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施蛰存先生诞辰
118周年纪念日,历经数载编辑整理的《施蛰存译文全集》在沪完整面世,共五卷17册近700万字,成为研究施蛰存文学翻译理念的基础文本,也是研究中国现代翻译史、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参考。
为纪念施蛰存为上海文化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融汇中西 风范永存——《施蛰存译文全集》首发式暨施蛰存先生学术成就研讨会”昨天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探讨施蛰存在外国文学翻译及古典文学研究、新文学创作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追忆大师的人格风范。
《施蛰存译文全集》共五卷17册近700万字,成为研究施蛰存文学翻译理念的基础文本,也是研究中国现代翻译史、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参考。(出版方供图)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施蛰存是绕不开的人物,他不仅深耕文学创作,更有大量翻译作品,涉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方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温泽远透露,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施蛰存不少译作在早年初版后未能重版,有些散见于报刊的单篇更是从未结集。201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获得施蛰存家属授权,启动《施蛰存译文全集》出版项目,在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下,首次对施蛰存翻译成果进行全面汇集整理,系统展示他历时半个多世纪的翻译实绩。
《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2021年率先推出,汇集其自20世纪20年代起翻译发表的域外小说近60种,约500万字。此后,诗歌卷、散文评论卷、戏剧卷、史传卷陆续出齐,收入《域外诗抄》《外国文人日记抄》《今日之艺术》《丈夫与情人》《蓬皮杜传》《尼日尔史》等译作,施蛰存对各种文学体裁的翻译得到完整展示。
“纵观译文全集,施先生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新概念引入中国,这在当年文坛引人瞩目。不仅如此,他还把这些理论融合在当年文化创作中,使读者读到了弗洛伊德、意识流、潜意识等,开启了别样的阅读语境和阅读体验。”施蛰存长孙施守珪谈到,全集戏剧卷中的匈牙利剧作《李利昂》根据施蛰存未刊手稿收录,有着极高出版价值。
作为中国现当代人文社科领域卓越大家、上海社科大师,施蛰存是上海这片文化高地中具有标志性的一座高峰。
“他在新文学创作、外国文学翻译、古典文学研究、金石碑版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深刻影响了海派文化积累与发展,更是中国现当代人文领域宝贵财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
介绍全集编辑整理情况时透露,早在20世纪20年代,施蛰存踏上新文学创作之路不久,就开始了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引介。译作所涉国别之多、时间跨度之大、体裁之广,都超出人们的想象。他先后翻译过奥地利、德、法、英、意、西、美等国作家作品,时间跨度从文艺复兴时期直至20世纪,体裁包括长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艺评论、传记等。“这在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施先生身上有一种中国江南文化的风流和才情。江南文化的优雅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性、世界性的结合,在施蛰存身上表现得极其突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翻阅诗歌卷后感慨,“原作当然是外国人写的,但汉语译文表达得那么迷人,你就发现施老的文字真是漂亮。”
回望施蛰存的一生,他1905年生于杭州,1922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次年转入革命气息浓厚的上海大学,两年后转到大同大学,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加入共青团,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办刊物,开书店,参与冯雪峰和鲁迅拟定的苏联文艺理论丛书译介;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并从事小说创作;1952年调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据悉,研讨会等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办,上海人民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承办。
记者
丨
许旸
来源丨
文汇报
编辑丨
王蓝萱
编审丨
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