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肺、 支气管 食管 上的创口呈单向活瓣,与 胸膜腔 相交通,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 呼气 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从胸膜腔排出,因此随着 呼吸 ,伤侧 胸膜腔内压 力不断增高,以致超过大气压,形成 张力性气胸 ,又称压力性气胸或活瓣性气胸。伤侧肺组织高度受压缩,并将 纵隔 推向健侧,使健侧肺亦受压缩,从而使通气面积减少和产生肺内分流,引起严重 呼吸功能不全 和低氧 血症 。同时, 纵隔移位 使 心脏 大血管 扭曲,再加上 胸腔 压力增高以及常伴有的 纵隔气肿 压迫心脏及 大静脉 和肺血管( 心包 外心脏压塞),造成回 心静脉 血流受阻,心排出量减少,引起严重的循环 功能障碍 甚至 休克 (图5-6)。

病人常表现有严重 呼吸困难 紫绀 ,伤侧 胸部 叩诊 为高度鼓音, 听诊 呼吸音 消失。若用 注射器 在第2或第3肋间 穿刺 ,针栓可被空气顶出。这些均具有确诊价值。另外,检查时可发现 脉搏 细弱, 血压 下降, 气管 显著向健侧偏移,伤侧胸壁饱满, 肋间隙 变平,呼吸动度明显减弱。并可发现胸部、 颈部 上腹 部有皮下 气肿 ,扪之有 捻发音 ,严重时皮下气肿可扩展至面部、 腹部 阴囊 及四肢。 X线 胸片虽可直观显示胸腔大量积气, 肺萎缩 成小团,纵隔明显向健侧移位,以及纵隔内、 胸大肌 内和皮下有气肿表现,但应强调指出,千万不可依赖和等待X线检查而致耽误时间,引起不良后果。

张力性气胸的 急救 在于迅速行胸腔排气解压。可用大号针头在 锁骨中线 第2或第3肋间刺入胸膜腔,即刻排气减压。将针头用 止血钳 固定后,在其尾端接上 乳胶管 ,连于 水封瓶 ,若未备有水封瓶,可将乳胶管末端置入留有约100~200毫升盐水的 输液瓶 内底部,并用 胶布 固定于瓶口以防滑出,做成临时 胸腔闭式引流 。病人如需转送,可在 穿刺针 尾端缚一橡皮指套,其顶端剪一裂口,制成活瓣排气针(图5-7)。目前已研制出特制胸腔引流套管针和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封袋 消毒 ,随时可用,且适于后送。若张力性气胸系胸壁上较小的穿透性 伤口 引起,应立即予以封闭、 包扎 及固定。

图5-6 张力性气胸

图5-7 张力气胸的急救处理

病人经急救处理后,一般需送入 医院 进行检查和治疗。若气胸仍未能消除,应在局麻下经锁骨中线第2或第3肋间隙插入口径0.5~1.0厘米的胶管作闭式 引流 ,然后行X线检查。若肺已充分复张,可于 漏气 停止后24~48小时拔除胸引管。若肺不能充分复张,应追查原因。疑有严重的 肺裂伤 或支气管断裂,或诊断出 食管破裂 (口服 美兰 观察胸引或口服 碘油造影 ),应进行开胸探查手术。纵隔气肿和皮下气种一般不需处理,在胸腔排气解压后多可停止发展,以后自行吸收。极少数严重的纵隔气肿,尤其偶因胸膜腔粘连而不伴明显气胸者,可在 胸骨上窝 做2~3厘米长的 横切口 ,逐层切开 皮肤 、颈 浅筋膜 颈阔肌 ,钝性分离颈部 肌肉 ,直至气管前 筋膜 ,切口内以 纱布 条作引流,气体即可从切口排出。

  • 张力性气胸
  • 32 闭合性气胸 | 开放性气胸 32