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 有用+1
0

仇富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仇视富人及财富的心理
展开 2个同名词条

社会根源

播报
编辑
历史文化中的均贫富思想与经济转型期收入分配失衡形成叠加效应,截至2023年的研究显示,76.3%的受访者认为贫富差距是仇富心理首要诱因 [1] 。权力寻租导致的腐败现象,使34.8%的公众质疑富人财富来源合法性 [4] 。教育医疗资源分配失衡加剧阶层对立,89.5%的低收入群体认为特权阶层占用了公共资源。

表现形式

播报
编辑
在媒体语境中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通过"富二代炫富"等报道强化阶层对立,另一方面"北极鲶鱼"等事件揭示公众监督焦点转向财富来源合法性。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涉及财富争议的舆情事件中,63.7%涉及公职人员家庭财产问题。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中国仇富根源浅探》(2011)首次系统论证了制度缺陷与社会心理的关联机制 [1] 。南京大学《中国俄语传媒的语言修辞特征研究》(2014)揭示媒体语言对社会心态的塑造作用,发现"仇富"在俄语报道中呈现中性化处理倾向。《底层民意》(2025)通过全国性调查指出,不同教育背景群体仇富强度差异达42.3个百分点 [2]

海外传播特征

播报
编辑
马来西亚华语社区在2007-2023年语料中,"仇富"出现动词化用法(如"不要仇富炫富"),与普通话保持名词属性的用法形成对比 。这种变异体现了海外华语对汉语词汇的创造性吸收,其使用频率在2015年后增长187%,主要集中于社会评论类文本 [3]

概念辨析

播报
编辑
与"仇腐"存在本质差异:前者针对财富结果不平等(基尼系数突破0.49时强度上升17.6%),后者指向机会不平等(涉及公权力滥用的事件关联度达82.4%)。案例分析显示,"周公子"事件中公众情绪82.3%集中于权力寻租质疑,验证了吴敬琏提出的"仇腐非仇富"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