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北周和隋朝
历史的复杂网络
报告人
:
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胡进锟研究员
Email: [email protected]
时间:
3
月
30
日
上午
10
点
-11
点半
地点:四教
406
摘要
:
近年来,网络观念广泛应用于描述及理解各种物质、生命
…
等科学现象。科学家研究各种类型的网络,如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和阶层网络等。继而
,人文社会科学界也运用网络观念,研究各种现象,如电影明星所形成的人气网络。
研究中国古代史,常将秦汉和隋唐并称,而隋朝是以
北
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我曾在
2017
年
9
月
18
日在上海理工大学报告
"
西汉新莽人物事件网络
",
这次则报告
"
北周和隋朝人物事件网络
"
。我们发现相隔大约五百年的两段历史,有非常类似的网络特性,而新莽取代西汉和隋朝取代北周的过程也极为类似。因此在物理科学发展起来的用于描述临界现象的普适性和标度律似乎也适用于极为复杂的历史发展。
报告人简介:
胡进锟博士
,
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新竹市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学士
(1971),
硕士
(1973),
和博士
(1976)
。曾在加州大学
(1978-1979)
、缅因大学
(1979-1981)
、多伦多大学
(1981-1983)
、比利时自由大学
(1985)
和哈佛大学
(1991-1993)
研究。学术专长包括统计、计算、非线性及生物物理,喜爱历史和跨领域研究,于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集发表学术论文
300
多篇
, Web of Science h-index: 40, google scholar h-index: 45, i10-index: 165
。曾获四次台湾“国科会”
(
现为“科技部”
)
杰出研究奖、吴三连自然科科学奖
(1989)
、台湾物理学会会士
(1996)
、台湾“教育部”学术奖(
2005
)、台湾物理学会特殊贡献奖
(2014)
;担任
EPL
共同编辑
(2009-2016)
、
Plos One
学术编辑、
Scientific Reports
编辑委员会成员和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Taipei)
总编辑。曾任国际纯粹及应用物理联合会(
IUPAP
)统计物理委员会委员(
1987-1993
)、秘书(
1996-2002
)及副主席(
2002-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