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总统

职务
展开 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女总统指实行 共和制 国家最高行政元首为女性的最高行政元首名称,和男性总统一样履行职务。
中文名
女总统
外文名
Presidentess
释    义
为女性的最高行政元首名称

相关人物与统计

播报
编辑

世界首位女总统

自共和制度兴起以来的近二百年间,总统职务一向为男人所独霸。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种局面才开始改观。
人物简介
1974年7月, 阿根廷总统 胡安·多明戈·庇隆因病逝世,妻子阿根廷副总统伊萨贝尔·马丁内斯·庇隆根据阿根廷宪法继任总统。于是,庇隆的夫人便成了世界上第一位女总统。伊萨贝尔年轻时并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其从未想过要去攀登国家的权力之巅,其志愿是当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
坎坷路程
萨贝尔·马丁内斯·庇隆出生在 布宜诺斯艾利斯 西北部的拉里奥哈省一个银行职员的家庭,乳名叫玛丽亚·马丁内斯。全家六个孩子中她是老大。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小玛丽亚只受过小学教育,但对钢琴和跳舞却有浓厚的兴趣。她体态轻盈,性情温柔,二十岁那年,被塞万提斯国家芭蕾舞剧团看中,选拔为舞蹈演员。
1956年初,伊萨贝尔随团在中美洲巡回演出。她跳乔·亨德尔舞十分拿手。一天,她在 巴拿马城 “快乐的大地”夜总会跳这种舞,赢得了满堂喝彩。当天晚上,伊萨贝尔结识了一位名叫罗梅的巴拿马知名人士,从罗梅罗那里得悉几个月前被军人政变推翻的阿根廷总统胡安·庇隆正在这里流亡。当时,伊萨贝尔同在异乡为异客的阿根廷前国家元首,不知是出于“亲不亲,故乡人”的考虑,还是别的原因,竟屈尊到夜总会看望来自故乡的舞蹈演员。两人一见如故。此后庇隆天天去夜总会与伊萨贝尔相会,庇隆的出现,使女演员很快便改变了生活航向。
伊萨贝尔自愿同庇隆一起在巴拿马流亡。她给庇隆当秘书,替这位前总统复信、打印稿件。不过,他们在巴拿马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当时要在巴拿马举行一次美洲国家总统会议,这就迫使庇隆这位被推翻的阿根廷国家元首不得不离开那里。伊萨贝尔跟随庇隆从巴拿马到 尼加拉瓜 ,后又从尼加拉瓜辗转到 委内瑞拉 多米尼加共和国 。这期间,伊萨贝尔受了不少苦。庇隆被驱出国门之后,在国内的影响仍然很大,当局把他看成是一块心病,必欲去之而后快。因此庇隆流亡到哪里,迫害也就跟随到那里,伊萨贝尔始终伴随着他,保护着他。1960年1月他们移居西班牙。第二年,伊萨贝尔同庇隆这一对在患难中结成的伴侣在 马德里 正式结婚。伊萨贝尔是庇隆的第三位夫人,结婚时刚好三十岁,而新郎则年近古稀了。从此,伊萨贝尔的正式称呼是玛丽亚·埃斯特拉·马丁内斯·庇隆。
任副总统
1973年3月11日,阿根廷举行了至关重要的大选。庇隆的积极追随者埃克托尔·坎波拉当选为总统。5月25日,坎波拉政府宣誓就职。6月20日,坎波拉总统率文武百官乘坐波音707专机专程到马德里迎接庇隆夫妇归国。这天,几百万阿根廷人聚集在首都国际机场及其周围地区迎候庇隆夫妇凯旋归来。在阔别18年以后,77岁的前总统在伊萨贝尔的搀扶下步出机舱,重新踏上故土。1973年10月12日,伊萨贝尔正式就任阿根廷副总统。女副总统踌躇满志,表示要突破妇女条件的限制充分地行使职责。她通过新闻界要求阿根廷妇女通力合作,以便使她和男人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阿根廷的 政治体制 中,只有总统才握有最大的权力,副总统历来都是陪衬的角色,不掌实权。但是,历史给伊萨贝尔提供了实现抱负的机会。78岁的老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 执政党 领袖。毕竟是年纪不饶人。繁重的公务很快就把八旬老人压趴下了。 支气管炎 复发威胁到心脏和 血液循环系统 ,幸亏有三位心脏病专家(其中包括给已故美国总统 艾森豪威尔 看过病的科西奥教授)的精心护理,好容易捱过了1973年。到了1974年6月17日,三天两头不能上班视事的庇隆总统染上了 流行性感冒 ,保健医生立即禁止他公开活动。然而,几天后总统的流感又发展到 喉炎 和呼呼道感染,接着便引起心脏病复发,病情十分危急,此刻,伊萨贝尔正在欧洲访问,得悉总统病危的密电后,立即中断访问连夜赶回国内。这时,一向被人视为“闲官”的副总统身价百倍,其地位和作用陡然上升。
肩负重任
领导和治理国家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伊萨贝尔肩上。阿根廷宪法第76条规定,如果总统生病、出国、死亡、辞职和离职,行政大权将由国家副总统行使。6月28日,伊萨贝尔回到首都。翌日,政府发表了庇隆的病情公报,说总统旧病复发,需要绝对休息。紧接着,各部部长、三军司令和最高法院院长被秘密地召到总统官邸开会。庇隆总统当着大家的面签署了移交总统权力的证书。随后,在最高法院院长的主持下,伊萨贝尔宣誓就任总统。会议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举行的。散会后两小时,议会里传出了伊萨贝尔掌权的消息,各政党均表示支持按宪法程序行事。其实,庇隆也早已着手安排他的后事了。他多次公开造舆论说:他的唯一继承人是“人民”。言下之意,他死后,总统职务要由人民选举的副总统接任。为了扩大伊萨贝尔在国内外的影响,庇隆常委托副总统在公众集会上谈重大政策问题,或代表他会见外宾,出国访问及参加签字仪式等等。这位有先见之明的老总统心脏停止了跳动。当晚,伊萨贝尔签署法令通知议会,她已按宪法规定担任国家总统。她表示将丝毫不改变国内外政策,凡是庇隆认为合适的,她也认为是合适的。
为期一周的丧期过后,女总统在首都大教堂第一次公开露面。她身穿一套黑色衣服,佩戴着蓝白两色总统绶带,手里拿着胡桃木权杖,数以千计的阿根廷群众热情地欢呼:“伊萨贝尔!”“伊萨贝尔!”世界上第一位女总统就此诞生。

