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历史悠久,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美誉,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据说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000多万人在讲闽南语。
闽南语也是我县大部分群众使用的方言,称之为“福建话”。虽然我们讲的闽南话在发音、语法、词句及用法上和其他地方不尽相同,乃至在和他们交流时也有可能出现有些话听不懂的情况,但我们的根基母语源自他们的闽南语。基于有闽南语深厚的语言文化底蕴,我县群众除了继承祖先流传下来的话语外,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创造了许许多多目前被民间认可并广泛使用的俗语,被群众称为“散话”,意思是不能在正规、严肃场合讲的话。这些俗语听起来确实很“土”,但它却是群众喜闻乐听的大众文学艺术之一,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的俗语用词生动形象贴切,语句幽默诙谐辛辣,往往使一句平常的话顿时增色不少,使听者无以复加;有的俗语寓意深刻,富有人生和科学哲理,指导人们待人处世和生活劳动;有的俗语对仗押韵,通俗易记,说来琅琅上口……
笔者近期收集了我县境内(主要是矾山地方)的数百条俗语,其中包括有俚语,谚语和歇后语等,现择其一二并略加注释,不对之处望读者指正。
杀土猪(蒙人、欺骗人而自己得利)
拾裤脚(钻空子)
打别拗(较劲、抬杠)
没头兜(靠不住)
三不七(啥都会一点的人)
盘嘴花(无聊的争辩)
乌面贼(看不准)
细螺尾(越来越差)
自挂煤(可怜)
爱哭笑(哭笑不得)
三角穿裤(同伙)
假痴假眯(装糊涂)
透尾直出(自始至终)
鬼里三怪(经常耍小聪明、小计谋)
臭心烂肚(坏心肠)
平�千楚(一望无际)
乌云色暗(雷雨前的天气)
三岁两周(年纪小)
死不搭活(不三不四)
厝边头尾(邻居)
好酒沉瓮底(好东西在后头)
无米加润月(困难和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
半桶屎假溢(本事一般的人却经常吹嘘表现自己)
讲功不如试手(说的再好还不如做给人家看)
鸡屎落土三分气(做人要有志气)
自己鼻子臭怨天臭(不检查自己老是怨天尤人)
鸡嘴变鸭嘴(开始时滔滔不绝,到后来哑口无言)
王西(巫师)和鬼一起讨吃(内外勾结,狼狈为奸)
大头猪吓客(没有真本事,仅靠外貌吓唬人)
没毛鸟趁早飞(没啥本事的人要早作准备)
一个吹箫,一个捏窟(孔) (一个人能干的事两个人在干)
运(运气)出一针救两命,运倒甘草透(毒)死人(运气很重要)
河槽熟漏漏,鳌江从未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河槽是鳌江旧时的俗称)】
鹅子不吃草,项规(脖子)有弊窍(行为反常总有什么原因)
七十不过眠(夜),八十不留顿(餐) (老年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做客要早回)
一分钱要省,一百钱要用(该省的要省,该花的要花)
天看成笠斗,皇帝看成保长(不知天高地厚)
面前有佛你不拜,偏到南海拜观音(舍近求远白费力)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诚信的人别人不会怕他)
狮头八卦面,追鬼不用打锣(相貌极为丑陋)
矮子昌打锣――坏啦【糟了(闽南话的“坏”字读音与锣的声音谐音,矮子昌据说是过去一个专门替人打锣的矮子)】
棺材头放炮――惊死人(非常害怕)
死老蛇披竹竿――没了没尽(喋喋不休)
三更半夜吃带鱼――头尾不知(乱插嘴)
屎拉在棉絮上――洗擦不得(难以收拾)
土内蕃茹肚内子――猜不着(真相不知)
金囝(小孩)造沙塔――莽(乱)来(不计后果)
王西(巫师)死老婆――无法可做(办法用尽)
六月出门带棉袄头――老客(老经验)
猴子捡着火烧石――假(以为)是宝(不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