故是什么?什么意思?
⑤此战役中,廉颇坚守不出,赵括则轻敌出击,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作战想法。
⑥这则故事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发意义? [10分]

②统一的封建王朝有秦朝、西汉、东汉、西晋。
③历史人物很多,帝王、杰出人物等,学生可任选其一,简要介绍其主要事迹即可。
④纸上谈兵,指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发空议论。
⑤廉颇.敌强我弱,不能轻敌;赵括.自以为兵力强大,敌人不堪一击。
⑥启发.任何事情都要注重实际情况,凡事要认真分析,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