拉美女总统

女性与社会变革同步崛起
米蕾娅.莫斯科索夫人
随着 拉美 地区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土著居民 、下层贫民的 政治地位 不断提高,这导致了拉丁美洲“集体向左转”的现象出现,代表土著居民、下层贫民利益的左翼政党纷纷上台执政, 玻利维亚 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土著总统 莫拉莱斯 巴西 则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工人总统 卢拉 委内瑞拉 出现了代表中下层民众利益的总统 查韦斯 等。
拉美女性的崛起与“集体向左转”现象之间并非巧合,而是拉美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本 社会地位 低下的妇女跟其他受压迫阶级一起,将女性领导人选上台。拉美有十多个国家成为左派掌权的天下,这些国家的妇女强烈希望和要求享受平等参政的权利和积极参与政治,民意推选女性为总统或议员,正好发出一个重要讯息:以前受歧视的人口。
强制要求任何选举产生的职位必须有40%以上的候选人为女性。阿根廷是第一个通过这种法律的国家,这个法律也让阿根廷成为拉美地区妇女地位最高的国家之一。克里斯蒂娜总统在当选前就是国会参议员。
与其他国家女性执政有何不同?
高等教育 、工商业等传统男性占统治地位的领域,也开始大量涌现“女强人”。拉美女性执政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方位:拉美女性的崛起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在政坛上出现几个女性代表。在一些亚洲国家,女性当上总统借助家族政治背景居多,但这些国家的女性地位仍然很低;拉美地区不同,女性当上总统,多为自我奋斗型,所在国家女性地位的提高还表现在社会和经济领域。
拉美女性在社会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得到了 国际社会 的认可。据《世界妇女参政地图 2010年》报告,在全世界各国的议会中,女议员平均所占比例为18.8%,而在拉美地区,女议员所占平均比例已达22%,超过了欧洲地区(21.4%),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等拉美一些国家的议会,女议员已超过了30%。
二是 传统观念 的改变:从妇女解放的角度来看,2006年3月巴切莱特就任 智利总统 一事更具有标志性意义,因为智利一向被认为是 南半球 最保守的国家之一。巴切莱特是个单亲妈妈,更没有任何家族势力可以依靠,但她创造了历史,赢得了智利社会大多数人的支持。
莉迪亚·贝塞拉是智利的法律教授,也是一位 女权 活动家,她认为,拉美女性地位的转变不仅仅在于政治领域,更在于关于 性别差异 的传统观念的改变。
三是社会地位超过美国女性:根据联合国的资料,这种进步甚至超过了美国。比如在1990年的拉美地区,城市职业妇女的 工资水平 仅为男性的70%,而200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90%,预计到2015年拉美地区将达到男女同工同酬;而在美国,2006年一个全职妇女的平均年薪只能达到男性的77%。
根据 国际劳工组织 的数据,拉美地区私营企业的管理层中,女性的比例已经高达35%;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仅为10%。
拉美政坛10位女总统
庇隆夫人
第一位是阿根廷的玛丽亚·埃斯特拉·马丁内斯,阿根廷总统 庇隆 的第三任妻子,曾一度当选为庇隆主义党主席就是她。
第二位是玻利维亚的 莉迪娅·盖莱尔 ,生于1924年。1979年,玻利维亚发生政变,原总统格瓦拉·阿尔塞被政变推翻。
