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健身小白如何系统学习健身(1.0版)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系统学习健身?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以杠铃深蹲(高杠位深蹲)为例,请大家试着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练习杠铃深蹲有什么好处?
2.杠铃深蹲适合所有人吗?
3.你需要练习杠铃深蹲吗?
4.杠铃深蹲锻炼哪些肌肉?
5.杠铃深蹲有没有标准动作?
6.正确的杠铃深蹲有哪些评判标准?
7.杠铃深蹲有哪些常见错误及其原因,如何纠正?
8.如何将杠铃深蹲安排进你的训练计划之中?
9.如何选择杠铃深蹲的强度、组数、次数、组间休息时间?
10.杠铃深蹲前要做哪些热身?
11.杠铃深蹲后要做哪些拉伸、放松?
12.如果你想练腿,不练习杠铃深蹲可以吗?
13.如果你不想练腿,有练习杠铃深蹲的必要吗?
上面只是我简单列举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果让我继续问,我还可以问更多。如果上面的很多问题,你只是一知半解,同时也很想弄清楚所有答案,那么对你而言,系统学习健身是唯一的途径。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要系统学习健身,因为对每个人而言,健身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能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一样的。这里,我只能给健身新手们提供一个思路,具体的路你们自己走。
然后,下面是正文:
本文主要是写给健身小白(新手)的,尤其是初入健身房的新手。在这个前提下,系统学习健身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了解和熟悉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等);
(2)掌握基本动作模式和常见训练动作;
(3)掌握制定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的方法。
简而言之,系统学习健身主要包括三个要素: 基础理论知识、动作、制定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 。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解这三个要素的具体内容,并推荐一些健身书籍。最后,我会讲一下系统学习健身的四条途径。
第一部分 系统学习健身三要素
1.系统学习健身三要素:基础理论知识
入门理论知识包括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 。运动解剖学教你熟悉人体运动系统(骨骼、关节和肌肉)及其基本功能;运动生理学教你了解人体运动的生理机制和生理适应;运动营养学教你在运动前、中、后如何吃喝。
如果有条件和精力,这三门理论知识强烈推荐看书,因为每本书都有一个完整的理论和逻辑框架,这样你学到的东西是完整的。碎片化知识获得容易学习来容易,但是学到的东西终究是碎片,你无法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下面推荐一下最基本的入门书籍:
(1)运动解剖学:
1)《运动解剖学图谱(第三版)》,顾德明、缪进昌,人民体育出版社
2)《功能解剖——肌与骨骼的解剖、功能及触诊》,克里斯蒂·凯尔,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3)《运动解剖书》,卡莱—热尔曼,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如果你只买一本的话,推荐《运动解剖学图谱(第三版)》,国内大多数健身教练培训机构发给学员也是这本。后面两本也都很好,可选择性购买。
(2)运动生理学:
1)《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全生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2)《运动生理学(第四版)》,Jack H.Wilmore等编,王瑞元翻译,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第一本是很多体育院校的教材,推荐购买;第二本非常好,可惜现在很难买了。
(3)运动营养学:
1)《运动营养学(第二版)》, 张钧 、 张蕴琨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级运动营养学》,安江红等译,人民体育出版社
第一本是很多体育院校的教材,推荐购买;第二本也挺好的,可选择性购买。
2.系统学习健身三要素:动作
关于动作的练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学习基本动作模式
这是动作学习的第一步。基本动作模式是基本功,是地基。如果地基不牢,建一两层的房子可能没事,但是无法建高楼大厦。所以,健身新手不要觉得枯燥,一定要反复去练习最基本的动作模式。
(2)第二阶段:发展基础力量和体能训练
这个阶段是对第一阶段的强化。这个阶段以最基础的力量训练和体能训练为主,强调力量和体能的综合提升。
(3)第三阶段:专项训练
当有了一定的力量和体能基础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动作,以帮助我们达到特定目标。
关于基本动作模式和基础力量训练,推荐以下书籍:
1)《豹式健身》,凯利·斯塔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力量训练基础》,马克·瑞比托,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3)《力量训练计划》,马克·瑞比托,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4)《施瓦辛格健身全书》,阿诺德·斯瓦辛格,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3.系统学习健身三要素:制定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
这个部分是最难的,你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我以阻力训练计划为例,简单罗列一下你需要考虑一些因素:
(1)训练目标:
你想通过训练达到什么目的(肌力、爆发力、肌肥大、肌耐力)?
(2)训练频率: 你每周能训练几次?
(3)动作选择: 根据你的训练目标、训练频率,以及你的训练水平和训练条件选择动作。
(4)动作顺序: 常见的安排包括先做爆发力训练动作,再做其他非爆发性核心训练动作,最后做辅助性训练动作;上半身与下半身的训练动作交替;“拉”与“推”的训练动作交替;超级组和复合组。
(5)训练负荷、重复次数和组数及组间休息时间:
(6)周期化: 在制定训练计划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里不详细说了。
推荐书籍:选择国际四大私教认证教材的其中一种即可
- 美国运动协会(ACE)
- 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
- 美国国家运动医学学会(NASM)
-
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
1)美国运动协会(ACE)
如果看中文版本的话,在这里首推美国运动协会ACE-CPT教材,有官方翻译版本和培训机构翻译版本,适合普通健身大众。
2)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
NSCA也有中文版NSCA-CPT教材(《美国国家体能协会私人教练基础》)和NSCA-CSCS教材(《肌力与体能训练(第三版)》),我考的是NSCA-CPT,但是教材翻译质量不佳。
3)美国国家运动医学学会(NASM)
NASM也有中文版NSCA-CPT教材,前段时间还出了一本纠正性训练NASM-CES教材。
4)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
前段时间,ACSM刚出的一本中文简体版教材《ACSM体能训练概论》。
第二部分 系统学习健身的四条路
健身新手系统学习健身的途径主要有四条:
- 健身培训机构
- 私教
- 有经验的健身老手
- 自学
1.健身培训机构
一直以来,各个健身培训机构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健身教练(或未来的健身教练),它们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能让你对健身有个整体的概念,这点非常重要,并且可以为你后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你问我是否推荐健身新手去参加这类培训,我只能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你想当健身教练,或者你是个健身发烧友,而且钱、时间和精力都没有问题的话,我是推荐你参加的。
2.私教
找一个靠谱、有经验、擅长教学的私教教你,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但最大的问题是:你找得到这样的教练吗?
3.有经验的健身老手
很多人练得好,但是不会教。教授是一门学问,老手确实可以带你入门,并且练得还不错,但是没法教你如何系统学习健身。你尝试过就知道了。
4.自学
首先,基础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自学,这点没问题;其次,动作没办法完全自学,一定需要私教或老手的指导,不然前期有很多错误你是发现不了的,而且会走很多弯路,重则受伤;最后,制定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是最难的,从长远来看,你必须了解制定训练计划的原理和方法,如果你总是照搬别人的训练计划是很难有长足进步的,而且可能经常会导致训练不足、或者训练过量,或者那个计划根本不适合你。
补充几句:不管你有没有参加过培训,或者是否有人教你,你都应该建立自学的意识,不要指望所有的知识都让别人教。别人喂一口,你就吃一口,是个很不好的习惯。现在网上教程这么多,健身书籍这么多,是不是?
嗯,暂时就这么多了。我说的这些只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有些地方不一定对,也一定不适合所有人,所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有点帮助。如果后面有较多优化的地方,我会做2.0版的进行分享。
这篇文章我做了pdf文档,可百度网盘提取:
链接: https:// pan.baidu.com/s/1GSXwUy vC0t8UkV4B5VombQ
提取码:1w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