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大藏经》中不仅说明了开颅术的目的,还记载了实施开颅术人员的名字,以及为什么要开颅、怎样开颅等问题。”
嘎玛赤列副教授对于藏族古典文学、佛学、书法等颇具造诣,他说自己从1970年开始研究《大藏经》至今,已有40多年的时间。
他说:“一些学者认为古代开颅手术是一种宗教仪式,或为驱邪,或为祈祷,或为祭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古代开颅术是巫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开颅术是对已确认脑部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大多苦于没有文献记载不能确认。”
嘎玛赤列说,藏文《大藏经》形成于1000多年前,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是现存《大藏经》中最齐全、最丰富的一个版本,“《大藏经》中明确记载了当时印度最著名的医师措坚(音译)学习开颅手术的过程。”
据记载,措坚是当时印度一个小国国王的儿子,精通医学,唯独不会开颅手术,于是找到当时精通开颅的医师君细・布(音译)拜他为师,但君细・布除了向他传授一些浅显的医学知识外从不传授开颅技术。恰逢当时一名病人头疼得厉害,经常用头部撞击其他东西以缓解头痛。君细・布知道后立即准备为病人进行开颅手术。但他并没有让措坚参加,措坚只是征得病人同意后躲在一边偷学。
《大藏经》中还记载,“开颅后,病人脑袋里有状似蜈蚣的细菌,就在君细・布想要用钳子夹去细菌时,措坚忍不住大声阻止了他,说明必须要把钳子加热后才可使用,君细・布考虑到措坚在医学其他方面的造诣高过自己,听取了措坚的意见,手术最终成功。在以后的手术中,因为这项措施,手术成功率有了很大提高。这之后,君细・布把开颅技术传给了措坚,但要求他只能去他国治病。措坚最终成为当时印度最著名的医师。”
《大藏经》是佛教典籍丛书,产生于2900多年前,内容包括:经――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以及阿罗汉或菩萨的说教;律――释迦牟尼为信徒制定必须遵守的仪轨规则;论――关于佛教教理的阐述或解释。
嘎玛赤列副教授还说,不仅是开颅手术,《大藏经》中记载的病因归类同现今存在的藏医独特的“三因”原理相一致。
他说:“据《大藏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曾把440种病例归结为‘风疾’、‘热’、‘涎分’三类。这种分类同现在藏医独特的‘三因’学说原理一致。藏医把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为‘隆’(指气、风)、‘赤巴’(指火)、‘培根’(指粘液)三大因素。”
藏医学是藏民族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在藏族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中医、印度医学理论,逐渐形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藏医学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世界公认的四大传统医学之一,至今仍然在西藏受到人们欢迎,并且逐步走向内地乃至世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 [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
京ICP备05004340号-1
] 总机:86-10-87826688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