第三位是海地的 埃萨·帕斯卡尔·特鲁罗 ,由当时任最高法院院长的帕斯卡尔·特鲁罗担任临时总统。1991年2月,她将政权移交给当选总统 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
第四位是尼加拉瓜的 比奥莱塔·巴里奥斯·德查莫罗
第五位是厄瓜多尔的罗萨莉娅·阿特亚加。
第六位是圭亚那人民进步党人珍妮·贾根,生于1920年,其丈夫 契迪·贾根 1992-1997年任圭亚那总统。1997年12月,珍妮·贾根当选为总统,她是 南美洲 第一个民选女总统。1998年8月,因健康原因辞职,她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
第七位是巴拿马总统米雷娅·莫斯科索,生于1943年。她的丈夫是三任巴拿马总统的阿努尔福·阿里亚斯。
第八位是智利社会党人 米歇尔·巴切莱特
第九位是阿根廷前总统、庇隆主义党人 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
第十位是哥斯达黎加前总统 劳拉·钦奇利亚

类型

播报
编辑
拉美 地区的11位女总统几乎占据了全球女性总统的半壁江山。记者分析这11位女总统的个人经历发现,她们当上总统的原因可分为三种类型:4人是妻继夫志型,4人是自我打拼型,还有3位是临时过渡型。

妻继夫志型

庇隆夫人 :世界首位女总统
阿根廷 的玛丽亚·埃斯特拉·马丁内斯,她是 阿根廷总统 庇隆的第三任妻子。生于1931年。她当过舞蹈演员,艺名是“伊萨贝尔”。1974年7月1日,庇隆因病去世后,她出任总统,她是世界上也是阿根廷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她总共任了20个月的总统,曾一度当选为庇隆主义党主席。
伊莎贝尔·庇隆,1931年出生于阿根廷西北部拉里奥哈省的一个银行职员家庭。20岁那年,年轻貌美的伊莎贝尔被塞万提斯国家芭蕾舞剧团看中,从此开始了舞蹈生涯。
1956年初,伊萨贝尔随团在 中美洲 巡回演出。一天晚上,她在 巴拿马城 “快乐大地”夜总会跳自己最拿手的舞,赢得满堂喝彩,一位年过花甲、头发苍白的老人也为她热烈鼓掌。当伊莎贝尔得知,这位老人就是前不久被迫下台的阿根廷总统胡安·庇隆时,感到异常兴奋。
1960年,伊莎贝尔陪伴庇隆移居西班牙。第二年,他们在 马德里 正式结婚,伊莎贝尔成了庇隆的第三任夫人。
1974年7月,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的庇隆签署了移交总统权力的文件,于是,伊莎贝尔成为阿根廷首位、也是世界首位女总统。
珍妮:南美第一个民选女总统
圭亚那人民进步党人珍妮·贾根,生于1920年,其丈夫 契迪·贾根 1992~1997年任圭亚那总统。1997年12月,珍妮·贾根当选为总统,她是南美洲第一个民选女总统。1998年8月,因健康原因辞职,2009年3月28日去世,享年88岁,她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
米雷娅: 巴拿马 第一位女总统
巴拿马总统米雷娅·莫斯科索,生于1943年。她的丈夫是三任巴拿马总统阿努尔福·阿里亚斯。
费尔南德斯:阿根廷前总统
阿根廷前总统、庇隆主义党人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其并非阿根廷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统,却是第一位民选产生的女性总统。
费尔南德斯1989年当选 圣克鲁斯 省议会议员,进入地方政坛;1995年以60%得票率当选联邦议会参议员,步入全国政坛。当时,基什内尔是圣克鲁斯省省长,还属于地方官员。所以,两人相比,妻子比丈夫更早地介入了全国性政治事务。
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不愿意别人称自己为“第一夫人”,更愿意被称作“第一女公民”。

