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国名将当中只有廉颇和乐毅有封号和封地 ?

乐毅奔赵,赵国封乐毅为望诸君,封地为观津,廉颇破燕,封信平君,封地为尉文,其他赵国名将,如马服君赵奢,武襄君乐乘,武安君李牧只有封号。没有封地。赵国的…
关注者
5
被浏览
3,966

2 个回答

1,

都平君田单、信陵君魏无忌、武阳君郑安平,在赵国也有封地(或汤沐邑)。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赵国赐予封地主要是以下3类:

一是公室近亲重臣;

二是从外国引进的重臣;

三是廉颇的特殊性。

至于引进外国重臣以加封的原因,可能是通过利益捆绑增加对外国重臣的羁绊(非日语之意),尤其要注意古代税收为实体货币,征缴和运输都需要大量人力。

至于廉颇,或与当时极其特殊的政治环境及外交环境有关。

2,

实际上,战国时期单纯因军功而获取封地的情况并不常见。

以秦国为例:

蓝君为公室近亲;

商君虽直接原因为军功,但明显与政治因素有直接关系;

严君为公室近亲;

甘茂有“家”无号,且其“家”是否为封地不好说;

四贵虽有军功,但主因为外戚;

应侯、文信侯、长信侯为政治因素;

昌平君或为平叛;

长安君为公室近亲。

总之,像张仪、司马错、白起、蒙骜、王龁、王翦这些主要在军事领域有贡献者,要么有封号无封国,要么无封号无封国。至于物质奖励,从王翦的情况看应以赐予“田”为主。

就为何立军功者不封地,或与降低叛乱风险有关——商君叛乱的教训在前,给予有极大军事威望的外姓重臣以叛乱基础自然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

3,

战国时期的封地虽有虚封的方向,但并未完全转化为虚封,因此各国朝廷自然要对实权武将的受封有所忌惮。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列国封国的主要政治诉求还是在于巩固地方——也就是通过中央重臣的“封”以加强中央对该地的控制力,以此限制地方官僚欺上瞒下及骑墙之行——所以,本来就不太适合封给主要任务以征战为主的将领,就算封也优先封公室武将。

这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项燕,不过项氏的情况复杂,且究竟世袭了几代不好说,所以也不能完全算异类。

整体来看,廉颇确实是个异类,除开特殊的环境使然外,或与奉阳君的政治惯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