自我打拼型

除了素有传奇“铁娘子”之称的 巴西 新总统 迪尔玛·罗塞夫 ,还有三位总统可以归为自我打拼型。
比奥莱塔:击败男候选人当选
尼加拉瓜 的比奥莱塔·巴里奥斯·德查莫罗,
巴切莱特:史上最清廉的元首
智利 社会党人 米歇尔·巴切莱特 ,生于1951年。2006年1月,她在第二轮大选中当选总统,并于同年3月就任总统。2010年3月,其任期届满。智利媒体称赞巴切莱特是智利历史上最清廉的元首。
巴切莱特的父亲曾是智利 空军少将 ,母亲是 考古学家 。少年时代,她随父亲在国内外多处生活和学习。1970年,她进入智利大学医学系学习,同年参加 社会党 ,作为学生领导人组织 学生运动
巴切莱特青年时期历经坎坷。1973年 皮诺切特 发动 军事政变 执政后,巴切莱特的父亲因同 阿连德 政府合作而惨遭迫害,入狱致死。1975年,巴切莱特和母亲曾被拘捕数月。获释后,她被迫中断学业,与母亲流亡 澳大利亚 和原东德。
在同僚眼里,巴切莱特是一位坚强有魄力、工作不知疲倦、具有亲和力和诚信度的女性。2004年,在离婚合法化后,巴切莱特便与形同陌路的丈夫离婚。此后,她独自抚养3个孩子,每天操劳国事之外,她还要按时回家,给孩子做饭、洗衣。 拉戈斯 总统对她的私生活同情有加,曾表示政治之外的巴切莱特是位“普通的智利妇女”,每天要按时接送上学的孩子,给他们做饭,相当辛苦。
钦奇利亚 :该国首位女总统
哥斯达黎加 前总统 劳拉·钦奇利亚 2010年5月8日在首都 圣何塞 宣誓就职,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钦奇利亚1959年3月28日出生于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她于1977年进入哥斯达黎加科学政治大学学习,1986年赴美国留学。
自1990年起,钦奇利亚先后担任多个国际组织驻 拉美 非洲 地区的顾问,并参与 联合国 和美洲发展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改革项目。2006年,她出任哥斯达黎加 副总统
2008年11月,钦奇利亚辞去副总统职位,最终胜出,得以代表该党参加2010年哥总统选举。钦奇利亚已婚,育有一子。

临时过渡型

莉迪娅:不到一年被推翻
玻利维亚 的莉迪娅·盖莱尔,生于1924年。1979年,玻利维亚发生政变,原总统格瓦拉·阿尔塞被政变推翻,
埃萨:世界首位黑人女总统
海地 的埃萨·帕斯卡尔·特鲁罗,由当时任最高法院院长的帕斯卡尔·特鲁罗担任临时总统。1991年2月,她将政权移交给当选总统 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
罗萨莉娅:48小时临时总统
厄瓜多尔 的罗萨莉娅·阿特亚加,生于1956年。1997年在布卡拉姆总统被推翻后,作为副总统的罗萨莉娅被推选为临时总统,但她只当了48小时的临时总统就让位了。

世界各国女总统

播报
编辑

前总统

亚洲
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夫人
菲律宾总统 科拉松·阿基诺 (María Corazón Cojuangco Aquino)1986年2月25日—1992年6月30日
菲律宾总统: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 (Maria Gloria Macaraeg Macapagal Arroy)2001年1月20日—2010年6月30日
格鲁吉亚总统 萨洛梅·祖拉比什维利 (Salome Zurabishvili)2018年12月18日—2024年12月29日 [19]
韩国总统 朴槿惠 (Park Geun-hye)2013年2月25日—2016年12月9日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 萝扎·奥通巴耶娃 (Roza Isakovna Otunbayeva)2010年7月3日—2011年12月1日
尼泊尔总统 比迪娅·德维·班达里 (Bidhya Dev iBhandari)2015年10月29日—2023年3月13日 [2] [10]
斯里兰卡总统 钱德里卡·班达拉奈克·库马拉通加 (Chandrika Bandaranaike Kumaratunga)1994年11月12日—2005年11月19日
新加坡总统 哈莉玛·雅各布 (Halimah binti Yacob)2017年9月14日—2023年9月14日 [11]
印度总统 普拉蒂巴·帕蒂尔 (Pratibha Devisingh Patil)2007年7月25日—2012年7月25日
印度尼西亚总统 迪雅·帕尔玛塔·梅加瓦蒂·斯迪雅瓦蒂·苏加诺普特丽 (Diah Permata Megawati Setiawati Sukarnoputri)2001年7月23日—2004年10月20日
苏里南
欧洲
爱沙尼亚总统 柯斯迪·卡留莱德 (Kersti Kaljulaid)2016年10月10日—2021年10月11日 [12]
爱尔兰前总统玛丽.罗宾逊夫人
爱尔兰总统 玛丽·罗宾逊 (Mary Therese Winifred Robinson)1990年12月3日—1997年9月12日
爱尔兰总统: 玛丽·麦卡利斯 (Mary Patricia McAleese)1997年11月10日—2011年11月10日
冰岛总统 维格迪丝·芬博阿多蒂尔 (Vigdís Finnbogadóttir)1980年8月1日—1996年8月1日
芬兰总统 塔里娅·卡里娜·哈洛宁 (Tarja Kaarina Halonen)2000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
克罗地亚总统 科琳达·格拉巴尔-基塔罗维奇 (Kolinda Grabar-Kitarović)2015年2月18日—2020年2月18日
拉脱维亚总统 瓦伊拉·维基耶-弗赖贝加 (Vaira Vīķe-Freiberga)1999年7月8日—2007年7月8日
立陶宛总统 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 (Dalia Grybauskaitė)2009年7月12日—2019年7月12日
马耳他总统 阿嘉莎·巴巴拉 (Agatha Barbara)1982年2月15日—1987年2月15日
马耳他总统: 玛丽·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 (Marie Louise Coleiro Preca)2014年4月4日—2019年4月4日
瑞士联邦主席 (总统): 露特·德莱富斯 (Ruth Dreifuss)1999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
瑞士联邦主席(总统): 米舍利娜·卡尔米-雷伊 (Micheline Calmy-Rey)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 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瑞士联邦主席(总统): 多丽丝·洛伊特哈德 (Doris Leuthard)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 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瑞士联邦主席(总统): 艾维琳·威德默·施伦普夫 (Eveline Widmer-Schlumpf)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瑞士联邦主席(总统): 西莫内塔·索马鲁加 (Simonetta Sommaruga)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1]
斯洛伐克总统 苏珊娜·恰普托娃 (Zuzana Čaputová)2019年6月15日—2024年6月15日 [4] [21]
希腊总统 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 (Katerina Sakellaropoulou)2020年3月13日—2025年3月13日 [5] [22]
匈牙利总统 卡塔林·诺瓦克 (Katalin Novak)2022年5月14日—2024年2月26日 [8] [14]
非洲
埃塞俄比亚总统 萨赫勒-沃克·祖德 (Sahle-Work Zewde)2018年10月25日—2024年10月7日 [23]
利比里亚总统 埃伦·约翰逊-瑟利夫 (Ellen Johnson-Sirleaf)2006年1月16日—2018年1月22日
马拉维总统 乔伊斯·班达 (Joyce Hilda Banda)2012年4月7日—2014年5月31日
毛里求斯总统 :阿梅娜·古里布-法吉姆(Bibi Ameenah Firdaus Gurib-Fakim)2015年6月5日—2018年3月23日
北美洲
巴拿马总统 米雷娅·莫斯科索·德格鲁韦尔 (Mireya Elisa Moscoso Rodríguez de Arias)1999年9月1日—2004年9月1日
哥斯达黎加总统 劳拉·钦奇利亚·米兰达 (Laura Chinchilla Miranda)2010年5月8日—2014年5月8日
尼加拉瓜总统 维奥莱塔·查莫罗(Violeta Chamorro)1990年4月25日—1997年1月10日
南美洲
阿根廷总统 伊莎贝尔·庇隆 (María Estela Martínez Cartas de Perón)1974年7月1日—1976年3月24日
阿根廷总统: 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基什内尔 (Cristina Elisabet Fernández de Kirchner)2007年12月10日—2015年12月10日
巴西总统 迪尔玛·罗塞夫 (Dilma Vana Rousseff)2011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
玻利维亚总统 莉迪娅·盖莱尔 ·特哈达(Lidia Gueiler Tejada)1979年11月16日—1980年7月17日
厄瓜多尔总统 罗莎莉亚·阿特亚加 ·塞拉诺(Rosalía Arteaga Serrano)1997年2月6日—1997年2月11日
圭亚那总统 珍妮特·罗森堡·贾根 (Janet Rosenberg Jagan)1997年12月19日—1999年8月11日
智利总统 维罗妮卡·米歇尔·巴切莱特·赫里亚 (Verónica Michelle Bachelet Jeria)2006年3月11日—2010年3月11日、2014年3月11日—2018年3月11日
苏里南总统 珍妮弗·西蒙斯 2025年7月6日至今 [26]
大洋洲
马绍尔群岛总统 :希尔达·凯茜·海因(Hilda Cathy Heine)2016年1月28日—2020年1月6日
注:不包括代理、临时总统等非正式总统。
(更新于2025年7月7日)

现任总统

亚洲
印度总统 德劳帕迪·穆尔穆 (Droupadi Murmu) 2022年7月25日—今 [7]
欧洲
北马其顿总统 戈尔达纳·西尔亚诺夫斯卡-达夫科娃 (Gordana Siljanovska-Davkova)2024年5月12日—今 [15-16]
冰岛总统 哈德拉·托马斯多蒂尔 (Halla Tomasdottir)2024年8月1日—今 [20]
马耳他总统 米丽娅姆·斯皮泰里·德博诺 (Myriam Spiteri Debono)2024年4月4日—今 [13]
摩尔多瓦总统 马娅·桑杜 (Maia Sandu)2020年12月24日—今 [3]
瑞士联邦主席 (总统): 卡琳·凯勒-祖特尔 (Karin Keller-Sutter)2025年1月1日—今 [29]
斯洛文尼亚总统 娜塔莎·皮尔茨·穆萨尔 (Nataša Pirc Musar) [27] 2022年12月23日—今 [28]
非洲
纳米比亚总统 内通博·南迪-恩代特瓦 (Netumbo Nandi-Ndaitwah) [24] 2025年3月21日—今 [25]
坦桑尼亚总统 萨米娅·苏卢胡·哈桑 (Samia Suluhu Hassan)2021年3月19日—今 [6]
北美洲
巴巴多斯总统 桑德拉·普鲁内拉·梅森 (Sandra Prunella Mason)2021年11月30日—今 [9]
多米尼克总统 西尔瓦妮·伯顿 (Sylvanie Burton)2023年10月2日—今 [17]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 葆拉-梅·威克斯 (Paula-Mae Weekes)2018年3月19日—今
墨西哥总统 克劳迪娅·辛鲍姆·帕尔多 (Claudia Sheinbaum Pardo)2024年10月1日—今 [18]
南美洲
苏里南总统 珍妮弗·赫尔林斯-西蒙斯 (Jennifer Geerlings-Simons) [30] 2025年7月16日—今 [31]
(更新于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